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连阳之后,本周A股市场又开始了整理。好不容易收复的3300点一度面临冲击。在整个一季度,大盘的运行显得步履蹒跚,而这种一波三折的走势,在进入四月份以后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可能还将进一步延续。
从表面来看,本周股市的调整与AI板块的降温有关。一段时间来,随着广义信息领域中科技的突破,以具备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产品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在股市上形成了以AI题材为代表的全新热点。而随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参与,该题材也不断走强,其中还涌现除了一批在短期内股价实现翻番的牛股,市场氛围也为之一变。但是,毕竟现在的AI产品大多数还不是很成熟,且在推广中更是存在不少非技术方面的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涨之后的AI题材自然需要调整,而它在此时的下跌,对刚集聚起来的人气无疑是有明显影响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沪深交易所主板首批按注册制规则发行的新股上市,此举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全面实施了注册制改革,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这当然是件好事。而主板市场上10只注册制新股的集中上市,尽管从扩容的角度来说规模还是比较有限,但是对市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当天这10只股票大幅度上涨,反映了人们对其抱有很高的热情。这样一来,一方面是营造了较为活跃的炒作新股的氛围,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得大盘的资金在流向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流。由于上市当天定价偏高,这批新股随后就普遍下跌。这种高开低走的行情,对市场人气来说是有较为明显的挫伤,也成为此间股市下行的一大因素。
当然,不可否认的还在于,在AI题材出现调整的时候,如果大盘蓝筹股能够崛起形成热点轮动,那么市场也许还是可以延续上行的态势。今年以来,随着“中特估”提法的出现,人们对该题材的关注也在增强。但是大家也发现,虽然一段时间大盘蓝筹股一度也有所表现,但总体而言是弱于各界的预期。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实体经济的复苏并不是非常强劲。相关的先导数据与高频数据也提示出,社会需求不旺,生产活动的景气度较低。刚公布的CPI与PPI数据也表明,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有出现通缩迹象的担忧。显然,在实体经济表现并不特别强劲的背景下,股市不可能出现大行情,特别是其中的大盘蓝筹股,客观上会因为业绩出现波动而导致市盈率被动提高的问题。虽然从估值水平来说,它们目前的价格仍然不算高,而且有的在股息率上也很有竞争性。但问题是当投资者对其发展前景并不能看得太清楚的时候,自然会影响其长期投资的意愿,从而弱化对大盘蓝筹股的介入。于是,在眼下就不太可能指望大盘蓝筹股来一波行情以接力AI题材。在结构性行情中,不同板块的此起彼伏是一种常见现象,而现在“彼”伏却“此”未起,当然大盘就要向下调整了。
不过,虽然在本周初大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调整,但随后还是较快就止跌企稳了,AI板块呈现卷土重来之势。看来,这波调整的级别不高,基本上还是属于震荡的范畴。这也并非偶然,因为从宏观面来说,尽管一季度的复苏较弱,但在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情况正在逐渐得到改善,特别是信贷资金的大量投入会逐渐产生作用,所以人们对二季度的经济运行格局普遍还是较为看好的,这样就对股市行情构成了一定的支撑。而随着财政政策的发力,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基础建设会有所加快,这对大盘蓝筹股将构成利好。而AI题材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普遍认为是对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现在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那些鱼目混珠的品种会就此出局,而在这方面具备真实竞争力的公司,则完全有理由走出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从这个意义上看,也可以说尽管今年的春季行情一波三折,但震荡向上的态势却未曾改变,投资者对四月份的行情,还是可以有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