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移动支付技术与场景生态的创新发展探析

添加时间:2022-10-12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化产业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金融领域数字化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移动支付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支付场景与服务生态的不断创新将成为未来移动支付的核心竞争力。

  移动支付连接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以其海量多维度支付数据为依托,在推动普惠金融和数字人民币的发展、赋能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移动支付

  1、移动支付场景和服务生态创新

  移动支付业务具有产业链条长、行业跨度大、服务主体多元化等特点。移动支付的巨大市场潜力,使得众多市场参与主体包括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移动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第三方支付机构等纷纷将移动支付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投入大量资源,力图实现产品、服务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移动支付业务的实现方式日益多样化,包括短信、互联网、NFC、条形码、二维码、人脸识别等,交易支付环节更加便利化,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和创新,不再局限于传统消费领域,还可实现资产查询、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等金融业务。

  移动支付服务的覆盖广度不断扩展,渗透深度不断延伸,市场竞争从C端向B端升级,移动支付各参与主体多方合作的共赢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使得线上、线下商业逐渐融合成全新的闭环商业格局,消费场景更趋多元化。

  移动支付与日常生活深度捆绑,使得加载了移动支付的消费场景变成了流量入口,移动支付因此变成新的商业基础设施,并将推动消费市场的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另外,伴随着移动支付用户的逐步成长以及使用粘性的增加,移动支付将向大额支付场景切入。比如,购房购车、基金买卖和投资理财等,移动支付将占据更多低频大额支付场景。

  移动支付平台的业务重点将逐步转向B端商家,以支付解决方案为切入点,针对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企业提供集支付结算、资金运营、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支付效率,提高企业自身会员运营管理能力,并在企业营销、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层面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移动支付可以整合各行业的优质资源,为线下实体商户提供一套完整的聚合支付解决方案。从聚合支付到聚合会员,从到店消费到线上互动引流,均可以利用支付大数据资源分析用户行为,制定精准的营销方案,从而搭建起更多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商业模式。特别是支付生态场景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消费市场的动态与趋势,进而为新产品定位和推广提供可量化的参考指标。

  2、5G+物联网加速移动支付数字化进程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等四家公司发放了4张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5G商用时代,其高速率、低延时、广链接等特征进一步优化了移动支付流程、拓展支付场景,给支付领域带来更加完善的智能化体验。

  5G时代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物联网,物联网解决的是芯片与芯片的通信交互问题。因此,5G+物联网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支付功能。就像我们使用ETC缴费,当汽车通过ETC通道时,就立即完成了支付。

  这种支付模式的核心就是物和物之间发生关系就实现了支付,其后台系统需要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协同保障,提供一整套完整基于物联网的支付解决方案。在5G的应用场景中如车联网、智能制造、智能能源、无线医疗、无线家庭娱乐等都可以添加体验更好的移动支付服务。此外,高速的网络传输速度会让场景、人以及物的识别更加高效,支付流程更加流畅。

  在5G+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移动支付将会从主动交互向无感交互升级。移动支付包含了身份识别和资金转移两个步骤。物联网、人工智能+5G驱动的系统,将进一步加速支付的数字化进程,交互可不再依托于具体的载体,而是通过ID-Mapping等技术,高效完成用户身份识别和资金转移两个流程。

  5G+物联网将给移动支付的升级发展带来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未来基于复杂生物识别组合的整体支付解决方案都将成为现实。与此同时,有关消费者的隐私保护和支付信息安全等问题愈发突出,在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会赋予监管机构更敏捷的监管工具,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保护可以更加完善。

手机支付

  3、数字人民币促进移动支付融合发展

  数字人民币(e-CNY)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其货币形态定义为M0,是流通中现金的数字化形态,与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等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我国从2014年着手研发数字人民币,到2020年经过近6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研究探索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经超过808.51万个,开立个人钱包累计2.61亿个,交易金额超过875.65亿元。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数字人民币落地冬奥场景40.3万个,围绕冬奥会食、住、行、游、购、娱、医等七大重点领域的支付服务需求,打造了特色鲜明的试点场景和支付产品,为境内外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带来了很好的支付体验。

  数字人民币较之于现钞更方便,较之于电子支付账户更安全。数字人民币具有双离线支付和可控匿名的特点,可通过移动智能设备之间的互相感应完成支付。不需要网络、不需要绑定银行卡、没有手续费,这些都是传统移动支付目前不具备的。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推广会对目前由支付宝和微信主导的移动支付市场带来冲击,并推动传统移动支付平台作出改变,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但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应用场景和客户通道上有明显的优势,用户基数很大,因此数字人民币未来会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融合发展。同时,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设计以及发行流通有助于我国参与数字经济领域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4、移动支付助力数字普惠金融向纵深发展

  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普惠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为普惠金融的长期发展释放出政策利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一大问题是传统金融服务体系能够覆盖的地理范围和网点布局终究有限,金融服务中涉及的获客、信息收集以及风险甄别等投入的成本较高,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在增设网点和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缺乏内在动力。移动支付的普及应用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成长通道,成为向弱势群体以及落后地区延伸基础性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尤其在农村普惠金融实践中,移动支付能够满足农民转账汇款、借贷保险等基本金融需求,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等宏观战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521.18亿笔,金额526.9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3%和21.94%。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的比例关系充分体现了移动支付小额、高频、便民的特点,同时也是移动支付有力服务于普惠金融的一个佐证。

  作为金融领域数字化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移动支付连接着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通过其海量多维度的支付数据,为金融领域的信用分析提供了完整的数据支撑,从而使金融机构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信贷政策,大大降低了贷款门槛和坏账风险,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普惠金融,大大拓展了传统金融服务的边界。

  5、移动支付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企业“智能”转型

  随着移动支付的生态场景不断丰富,渗透深度不断延伸,其应用不再局限于传统消费领域,市场竞争从C端向B端升级。移动支付将加速线下商业的数字化转型,包括营销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用户管理数字化等。

  当前,互联网将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进行结构性升级,产业互联网时代正在到来。移动支付可帮助企业高效快速地打通产业支付生态中个各个环节及链接,助力B端商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以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为代表的支付创新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支付习惯,还切实提高了支付结算速度,提升了实体经济资金使用效率,培育了共享经济等新的数字经济增长点,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创新驱动和拉动内需的重要推动因素。

  移动支付利用庞大的用户基数,通过增加服务功能、优化业务流程、改善用户体验等措施与衣食住行、生活缴费、投资理财、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搭建立体多维度支付生态,在对传统商业模式进行“智能”改造的同时,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移动支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底层技术和连接器,成为促进实体经济“智能”转型升级的重要通道和工具。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