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30日讯指数投资时代,机构也在加大ETF配置。机构的配置情况正随着基金产品半年报陆续披露而浮出水面。
其中,运舟私募、东方港湾、景林资产、永安国富多家百亿私募现身在多只ETF上半年末的前十大持有人行列,部分产品则是在今年上半年新进该行列。
一时间,不务正业的指责声也随之出现。私募布局非货ETF的逻辑是什么?有业内人士分析了多种配置原因:其中,股票主观多头私募配置股票ETF或是出于对当下阶段性行情的考虑;量化私募的量化指增策略为了阶段性获得更好的跟踪效果,也会出现阶段性配置的需求;另外,近年来,也有私募会通过ETF套利策略获取超额收益。
私募布局ETF的情况出现,也引发了市场的质疑,认为是“阿尔法不够贝塔来凑”。
不过,更多行业人士认为,这要区分不同策略看待。同时也还需要结合配置ETF的具体时长、持有的份额占比来进行综合考量。如果主观多头或是量化指增产品长期配置,不排除出现策略容量不足、超额收益获取能力缺乏的可能性。
不过,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配置非货ETF的力度有所加大。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具有可比数据的400多只非货ETF中,过半数产品被机构投资者增持,甚至机构投资者的份额持有比例也同比提升。除了私募以外,险资、券商资管等机构投资者也是持有主力。
多家百亿私募现身跨境ETF
8月29日,多只跨境ETF披露2023年半年报,前十大持有人中,频现但斌掌舵的东方港湾旗下产品的身影。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华润信托·东方港湾远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新进为工银大和日经225ETF的第二大持有人,仅次于工银瑞信基金自身,持有份额为3312.81万份,占上市总份额的6.76%。
该信托计划也新进华夏野村日经225ETF的前十大持有人行列,持有份额数为1616.58万份,占上市总份额的4.67%;除了日经225ETF,这一信托计划也是华夏纳斯达克100ETF的第三大持有人,持有份额为3790.26万份,占比为2.63%。
同样现身在跨境ETF的,还有景林资产旗下的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华润信托·景林乐享丰收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信托计划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持有华夏野村日经225ETF576.08万份,为该ETF的第四大持有人。
2家百亿私募新进跨境ETF前十大持有人的背后,纳指ETF领涨上半年的跨境ETF市场,净值回报多在40%以上,而日经225ETF则是净值回报在20%。
科技、互联网等主题赛道型ETF也成为百亿私募的“心头好”。比如,在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中,周应波掌舵的运舟资本旗下的运舟成长精选1号、运舟顺势2号新进前十大持有人,截至今年上半年的持有份额数分别为1.19亿份、4585.73万份,占比为2.36%、0.9%。另外,运舟成长精选1号也新进为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前十大持有人,持有份额数为2.67亿份,占该基金上市总份额比例为0.42%。
盈峰资本旗下的3只产品则是新进为嘉实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其中,盈峰盈骊、盈峰盈嵩、盈峰盈衡分别持有4603.39万份、1935.65万份、1800万份,占该基金总份额的1.75%、0.74%、0.68%。
上海思勰投资则是对创业板青睐有加。该公司旗下的思勰投资稳增量化一号新进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ETF前十大持有人,该产品同时还是鹏华创业板50ETF、景顺长城创业板50ETF、鹏华科创50增强ETF的前十大持有人。
私募配置ETF或因多方面需求
多家百亿私募的布局,也反映出不同策略私募对ETF的配置需求。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股票主观多头私募可能会出现个别时段配置ETF的情况,主要是出于当时对市场的考虑。“可能有的时间跟踪个股获得超额收益的难度较大,所以会配置ETF。”
对于量化私募而言,或存在两种配置原因,一是部分量化指增产品可能短时间内对指数的跟踪效果不理想,会通过配置ETF,从而减少与对标指数的偏离度;二是部分私募可能会有ETF套利策略产品,比如多ETF空对应的ETF期权、或将ETF与一揽子融券进行对冲的策略等等。
事实上,前述多家百亿私募的产品多是短期持有的情况,此前并未在去年底出现在对应ETF的前十大持有人。比如,华夏野村日经225ETF在去年底的前十大持有人包括3家券商、1家外资,以及6位个人投资者,而到今年上半年末,则是6只私募产品进入前十大持有人。
虽然多个策略私募都具有短期配置ETF的需求,但前述业内人士强调,对于主观多头、指增等策略,长期配置ETF或有“阿尔达不够贝塔来凑”的嫌疑,又或是策略容量不足的可能性。
整体来看,机构投资者对ETF加大布局也是目前市场的一大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具有可比数据的430只非货ETF中,268只产品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数量在今年上半年有所提升,在430只产品中超过六成;与之对应的是,430只产品中,有257只产品被净申购。如果从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比例变化来看,上半年被申购的这些产品中,机构持有比例增加的也有五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