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镇,从暖意犹存的深秋,转向寒意渐至的浅冬,只消一场雨。可对中国经济而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怎样的契机呢?答案或许藏在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里。
11月9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分论坛在乌镇举行。这个最热门的“时令”话题,吸引了院士、国外知名企业负责人及国际领军企业负责人与会。在初寒的水乡里,大家热烈地交流思想、激荡观点,希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找到合适路径。
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是个耳熟能详的词,可究竟什么是数字经济?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参与论坛讨论的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纳米科学基础设施研究中心主任、蒙纳士大学教授段文会与大家溯源了数字经济的定义:“世界经合组织有一个关于数字经济的定义,包含了六大要素,四个跟数据直接相关:大数据本身、数据的产生、数据的传输、数据的使用,另外两个要素是政府的监管和掌握数字技术的人才。”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从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提出了对数字化的理解。他说,2000年,美国工程院曾经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技术发明,电气化被排到第一位。如果从这个角度讲,20世纪是一个电驱动发明的时代。对当下来说,“今天的数字化就是百年前的电气化”。
如果说电气化推动了之前工业体系的建立、完善,那么数字经济怎么来推动建立一个新的工业体系呢?王坚认为,关键在于能够把数据作为钥匙,使得所有自然资源要素的使用效率更高,并产生质的变化。
如今,发力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
“数字经济正在加速,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工业体系建立的重要推动力。”受邀出席论坛的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对此十分笃定。他解释,一方面新型全球化要求供应商能够更加集中,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将会推动区域集中这样的模型继续发展,能够让工业生产更加向有优势的地区集中。同时,它又能通过物流网络、通过AI云计算的优化,实现全球销售。
段文会介绍,澳大利亚在2020年发布数字经济2030年国家战略,目的就是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体系。重点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政府监管、国际合作等五大方面。
可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的主战场。对中国而言,数字经济因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被称为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
黄金时间
如果说数字化是开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钥匙,那么数字技术创新一定是金钥匙转动的关键。
记者注意到,今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放出的大招分外聚焦:大模型、算力、AI。华为、腾讯、阿里系纷纷展示了各自大模型领域的最新探索。
与博览会异曲同工的是,出席论坛的头部企业,也纷纷展示了各自在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探索实践。
乌镇峰会的老朋友华为,走在这条道路的最前沿。“乌镇峰会十年中,我们看到云计算在中国风起云涌,AI加快从理论走进现实,数字化已经成为每个企业家的共识,如今以云为底座的创新生态、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正在技术重塑千行万业。”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说。
他以华为的昇腾AI云服务为例,目前该服务已接入20多个第三方优质的开源大模型,携手150多家伙伴、200多家客户一起打造了超过20个行业大模型、超过400多个模型的应用场景。
聚焦AI领域20多年的科大讯飞出手了。科大讯飞有限公司副总裁、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甲甲介绍,羚羊是以科大讯飞投资、团队创业的方式成立的以工业AI为核心、助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一家工业互联网公司。
“当前,在数字经济领域里面最活跃最前沿的技术,就是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模型如果跟行业结合,它可以是每个行业的专家级助手,会实现新一代专家系统。它会是科研和生产的全新助手,能提升科研的效率以及生产的效率。”徐甲甲进一步解释,“我相信通过人工智能,接下来的五年、十年,中国制造将会产生颠覆式的变化。”
“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新动能会在数据流转过程当中发生。”蚂蚁集团数字科技副总裁邹亮说。为此,近年来,蚂蚁集团死磕产业之间的协作信任问题,也沉淀了不少先进技术,包括区块链、隐私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
不难发现,中国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正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八仙过海”“百家争鸣”。张平安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仍然需要跨越一道道技术鸿沟。”但同时他也非常笃定:“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核心技术创新的黄金十年。”
深度融合
“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坛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开门见山地说。他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迭代、集成突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主题。“尤其是当前,我们国家实体经济的主体仍然是传统产业,大概占到八成左右,所以说推动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特别有价值。”他说。
“可如果智能制造只有大企业来参与,这只是阳春白雪,不是满园春色,所以智能制造必须要中小企业来参与。”陈文兴一席话引发广泛共鸣。
事实上,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是世界难题。正如陈文兴提到的纺织产业链中的棉织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智能制造改造有困难,资金的压力、人力的压力……”这正是各行各业中小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
为此,浙江理工大的团队走进中小棉织企业集聚的金华兰溪市。通过专家组指导和在专业团队公司的支持下,部分中小棉织企业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企业订单排产的时间缩短了20%以上,办公室里就可以看到车间的生产情况,甚至一天下来,工人今天能够拿到多少收入都知道,这个是很重要的。”陈文兴介绍。
让数字经济浇灌出“满园春色”,需要政府部门、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的通力合作。
论坛嘉宾、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何晓冬讲述了一则故事:京东与常州移动联合打造“5G+AI”的工业制造云平台,打通生产流通服务的全链条。目前,这个智能工厂已经接入当地18个行业、1000多家企业的产能数据,连接了超7万台的设备,总计消耗闲置产能超15亿元。
“今年乌镇峰会期间,我们在乌镇开了互联网安全医院,7×24小时有专家可以为中小微企业进行安全体检和健康问询、判断,甚至将来如果有延伸还可以进行响应。”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向大家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20年前,浙江便已打响“数字浙江”的发令枪。近些年来,浙江十分重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从早先的机器换人,到后来智能化改造提升,再到如今的数字化。一轮一轮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下,一座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车间),正在此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