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网联平台给支付行业带来的改变

添加时间:2018-01-03
  支付峰值25.6万笔/秒、数据库处理峰值4200万次/秒、全天支付总笔数达14.8亿笔……2017年“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刷新了多项支付纪录;来自京东金融的数据显示, 在11月11日的第一个小时中, 京东支付的支付峰值达到了去年同期的5倍。然而, 即便在如此的支付高峰时段, 各电商的交易依然流畅, 用户体验良好。这无疑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 (以下简称“网联”) 能否顺利承受网络支付高峰的压力, 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显然, 作为诞生于2017年的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 网联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为线上支付提供统一清算和信息共享、掌握资金流向、保证资金安全、防患金融风险于未然等都是网联的应有之义。第三方支付行业建立统一的业务平台后, 市场监管将更加透明, 有助于行业生态形成, 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变数, 原有的竞争格局将被重塑。
  
  网联终结“直连”
  
  作为清算平台, 网联一端连着第三方支付机构, 另一端连着银行, 二者同时接入网联进行互联网支付业务清算。而在以前, 第三方支付机构往往要与每家银行单独谈判, 才能获得银行的网银接口, 这就是所谓的“直连”.
  
  谈到“直连”, 就不能不提到客户备付金。客户备付金就是支付机构预收客户的待付货币资金。消费者支付宝、微信账户中的余额以及网络消费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但商家尚未收到的付款资金等都属于客户备付金。巨大规模的客户备付金被支付机构以自身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的账户分散存放, 据统计, 网联上线以前, 平均每家支付机构开立客户备付金账户达13个, 最多的开立客户备付金账户达70个。
  
  以往, 支付机构要么选择通过人民银行所属的跨行清算系统 (如中国银联) 再转接到银行, 要么选择自己“直连”银行完成支付。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常会选择“直连”银行的模式完成线上支付, 即将客户备付金以自身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账户分散存放, 形成与多家银行的多头连接, 变相行使着跨行清算职能。之所以如此操作, 一方面是因为选择“直连”不仅可以享受比连接中国银联更低的费率, 而且因手握海量用户和客户备付金也就具有了很强的议价能力, 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掌握话语权, 还可以把费率压得更低;另一方面, 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因其自建的银行支付结算体系在对接技术、用户体验上的优势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然而, 这种以巨头为中心的清算体系, 让支付的“隐患”越来越显着。在“直连”模式下, 由于人民银行的线下清算系统无法介入其中, 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不能站在宏观的角度实时掌握全部的交易信息以及资金流向, 给反洗钱、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调节、金融数据分析等各项金融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同时, 商业银行不能获得完整的相关交易信息, 抬高了其连接支付机构的成本, 阻碍了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的互联互通。
  
  鉴于此, 今年8月, 人民银行下发文件, 明确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处理, 并给出了最终时间:2018年6月30日, 届时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将全部通过网联处理。
  
  网联成支付行业全年热点
  
  对中国支付行业而言, 2017年是一个“大年”.“网联”一词贯穿了2017年全年, 搅动着线上支付市场的“一池春水”.
  
  2017年1月13日, 人民银行《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自2017年4月17日起, 支付机构应将客户备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 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为20%左右, 最终将实现全部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这被业界看作是人民银行“抑制第三方支付机构扩张客户备付金规模的冲动”之举, 而这个“指定机构”, 业内人士认为就是网联。
  
  1月17日, 据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官网公布,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名称已获 (预) 核准。
  
  3月31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宣布启动网联试运行, 首批接入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有支付宝、财付通、网银在线等, 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等成为首批接入的商业银行。网联自2016年8月人民银行批复筹建后, 从设计到研发、启动、试运行, 仅仅花了半年多的时间。
  
  6月30日, 网联正式启动业务切量, 截至当日, 已有包括支付宝、财付通在内的9家机构接入, 这些机构的网络支付和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合计占比超过96%.在银行接入方面, 共有12家银行在6月30日前完成了接入, 接入银行所覆盖的个人银行账户数量超过市场份额的70%.
  
