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非洲、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添加时间:2019-09-24

  近年来,移动支付在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非洲、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探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路径及启示。

  一、基本概况

  (一)非洲

  与人们传统的客板印象不同,非洲是全球移动支付发展最早和领先的地区。2007年3月,M-PESA在肯尼亚问世,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用户数量超过3 000万,地域上从以肯尼亚为中心的东非地区拓展到埃及、印度和罗马尼亚等十余个国家。最初,肯尼亚最大电信运营商Safaricom推出M-PESA,其主要涉及办理手机充值、存取款及汇款等业务。Safaricom通过商务协议建立起庞大的代理商体系。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宽松灵活的金融监管政策,加之传统金融服务不足且价格昂贵,具备低成本、安全、高效和便捷优势的M-PESA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但M-PESA模式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国家,如2016年沃达丰便宣布关闭南非M-PESA业务。除M-PESA外,上榜2017全球金融科技100的尼日利亚企业Flutterwave也正致力于推动非洲支付事业的发展。作为非洲金融中心的南非,率先吸引了中国的微信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进场布局。中国移动支付企业为当地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新前景。

  (二)中国

  中国移动支付虽然起步不算早,但发展迅猛、规模巨大、影响广泛。中国移动支付推动方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银联、中国电信、各家银行机构及以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都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移动支付产品。经过市场大浪淘沙,目前形成了以阿里系支付宝和腾讯系微信支付为代表的双头格局,二者分别依托电子商务应用场景和社交场景发展而来,具有鲜明的特色。

  从技术层面讲,微信和支付宝都属于条码支付,银联云闪付技术路径从最初的NFC, HCE发展到现在的NFC, HCE和条码支付。最初技术路径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后的发展格局,其中,银联模式具有高安全性、高成本和利益相关方众多的特性,条码支付则是低成本和易于推广。

  虽然支付宝早在2003年就因解决电子商务交易信任问题而诞生,10年后微信支付才上线,但中国移动支付大爆发是以支付宝2014年春节红包和微信支付2015年春晚的红包大战为标志。支付宝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强有力的营销策略快速开疆拓土,微信支付则依托社交平台在线上和线下飞速拓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5.83亿。依托中国庞大的市场体量,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支付企业不仅在国内迅速发展,而且积极布局海外,推动了中国移动支付领跑全球。

  (三)印度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网民基数大,市场前景广阔。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传统金融覆盖率不高,而随着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印度跨过PC革命直接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近年来,全球互联网巨头一致看好这片蓝海,纷纷在此落子布棋。亚马逊、FaceBook、软银、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企业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印度市场,并绘制出一幅独特的互联网生态画面:支付企业做电商和社交,电商和社交企业做支付。

  Paytm被称为印度版“支付宝”,依托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软银投资等的实务经验,在印度“废钞令”后其用户数量迅猛上涨。除深耕支付领域外,Paytm也积极向电子商务和社交领域拓展。在印度市场中,腾讯领投的Flipkart和Snapdeal都依托电商进入支付领域,Facebook旗下的WhatsApp和印度版“微信”Hike也从社交即时通信开始做支付,电信运营商Airtel和Vodafone也纷纷进军支付行业。印度移动支付进入了战国时代,各方不断发力搅动市场格局。

  (四)东南亚

  根据淡马锡控股与谷歌发布的东南亚网络经济调查,东南亚网络用户预计可达3.5亿人,电子商务、网约车、在线旅游和网络媒体服务增长强劲。东南亚移动支付发展路径同中国相似,均由电子商务等应用场景向支付领域拓展。打车巨头Go-Jek推出Go-Pay进入支付领域,并收购当地3家互金公司,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此前该公司获得了腾讯领投、京东参投的大额融资。阿里巴巴领投的东南亚最大电商企业Lazada,合并旗下HelloPay并改名为支付宝,快速复制中国市场经验。在东南亚,以阿里和腾讯为代表的中国企业通过投资等方式进入当地市场并展开竞争,深刻影响了当地移动支付的发展趋势和格局。

移动支付

  二、共性与差异

  (一)共性

  通过对比分析亚洲和非洲4个地区移动支付的发展情况,笔者总结出其发展的两点共性。

  1. 均处于城市化进程中。

  上述国家和地区正经历非城市人口流向城市务工,资金与人口流动方向相反的阶段,且随着电子商务等的发展,物流与资金流向相反。这一发展阶段和形势,催生出了大量的新支付需求。

  2. 传统金融不发达且成本高企。

  当前,人们亟须低成本、高效率的支付手段,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又为之提供了技术可行性。因此,才会出现新兴的移动支付在发展中的经济体内率先发展,并引领全球的奇观。

  (二)差异

  1. 发展路径不同。

  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移动支付主要从电商、社交等应用场景拓展而来。在印度,则表现出支付、电商等领域互相渗透并融合发展的形势。在肯尼亚,为解决支付手段不足的问题,由电信运营商推动移动支付发展。

  2. 政策环境不同。

  在印度,政府通过推出统一支付接口(UPI)等措施促进移动支付发展。在中国,基于安全考量,央行曾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随后又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移动支付的规范发展。在肯尼亚,正是由于政府的宽容态度促进了M-PESA的快速普及。东南亚各国情况差异较大,新加坡是发达国家也是东南亚金融中心,其他国家则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

  三、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创新是解决传统普惠金融痛点的关键

  运用传统手段提升金融覆盖率,不仅成本高而且收效甚微。4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创新应用移动支付技术,在显着降低金融服务成本的同时,又明显提升了当地普惠金融水平。当前,我国金融科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卡基支付增长趋缓,银行网点服务也在加快转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也亟须技术创新来解决,从而提升金融的覆盖率和普惠性。

  (二)合理的政策支持是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策太紧,创新没有空间;政策太松,又容易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政府的管理政策既要给予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发展空间,又要筑牢防控风险的底线。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的“监管沙盒”理念,就是平衡创新与风险的尝试。在严防风险外溢的前提下,主动合理地放宽监管规定,减少金融科技创新的规则障碍,鼓励更多的创新方案推出,正由想法变成现实。

  (三)市场化运作的产品才更有生命力

  在市场化运作和充分竞争中获得人们认可的移动支付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解决痛点。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加快开放,业态竞争加剧,一批新型科技企业逐渐成长为行业巨擘,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论和市场化运作方式迅速赢得市场,并倒逼传统金融变革,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也让中国在移动支付等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四)加强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协同

  相关部门应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梳理效果不佳的政策,提出改进政策和产业协同的解决方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助农取款“村村通”支持政策应逐步向移动支付倾斜,利用新技术和新业态改善政策传导效果,解决农村服务不足的问题,让农民更好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增强其金融服务获得感。

  (五)通过发展监管科技防范化解行业风险

  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新型电信诈骗和洗钱等风险。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大力发展监管科技,并通过在各地试点和试错来推动实践,利用新技术解决存在的监管盲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此外,可借鉴国际上监管科技的发展经验,推动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

  (六)本地化策略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各个地方的市场环境千差万别,没有一个解决方案是万能的。纵观国内外实践,本地化策略运用得当的企业,往往能够经营成功,反之则难以立足。因此,中国许多互联网企业在布局海外市场时,除复制国内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外,也应当注重经营策略的本地化。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