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旗下最先冲击上市的,会是盒马吗?
近日,有媒体报道,盒马正与中金、摩根士丹利等合作筹备上市事宜,准备明年在香港上市。对此,盒马对外回应:“对市场传言没有更多评价。”
虽然没有正面回应,但盒马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已实现全面盈利,而且近期的扩张性动作明显,都给这一消息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且在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张勇在信中表示:“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未来,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都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这也给盒马加快上市提供了上层支持。
虽然一切向好,但不得不提的是,在此次盈利之前,盒马虽然发展迅速但连年亏损,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前车之鉴”,也让投资人对生鲜电商赛道的信心不足。而且,盒马自身还存在着诸多无法回避的其他问题。
重压之下,盒马想要上市,并不轻松。
01 爱折腾的盒马,今年还有大动作
今年2月,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中,盒马被这样提及:阿里的直营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0%至744.21亿元,主要受惠于盒马和阿里健康的收入强劲增长。其中,盒马录得双位数的同店销售增长。
4月,盒马CEO侯毅公开在媒体采访中明确,盒马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实现全面盈利。
创立八年的盒马曾被阿里寄予厚望,但此前,盒马始终没有走出亏损的泥潭。而这次,盒马鲜生对外证明了自己的盈利能力。
与友商对比来看,在生鲜电商赛道,盒马可谓“富贵险中求”——“生鲜电商第一股”的每日优鲜7年烧了140亿元,最终的结果是资金链断裂,人去楼空,且已两次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示;叮咚买菜3年烧了115亿元,市值从上市的55亿美元,跌到了如今不足十亿美元,通过减少前置仓数量、削减人力成本以及控制营销费用,才在去年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
此次盒马连续盈利,也让不被外界看好的生鲜电商赛道,看到了一丝曙光。而取得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阿里持续输血;另一方面,则源于盒马的爱折腾。细数盒马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从未停下的折腾史。
创立于2015年的盒马,彼时只有一个业态盒马鲜生,首店于2016年1月开出;2017年,盒马一口气开了18家店;2018年,盒马开始加速扩张,仅单季度就新开了10余家门店。截至去年8月,盒马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达329家。
和传统零售模式店模式不同的是,盒马的新零售模式,追求的不是单店盈利,而是在线下门店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支撑数字化线上平台的能力,实现规模化效应。
但事与愿违,随着盒马不断加大投入,门店坪效却从2016年的5.6万元降到2018年的2-3万元。
于是,盒马在盒马鲜生大店的基础上,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针对不同的人群、场景和需求,开启了漫长的探索之路,先后推出了盒马小站、盒马里、盒马菜市、盒马F2、盒马Mini店、盒马集市、盒马邻里、盒马X会员、盒马奥莱店等10余种业态。
这其中,有约一半业态逐步退场。比如盒马菜市,仅在少部分城市尝试不到一年便没有了后续;盒小马则从2021年1月开始,被大润发完全控股。
还有侯毅曾口诛笔伐但也仍忍不住参与的前置仓模式。这一模式以“盒马小站”的方式进行,但不到一年才开了70多家店后,也被侯毅宣布放弃。
对于这些动作,侯毅表示,不会把盒马预先设想好,而是边做边改,不行就改,改了再看。
这里也不得不佩服侯毅的“厚脸皮”,他曾为前置仓模式公开认错,“当时决定做前置仓,是因为我自己定力不够。”
折腾还体现在商品结构上的改变。为提高毛利润,盒马不断通过打造差异化的自有品牌,筑牢护城河。从2019年到2020年,盒马的自有品牌从1000个SKU攀升至6000个。盒马CMO赵家钰透露,在盒马平台,囊括生鲜、标品、3R(即烹、即食、即热)等自有品牌的销售占比达到35%。
当然,折腾的代价是巨额的亏损。此前有电商人士测算,仅在2021年第一季度,盒马亏损便达到了约30亿元。但盒马在不断折腾当中,找到了一条多业态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路子。最终在“自负盈亏”之下迎来了盈利的逆转。
而这种折腾,还要继续进行。3月30日,盒马宣布扩大配送范围,在此前“三公里30分钟送达”的基础上,盒马“5公里1小时送达”的配送服务已在全国上线。而看好预制菜背后的万亿市场,盒马前不久还透露,已新成立预制菜部门,预计今年销售额能突破50亿元。
