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十年发展变化
添加时间:2017-11-06
越是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越是容易对它出现的时间产生错觉。
对很多人来说,如今在便利店、超市或者餐厅、商场里拿出手机来进行支付,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但如果回看移动支付的发展历史,以十年为单位来度量都会显得过长,甚至把目光放在 5 年之前,所谓移动支付仍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如果移动支付是一本书,大篇幅的笔墨才刚刚开始。不过,从故事的开篇起,无论在哪个时点都不乏技术的较量与机构的博弈,故事的主角也总是在变换。
NFC:占得先机。
技术的快速迭代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尴尬:与十年前相比,移动支付一词所涵盖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查阅十年前的文献,当时的研究案例在今天已经很少被提及。例如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广东银联的 DNA手机支付,市政交通一卡通倒是已经广泛普及。
而再往前追溯,移动支付的方案最先在邻国日本和韩国出现也已经是2004 年左右。当时,日本的移动运营商 NTTDoCoMo 推出基于 FelicaIC 芯片的移动支付业务;韩国的三大移动运营商 SKT、KTF、LGT 则主推基于红外线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
在国内,后来被广泛提及的 NFC支付在十年前已经出现萌芽。
2005 年,成立刚满 3 年的中国银联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项目组,负责跟踪、研究 NFC 的发展。很快在2006 年,中国银联便推出一项基于金融 IC 卡芯片的移动支付方案。
作为另一个主要参与方,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移动运营商在当时也有自己主导开发的移动支付产品方案。
在银联与中国移动的外围,包括设备厂商、芯片商、方案提供商、银行、商家等都开始露头。
2009 年前后,中国移动和银联相继在一些省市内开展移动支付业务试点。中国移动在 2010 年入股浦发银行时也被认为是为移动支付布局。
银联更是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及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起设立手机支付产业联盟。
而银联与中国移动之间就 NFC技术的标准存有分歧:NFC 的工作频率存在银联的 13.56MHz 和中移动的2.4GHz 两种标准。标准不统一,无疑影响了参与产业各方大举投入的信心。
直到 2012 年 6 月,中国移动与银联签订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放弃自主开发的 2.4GHz 标准,分歧才结束。
而在当时,移动支付未实现大规模推广,受理环境不完善也是主因。
虽然银行磁条卡向 IC 卡的迁移从 2005 年便提上日程,但由于成本的原因,银行方面并无积极性。同样,受理侧 POS 的非接改造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难凭借市场机构之力来达到。
2011 年,央行发布《关于推进金融 IC 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IC 卡芯片的迁移工作,同时要求 ATM 终端和非现金终端进行金融 IC 卡受理改造。
随着金融 IC 卡的普及与 POS 终端的非接改造逐年推进,NFC 支付终于等来机遇。不过,对手很快就出现了。
二维码:后来居上。
故事还有另一条主线。
2011 年的 10 月,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支付宝公司正着手准备推出一种针对手机扫拍二维码的支付方案,并称之为是国内首个针对二维码应用的支付方案。
就在那一年的 5 月,央行刚刚发放了第一批 27 张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宝是其中之一。
未获得牌照前,支付宝也曾以短信、语音、客户端软件等方式涉足一些移动支付业务,但却并非主流。
2012 年夏天,打车软件出现了。
打车的小额、高频场景与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形成契合,成为扫码支付最先普及的领域。之后,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支付也借由打车软件进入市场。
对比 NFC 支付,二维码支付是基于账户体系搭建起来的支付方案,几乎不涉及硬件设备改造,而且产业参与方少,更容易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打车软件上的补贴力度之大,使市场局面快速打开。
扫码支付在线上的拓展也跟着铺开。根据支付宝在 2013 年 11 月发布的一项数据,其扫码支付覆盖了航旅、游戏、团购、B2C 行业等 46 万家网站商户。
然而风声突然就收紧了。
2014年3月14日,一份名为《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出现在了网上。
这份由央行下发的文件要求要全面评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很快,文件的真实性就得到了确认,并引发了舆论的关注。
央行方面解释称,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不明确,相关支付指令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
而中金公司则评价认为,二维码等支付方式本质上是用线上方式来做线下收单业务,银联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之后,虽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在 5 月时表态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二维码的标准,重新推出尚无具体时间表。
但到 7 月时,支付宝就低调重启二维码支付,并在上海进行补贴推广。
对此,监管保持了默许的态度。8 月,微信支付也推出“面对面收钱”的功能,重启二维码支付。
不过,此前的主动型二维码支付在这时转变为被动型二维码支付,即从原来的客户扫描商户的二维码,变为由客户生成二维码,再由商家手持POS终端扫描读取。扫码方式的变化,使安全性有了很大提升。这一改变被认为是监管没有再干预的主要原因。
解开了束缚,两家支付巨头的“圈地”大战随即打响了。阵营划分 2014年的“双 12”,是一个值得书写的时点,这是二维码支付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线下推广。
