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的股东方纷纷加大资金投入。中信建投、弘毅远方、摩根士丹利、富达、贝莱德基金等公司的注册资金均获得提升。业内人士认为,有的股东方增资是为助力旗下基金公司应对当前所面临的发展难题,也有的则是因为看好公募行业的发展机遇。
多家基金公司增加注册资金
7月28日,中信建投基金公告称,经股东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该基金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3亿元增加至4.5亿元。该公司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此次增加注册资本后,股东出资比例不变。
6月14日,弘毅远方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方弘毅投资有限公司向该基金公司增加出资60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2.5亿元,增加至3.1亿元。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还有多家基金公司获股东方增资,比如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今年4月对湘财基金增资至3亿元;今年1月,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西藏东财基金增资至10亿元等。
格上富信产品经理张怀若认为,基金公司股东方增资,一般有几种原因,或是公司管理规模偏小,或是公司刚起步需要扶持,或是公司短期内面临经营困难,或是为了未来公司更好地发展等。
助力中小公司破解发展困境
从今年以来增资的基金公司规模来看,不少是中小型基金公司,弘毅远方基金、湘财基金、西藏东财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甚至低于百亿元。以弘毅远方基金为例,该基金公司成立于2018年,但目前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不到13亿元,旗下仅5名基金经理。
“今年以来一些中小基金公司接受股东方增资是因为亏损。股东出资用于公司运营和投研,目的还是为了扩规模、提业绩,因为公司盈利跟规模挂钩,若收益不佳规模也很难上去。”张怀若说。
近些年来,基金行业马太效应已愈发显著。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前20名的基金公司,规模占总量的比例为64%;同时,公募规模低于千亿元的公司有100家,数量占总数的六成以上,但合计管理规模在总量中占比仅11%。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展环境较差,百亿规模以下的基金公司生存或更为困难,因此股东方对一些基金公司的增资举措,等于给公司喘息的时间,便于其持续投入发展。”有基金公司人士说。
看好行业发展前景加强布局
尽管今年以来发展步入整固期,但27万亿元总规模的基金行业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在一些小基金公司加大投入应对发展难题的同时,也有股东方因看好行业前景而加大投资力度。
“我们公司被收购后,能否快速盈利并不是股东方的关注重点,他们更希望我们能做出特色,循序渐进地找到行业立足点。”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其股东方看好行业前景,愿意提供资金和时间让他们去“试错”。
近期还有多家外资系基金的股东方进行了增资。在摩根士丹利全资控股摩根士丹利基金之后,又将其注册资本从2.5亿元人民币增至6亿元人民币。无独有偶,富达基金的注册资本也已从1亿美元增加至1.3亿美元;贝莱德基金的注册资本则从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0亿元人民币。
富达发言人表示,公司长期看好中国A股和资管行业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凭借富达的优势和专长,助力投资者抓住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为中国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