此外,侯毅还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暂时叫freshippo best的顶级精品超市。面向B端客户,则筹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批零一体化的新业态FOD(Food Operation Delivery)。
02 内外重压前行,离一万亿有多远
4月,侯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盒马今天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已经具备了上市的条件”。
但信心满满之外,无论是从自身来讲,还是外部环境上看,盒马都面临着不少不可回避的问题。
首先是在持续扩张过程中,盒马屡遭监管处罚,其中不少与食品安全相关。
5月4日,有报道显示,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杨浦第四分公司因生产经营霉变生虫的食品,被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1.8元。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在其经营场所销售的2包意大利面霉变生虫,其中1包被消费者购买后举报,另1包为执法人员检查时发现。
之前一周,有报道显示,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二分公司因生产经营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2次,共计罚款1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393.3元。处罚详情显示,该公司经营场所内“鲜活大头虾”经抽检复检,恩诺沙星项目不符合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验结果为不合格;“大红椒(辣椒)”经抽检复检,噻虫胺项目不符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验结果为不合格。
4月18日,据公开报道,因销售的“冰鲜三文鱼鱼腩”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要求,华北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新华东街分公司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140元。
4月7日,据公开报道,北京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十里堡分公司因经营重金属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梭子蟹,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90元。
有统计显示,盒马在北京的十多家分店中,先后遭受上百次监管处罚。而仅上海盒马一家,也累计被处罚30多次。侯毅曾将业态归类,其中盒马鲜生、盒马X会员店以及盒马mini,主要是服务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但如此食安,如何让中产阶级安心?
从公司融资的角度看,在2021年年底,阿里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盒马独立为公司,阿里不再向盒马输血,盒马需要自负盈亏。这意味着,继续折腾的盒马,势必不能像以前一样放开手脚。
另一方面,去年7月,消息称盒马开始第二次寻求融资,但规模却从年初传出的100亿美元投后估值,缩水至60亿美元,这不仅对盒马是一种打击,也让背后的阿里显得尴尬,毕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上百亿的财力,需要一个更好的交代。
此外,从近两个季度的表现上,盒马的盈利,更多是因为规模的收缩和人员的优化,还不能归结为找到了一个稳定可靠的盈利模式。所以这样的信息能否托举起投资人的希望,还要两说。
而且在张勇宣布的“1+6+N”组织中,菜鸟似乎更被看好。根据最新发布的胡润《2023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菜鸟以1850亿人民币的估值,位列全球第十。尽管各公司在组织架构中实现了“独立”,但毕竟仍处于阿里的管理之下,谁最先上市,谁就更早赢得更大的主动权,与兄弟公司一对比,盒马承担着不小的压力。
盒马还面临着同业的竞争压力。尽管生鲜零售行业格局动荡不已,让不少本土零售商纷纷折戟,但在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Costco、山姆会员店、麦德龙等一些老牌外国零售企业已慢慢站稳了脚步,它们的自有品牌已经成熟,无论是供应链基础还是用户积累量,都远超盒马。
例如Costco,全球会员数超过一亿,会员续费率高达90%,在美国的家庭覆盖率超90%,这都是盒马在本土难以企及的数字。而且它们在国内培养了自己的供应渠道与用户粘性,而盒马并没就此形成独有的压倒性优势。
近两年,盒马还在持续加码下沉市场这片更大的蓝海,如开设了盒马邻里和盒马奥莱,但因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的不同,所以对盒马的供应链和商品选取上,都是不小的挑战。从去年盒马邻里的大规模收缩来看,这块骨头也并不好啃。
不过,这都没有影响到侯毅对于目标的设定。他认为,上市只是一个过程,而未来十年,盒马将服务10亿消费者,实现全国1万亿的销售、建立1000盒马村。
但这一切,都还需要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