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央行牌照  一清支付公司
个人/个体/公司均可进件
24小时服务电话
*** **** ****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互联网第三方手机APP支付的优缺点比较

添加时间:2015-02-04 22:06

  2014 年年初,腾讯公司推出微信红包,据腾讯公司发布的数据,至大年初一 16 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 500万,总共抢红包 7500 万次以上,领到的红包总计超过 2000万个 . 凭借此举,微信支付一跃成为绑卡量仅此于支付宝的国内第二大手机支付工具。在手机支付兴起的今日,绑卡量是衡量支付工具成果的主要指标之一。运营商方面中移动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手机支付业务,2011 年更是成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攻支付业务,联通和电信也从 2009 年开始进行了公交支付等方面的尝试。然而时至今日,拥有支付牌照的三大运营商手机支付仍落后于银行卡支付、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并未充分发挥自身与手机的天然联合优势。

  一、手机支付方式。

  目前,主流的手机支付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一种是银行以及类似银联的组织自身推出的手机快捷支付方式,例如银联快捷支付;第二种是类似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些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工具,以下简称“第三方支付”;第三种是我国运营商较早采用的通过短信、WAP 等远程方式,从与手机号码绑定的银行账户中,扣除一定金额来实现的支付;第四种即日本运营商广泛采用,以及苹果近日推出的基于 NFC 技术的非接触智能卡,来实现近距离非接触式支付,以下简称“NFC 支付”.由于国内对于其他产业介入金融行业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国内运营商手机支付的可能方式有第二、三、四种。第三种即短信、WAP的方式支付环境较为封闭,用户体验较差,已经跟不上移动互联的发展。

  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以及第四种方式,下文通过安全性、产品用户体验以及用户迁移难度三个角度来探讨国内运营商最合适的手机支付开展方式。

  二、手机支付方式安全性比较。

  自从“余额宝”、“微信红包”等第三方支付热门产品推出之后,关于手机支付的安全问题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各大网络媒体的头条上,“支付宝用户被盗 XX 元”、“微信被盗,X 分钟被转走 XX 元”的新闻屡见不鲜。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法分子只需要掌握用户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和手机验证码,就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实现盗刷。即便现在支付宝、微信支付均对用户做出了“先行补偿”或“全额赔付”的承诺,但这仍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很多用户担心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不仅是网络支付公司,整个技术环境和信息安全已成为全民挑战”,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春节过后,大量的客户询问微信支付解绑的方法。可见,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虚拟性以及大量互联网黑色产业的存在,会使消费者对于其安全性产生担忧。

  关于 NFC 支付,我们来看一下日本市场。NTT DoCoMo是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DoCoMo 于 2004 年推出“Osaifu-Keitai”这种带有钱包功能的移动电话,使得其能够在日本长期领跑手机支付业务。而 NTT 推出的手机支付,正是基于 NFC 这种方式,它使用了 SONY 公司研发的非接触智能芯片,能够存储个人或企业的确认信息、银行帐号等数据。NTT 将此芯片植入手机之中,而此类手机通过相应的读卡器识别之后,可将支付数据、票据或者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回传运营商以及银行。

  该方式支付安全性高、传输速度快、使用方便,在关机状态也可以使用。此种方式多数通过用户更换带有 NFC 功能的SIM 完成,由于有内置硬件的参与,给予用户的安全感会较第三方支付软件更为强烈。

  三、手机支付方式用户体验比较。

  就用户体验来讲,互联网公司向来极其重视用户体验,在 UI、创意、流程设计方面已经沉淀了大量的人才与行业经验,其推出的第三方支付产品服务场景广泛、合作商户和银行众多、使用流程人性化,且在线上引流到线下的流转体系内构建起了完善的支付结算闭环,迎合了大众的需求,建立起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下图展示了第三方支付在用户消费环节的流程:

  (1)首先用户发起订购支付给电商;

  (2)电商对用户的支付账户进行交易凭证确认;

  (3)支付账户应答交易凭证确认;