  8月29日,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为20亿元, 股东45家。其中, 7家有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官方背景的股东合计持股37%, 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持股9.61%, 京东旗下的网银在线持股4.71%, 中国电信旗下的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2.77%, 万达旗下的快钱和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付, 分别持股2.45%, 而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则被排除在股东之外。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处理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支付业务, 业务涵盖消费、消费退款、账单缴费、金融产品申购与赎回、个人转账、信用卡还款、商户提现等。
  
  9月26日, 网联联合多家银行及支付机构针对高并发支付交易场景开展联合压力测试。这是行业史上首次多银行及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交易联合生产压测, 参与的机构包括6家全国交易量较大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和以支付宝为首的多个全国交易量靠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截至10月15日, 几乎全部持网络支付牌照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以及400余家银行已与网联启动对接, 覆盖了市场上原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间的合作关系。
  
  10月30日, 网联再次成功组织网络支付行业首次“多机构/多银行”大型联合生产压力验证, 规模体量创下历史纪录, 并全面检验了网联的业务处理能力。
  
  11月11日, 网联“扛住”了“双十一”带来的支付峰值压力, “首秀”成功。
  
  网联上线影响几何?
  
  一个时代的终结, 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网联的横空出世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定会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网联、中国银联、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全新的市场竞争将开启。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 网联的出现, 对于大型支付机构而言, 抹平了其“直连”体系带来的壁垒优势;对于中小支付机构而言, 能够与大型支付机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今后, 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将主要围绕支付场景的丰富、金融服务的便利和客户体验的提升来展开。
  
  网联与中国银联在现阶段的关系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 卡基支付市场占比大幅下滑, 中国银联的线下业务本就受到很大影响, 一枝独秀的局面不复存在。网联的问世势必让中国银联的线上业务拓展受限。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 如果网联能进一步规范网上支付发展, 对中国银联也有积极意义。这能使线上支付链条中的各方业务各归其位, 也能引导支付机构把心思放在支付产品创新、客户服务上, 而不是在支付链条里“通吃”几个环节。除了银行卡结算、清算的收益外, 拥有65亿张银联卡的中国银联还有很多机会可以从新市场分得一杯羹。比如, 一旦支付清算市场开放, 各方都进入市场化轨道之后, 卡片的品牌权益理应归属中国银联自身。
  
  对于广大商业银行来说, 网联上线重塑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关系, 促进了新型合作模式的发展, 也有效推动了清算服务市场的市场化进程。银行一直苦于无法通过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数据全面了解客户, 无法通过金融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的情况也将彻底改变。此外, 一些线上支付系统建设尚不完善的中小银行、农商行、城商行也能借助网联的力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收费情况一直是消费者关心的重点。转接网联后, 线上支付用户的支付成本是否会增加?虽然目前网联尚未公布最终的收费方案,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 作为支付机构的统一清算平台, 网联成立之初就以“共建、共有、共享”为出发点, 其宗旨之一就是降低社会成本、节约行业资源, 因此网联应自始至终保持中立性、独立性、公益性;在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的股东中, 有38家为第三方支付机构, 所以网联的手续费应该不会与现在有太大变化, 即便收费也应该不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未来走向仍存变数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目前, 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巨头的线上支付的市场份额已超九成。尽管在股东明细中, “国家队”是不可动摇的第一大股东集团, 网联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定位得到了明确, 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持股数量并未占据主导地位, 但在业内已呈现多年的“双寡头”格局下, 网联要想在一朝一夕之间替代业已运转成熟的“直连”模式是有难度的, 需要保持耐心、持续推动。
  
  “双寡头”垄断市场的格局还可能以其他方式得到延续。招商银行高级分析师万钊认为, 一方面, “网联”规范了第三方支付的跨行清算, 但是第三方支付在同一家银行的内部清算, 尚缺乏相关管理细节, 这也就意味着, 第三方支付在同一家银行的内部清算, 仍有闪躲腾挪的空间;另一方面,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 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这也就意味着, 第三方支付未来在选择备付金存管银行的时候, 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件大事, 如果第三方支付巨头与大行“强强联合”, 有可能形成新的垄断格局。
  
  对于网联的未来发展趋势, 腾讯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的相关人士撰文指出, 处于初创阶段的网联刚刚起步, 在清算服务市场化的大趋势下, 网联想要顺利、稳健发展, 需市场各方共同努力, 研究合理的收费方案、分润机制、清算品牌、发展策略等。同时, 网联的商业模式清晰性、系统稳定性、交易安全性等问题也还在探索之中。比如, 之前部分支付机构没有采用“直连”模式而是通过传统的“四方模式”进行的网络支付业务如何迁移至网联处理?支付清算市场开放后, 未来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家或数家与网联竞争的清算机构, 监管部门如何处理好市场公平竞争与市场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仍需各方不断探索。
  
  对中国支付行业而言, 2017年是一个“大年”.“网联”一词贯穿了2017年全年, 搅动着线上支付市场的“一池春水”.
  
  一个时代的终结, 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网联的横空出世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一定会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网联、中国银联、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全新的市场竞争将开启。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