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吴文汐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全国GDP十强城市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均已公布。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对十强城市前三季度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以及产业、投资、消费、外贸等数据指标进行了梳理分析。前三季度,GDP十强城市均已成功迈上万亿元台阶,第一梯队的上海和北京GDP超过3万亿元;第二梯队的深圳、重庆和广州GDP突破2万亿元。增速方面,10个城市中有6个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线,其中成都以6.7%的经济增速领跑十强。
从GDP十强的排位格局来看,城市之间的排名相对稳固,杭州和武汉都要在今年冲关两万亿元目标,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角逐仍很激烈,前三季度二者之间GDP差值在274亿元左右,差距还没有被拉开,谁能笑到最后还要看第四季度是否会有变数。
成都前三季度增速最快
从经济总量来看,上海和北京属于第一梯队,今年前三季度GDP超过3万亿元,分别为33019.23亿元、31723.1亿元,其中北京在今年前三季度首次突破3万亿元关卡。2万亿元梯队的有深圳、重庆和广州,前三季度GDP分别为24468.25亿元、22243.88亿元、21769.84亿元。此外,其余城市均处在万亿至2万亿元区间。
北京能够在今年前三季度首次迈上3万亿元台阶,得益于经济的全面回暖。从具体数据上来看,虽然北京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负值,但主要原因在于仍在消化新冠疫苗生产的影响,后续北京工业运行将逐步回归常态。
另一方面,占北京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5%的服务业运行则更值得关注。前三季度,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GDP十强城市中有6个跑赢全国平均线,分别为成都(6.7%)、上海(6.0%)、杭州(5.8%)、重庆(5.6%)、武汉(5.5%)、深圳(5.4%)。
其中,成都在GDP十强城市中增速最快。从具体数据来看,成都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先,为7.0%,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近年来,成都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升级、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取得一定成效。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其中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4.0%,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
与此同时,成都服务业和消费市场同样增势强劲,前三季度成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接触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反映在消费市场上,成都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7%,在GDP十强城市中仅次于上海。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认为,成都的亮眼表现,也能反映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下,中西部地区经济提速发展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内需市场,且仍未饱和,消费、服务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需求均十分活跃,由此带动了中西部整体的发展。GDP十强其他两座中西部城市的表现中也能佐证这一点,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和武汉的GDP增速分别为5.6%、5.5%,均高于全国平均值。
除成都外,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表现突出,排在十强城市第二位。其中不排除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但也反映出上海经济在全面复苏。前三季度,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25.0%、16.1%,在十强城市中领跑,展现出上海内需市场十分活跃。
前三季度,广州和苏州的经济增速均为4.2%,低于全国平均线。前三季度,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广州市统计局在解读数据时表示,广州在高质量发展必经的转型换挡道路上,全市经济既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性问题,又蕴含转变方式、优化结构、积势蓄能的积极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部环境面临一系列压力下,广州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3%,在十强城市中位居第1名。今年10月的第134届广交会又一次取得了好成绩,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外贸恢复增长,或能为广州年末冲刺提供动力。
同样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州,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受到较大冲击,同比下滑9.7%,这也是苏州经济增速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
目前来看,十强城市中部分城市已经在三季度超越了年初定下的预期增长目标,实现全年目标压力较小,例如成都、上海、杭州、北京。部分城市与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仍有一段距离,四季度还需继续发力。
杭州、武汉仍激烈角逐
除经济总量和增速外,十强城市之间的“卡位战”同样值得关注。相较上半年的情况,目前城市之间的排位没有发生变化,但经济总量相差较小的城市之间仍在暗自角逐。
从苏州和成都来看,今年一季度,成都曾一度超越苏州,短暂成为全国GDP第六城,但当时二者之间的差距不过百亿。在上半年时,苏州重新夺回优势,并与成都拉开753亿元的差距。到三季度末,苏州GDP已经领先成都1541亿元,坐稳经济第六城的位置。
作为工业强市,苏州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不及成都,但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苏州相较成都优势明显。其中,苏州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投资1434亿元,同比增长13.1%,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苏州工业投资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上和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资分别增长33.9%、41.9%和110.1%。随着一批工业重大项目的陆续落地投产,苏州工业增速有望重现活力。
更受关注的则是杭州与武汉之间的角逐。杭州与武汉之间的“卡位战”持续多年,二者也是今年全国仅有的两个将要冲刺“两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2022年,走出疫情影响后的武汉经济明显提速,在去年年末以113亿元的差距超越杭州,重回全国城市GDP第8位。今年一季度,杭州再度反超武汉,并拉开400亿元的差距;上半年时,武汉继续提速,将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到了不过百亿元。目前来看,杭州仍然占据上风,前三季度杭州与武汉两地的GDP相差274亿元。
从工业数据来看,前三季度,武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相较上半年增幅扩大1.7个百分点,较杭州领先优势明显。
作为曾经的钢铁重工业城市,武汉近年来逐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确定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965”现代化产业体系,转型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往的汽车工业也在向新能源领域转换赛道。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9.4%,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5.2%,比上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尤其是支柱产业中开展的工业技改占比较高,例如武汉工业智能化改造示范总项目中,“汽车及零部件”占比超三成。
杭州的服务业领先优势明显。今年,杭州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在前三季度突破万亿元,为10090亿元,同比增长7.8%,同期武汉为8589.43亿元,增长6.1%。从“三驾马车”的情况来看,杭州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外贸进出口增速上优于武汉,而武汉作为内陆城市,外向度不及杭州,在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速上出现了负增长,这些因素共同奠定了杭州跑赢武汉的基础。
两座城市谁会在今年全年成功冲刺“两万亿俱乐部”?目前来看,两座城市均有十足的信心。武汉曾多次提出今年GDP将迈上2万亿元的目标。11月7日,在第五届世界杭商大会上,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今年杭州三喜临门,其中之一便是今年杭州全市GDP有望迈上2万亿台阶。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步入四季度,杭州和武汉冲关两万亿俱乐部进入决胜期。二者之间的经济拉锯战主要在于产业结构的差异,武汉以工业为主,二产增加值领先杭州逾千亿元,汽车、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而杭州第三产业领先,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全国排在前列。
GDP突破两万亿元,不仅是经济体量迈上新台阶的标志,更意味着经济增长模式将迈入新阶段,不能再依靠单一的经济增长点,更需要发展新技术、挖掘新赛道、培育新优势,驱动城市整体能级跨越。武汉和杭州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例如在科技创新方面,武汉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杭州也在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这一点来看,城市之间的经济角逐,并不仅仅是GDP的比拼,也在刺激着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