  (4)支付账户完成向电商的实时付费操作;

  (5)电商将订购结果信息反馈用户;

  (6)支付账户将支付账单信息发送用户知晓。

  在以上过程中,需要用户新建一个支付账户,并保证支付账户有足够的金额,否则将支付失败。

  根据易观《2014 年第 1 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如图 2),2014 年 1 季度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不包含短信支付)交易额达到 16317.5 亿,与去年 4 季度相比增长 110.5%.易观数据表明,2014 年 1季度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高速增长,交易规模主要来源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远程支付业务,尤其是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申购额在 2013 年末的爆发式增长。

  可见,互联网公司客户体验导向的产品的确极具魅力,互联网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反馈迭代,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消费者手机支付习惯的建立。可以说互联网公司第三方支付的主要精力之一,也是放在了如何抓住用户和提高用户体验上面。对于国内运营商而言,要开展类似互联网公司的第三方支付,如果采用过去做软件的方式,没有互联网思维以及文化的武装,则无法在与互联网巨头的博弈当中占到上风。

  对于 NFC 支付,下图展示了 NFC 支付在用户消费环节的流程:

  (1)用户持有带有 NFC 功能的手机 /SIM;

  (2)用户可持 NFC 手机 /SIM 与商户终端(读卡器)进行支付交互;

  (3)商户终端反馈交易结果给用户;

  (4)用户完成实时付费操作。

  在以上流程中,用户可以通过绑定在 SIM 上的银行卡直接支付,无需新建支付账户,这方面要比第三方支付更便捷。

  NFC 支付由于受制于运营商网速,目前仍处在布局和起步阶段。近年来,各大运营商已开始竞相布局 NFC 领域,NFC 市场开始逐步规范(表 1)。

  随着4G的普及,2014年更有望成为NFC手机支付元年。

  以中移动为例,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移动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中移动将大力推广 NFC:2014 年计划销售 3000 万NFC终端、发展600万NFC客户,共发放1亿张NFC-USIM卡,NFC-USIM 卡与 4G 终端匹配销售。NFC 终端、卡等硬件设施的推广完善,会使更多的基于第三方支付的近场支付场景将走进人们的生活,届时用户可持 NFC 手机通过与读卡器的交互,实现各种支付和管理功能(表2),用户将感受到“一机在手,消费无忧”良好体验。

  四、手机支付方式用户迁移难度比较。

  最后谈一下用户迁移的难度,互联网公司的第三方支付,需要培养用户绑卡以及消费的习惯,这是主要的代价。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社交、游戏等多重推式营销手段,影响用户并建立用户绑卡消费习惯。但由于第三方支付产品仍是以软件为主导,如各种 APP,产品迭代迅速、生命周期较短,新产品又层出不穷。所以需要用户不断适应新产品,建立新的使用习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在产品间迁移的成本和难度。

  如果采用 NFC 支付方式,则意味着不仅需要培育用户习惯,而且需要更换手机支付用户的硬件设备,这通常意味着免费更换带有 NFC 功能的 SIM 卡。这一方面要求服务提供方在产品推广阶段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卡更换,另一方面要求客户有足够的动力去主动更换卡。如果站在用户的角度,在用户迁移初期,NFC 支付方式要比第三方支付更难接受,用户迁移难度更大。但如果一旦用户习惯了这种支付方式,使用起来则会变得极为简便,且产品生命周期长,无需频繁适应的使用场景,基本上就是“一刷即可”.所以从长期使用的角度来讲,NFC支付比第三方支付的用户迁移难度更低。

  五、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总结第三方支付和 NCF 支付的优劣对比如下表:

  运营商自身的优势在于与手机的天然硬件结合性,如果发展第三方支付,则意味着需要走互联网公司的走过的路,大力着手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用户体验,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提升软件的安全性;如果发展 NFC,则能够很好地利用自身的优势,但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所有的手机支付客户更换带有 NFC 功能的芯片。手机支付时代已经到来,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浪潮中,运营商是时候该主动出击、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