当天支付宝联合约 2 万家线下门店推出支付宝钱包付款打 5 折的活动。
支付宝在“双 12”下午 3 点半的交易数据显示,支付宝钱包全国总支付笔数超过 400 万笔。全国消费者买下了超过 90 万个面包、100 万瓶牛奶、15 万个毛毛豆蛋糕、35 万个水饺、2万个比萨、21 万个馄饨、5 万个甜筒和 50 万包芒果干……比这些数字更值得惊奇的,是人们对一种完全陌生的支付方式所展现出巨大的热情。
补贴的方式看似简单粗暴,却能直击红心。这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百试不爽。
除了对消费者的补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对于服务商的返利补贴也是大手笔。在财付通和支付宝向商家收取的费用中,几乎有一半补贴给了服务商。一批从事聚合支付的服务商迅速崛起,返利就是他们的主要利润来源。
对比来看,传统的线下收单业务中,借记卡的费率为 0.35%,封顶 13元,贷记卡发卡行服务费费率为0.45%且不封顶;由于二维码支付并没有行业标准,服务费率是由市场自主决定。
今年 6 月由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关于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指出,部分议价能力较强的支付机构向收单机构或代理商收取的费率在 0.2%-0.25% 左右,其直接拓展的部分商户初期甚至实行零费率模式,显着低于线下刷卡交易成本。
“部分银行受条码支付业务冲击,商户流失较为严重,创新产品推广阻力较大。”报告中这样表述。
二维码支付推广“来势汹汹”,让本就迟滞的 NFC 支付更加陷入了尴尬境地。
转机已经开始出现。
2014 年 9 月 上 市 的 iPhone 6首次搭载 NFC 功能,配合指纹识别Touch ID,正式介入移动支付。虽然Apple Pay 在国内市场并未随着新机首发同步开放,谈判已经低调开始。
差不多一年之后,在 2015 年 12月,中国银联正式与 20 余家商业银行联手推出“云闪付”产品,开始了对二维码支付的反击。一周之后,银联又宣布了与苹果公司及三星电子达成合作的消息。
2016 年 2 月,Apple Pay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在国内的众多拥趸,Apple Pay 上线 12 小时内的绑定银行卡数量超过 3800 万,引发大量的舆论关注,极大地推动了一次 NFC 支付的市场教育。
之 后,Samsung Pay 也 在 3 月时推出。作为国内手机厂商,小米的Mi Pay 和华为的 Huawei Pay 则在 8月正式上线。
从这时起,手机厂商在 NFC 支付阵营中的地位开始凸显。尤其是小米、华为等国内手机厂商,更是将NFC 功能当作一个卖点。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在出席2016年第五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时甚至表态,“手机厂商进入支付与清算行业才刚刚开始,未来可能推动整个支付行业的发展”.
阵营划分完成,边界却被打破了。
鹿死谁手?
当我们习惯于将二维码支付与NFC 支付放在对立的两端时,银联也开始做二维码支付了。
2017 年 5 月,中国银联联合 40余家商业银行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京东金融、美团点评等非银机构也宣布加入其中。
虽然看起来几乎一样,但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是基于卡组织、发卡机构、商户和收单机构的“四方模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则是直连银行的“三方模式”.
作为一个开放的标准,接入这一体系,就等同于接入了银联已有的受理环境,包括境内和境外。这对早已垂涎移动支付市场,却被两家巨头排斥在外的机构无疑是绝好的机会。
如果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前期是在搭壁垒,银联则是在放口子,将更多的“狼”引入市场。说到底,银联作为支付行业的基础设施提供方,有越多机构接受其标准,才越符合其利益。
但在国内,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优势仍然明显:那就是消费者在补贴刺激下形成的支付习惯。
易观国际的监测数据显示,在 2017 年第一季度,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超过了 93%.
有趣的是,支付宝的“大本营”杭州在今年将被银联浙江分公司列为“云闪付”示范城市。从 5 月开始,杭州公交的机具上出现了支付宝和银联两家的 LOGO,支持两种支付方案。短兵相接就这样上演了。
充满活力的竞争环境,使移动支付在国内的发展远超海外市场。
7 月 17 日,《纽约时报》发表一篇题为《在中国城市,现金正迅速变得过时》的文章,开头中描述“在中国的大城市,几乎人人都用智能手机支付购买一切东西。在餐厅,服务员会问你用两种智能手机支付手段中的哪一种:微信还是支付宝?现金支付是第三种选项,且可能性很小”.
整体来看,易观国际在 7 月发布的最新数据称,从 2013 年到 2016 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年交易量从 1.3 万亿增长至 35.33 万亿。预计 2017 年整体交易规模将保持超过 100% 的增长速度,达到 75 万亿。
没有人会满足现状。
随着指纹、刷脸、虹膜、声音、指静脉等生物识别技术的成熟,密码本身都快要过时了。而区块链、虚拟现实、物联网等非支付技术也在寻找从跨境大额汇款、线上购物、支付流程自动化等入口切入支付行业。
7 月,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在杭州开始公测,从进店、购物到离店,每个客人会被单独辨别,完成支付宝的自动扣款支付。其背后的物联网支付技术展现了独特的科技感。
这是否是移动支付的未来趋势,或者说移动支付的未来属于谁,目前都很难得出答案。
正如十年之前,很难想象手机支付如此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或许再过十年,今天的主角都会成为历史,新的势力早早站上了风口。
科技的力量就是如此残酷,却让人向往。大事记 2009 年,中国移动在 10 省范围内启动手机移动支付业务试点。
2010 年,中国银联在上海、山东、宁波、四川、湖南、深圳、云南等省市开展移动支付业务试点。
2012 年,支付宝推出二维码支付业务。
2013 年 8 月,快的打车接入支付宝。
2014 年 1 月,滴滴打车支持微信支付。
2014 年 3 月,央行暂停二维码支付。
2014 年 7 月,二维码支付低调重启。
2014 年 12 月,二维码支付掀起线下补贴大战。
2015 年 12 月,中国银联与 20 余家商业银行联手推出“云闪付”产品。
2016 年 2 月,Apple Pay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2017 年 5 月,中国银联联合 40 余家商业银行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