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菜鸟成立的第十年,在这个关键节点启动IPO计划,对菜鸟的未来也是意味着新的方向。
前几天,阿里公布了多个业务集团的上市时间表。盒马的进度最快,预计将在未来6到12个月内完成;然后是阿里云,目标是未来12个月内完成上市;最后是菜鸟,预计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完成上市。从1到“6+N”的裂变,阿里的目标在于让组织变敏捷、决策链路变短、响应变快,拥抱变化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今年是菜鸟成立的第十年,在这个关键节点启动IPO计划,对菜鸟的未来也是意味着新的方向。
从今年业绩来看,菜鸟的业务规模和营收体量,也到了上市的时候。根据财报,2023财年菜鸟实现了55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了21%,高于本地生活服务的12%和国际商业的13%,今年一季度菜鸟的营收为189.15亿元人民币,抵消跨分部交易后外部营收同比增长18%,增速超过阿里云、本地生活、大文娱等业务。不过菜鸟还是没能摆脱亏损。2023财年菜鸟集团的经调整EBITA为亏损人民币3.91亿元。但作为同行的顺丰和中通目前已经实现盈利,中通2022财年归母净利润录得68.09亿元,顺丰扣非后净利润为53.37亿元。
外部收入强大带来的底气
菜鸟集团主要分为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城乡末端、物流科技和物流地产五大业务板块。不过在国内市场,菜鸟的增长空间不大,数据来看,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增速从2013年的61.6%降至2021年的29.9%,快递业务收入增速从36.6%降至17.5%。再到2022年,快递件量和收入增速分别进一步放缓至2.1%、2.3%。
国内市场并不乐观,极兔发起了价格战,极兔还收购了百世快递在中国的快递业务。到去年年中,极兔的单量峰值达到了四千万,一度超越申通,成为全国第四。2021年9月,做直营的顺丰开始发出“加盟式”主体丰网。没多久,极兔又以11.83亿元收购了丰网。
德邦正式宣布与京东物流达成战略合作,京东物流收购德邦快递66.49%的股份,然后开始了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可见在国内电商市场已经很拥挤了,菜鸟还要面对自建物流的京东物流、重新聚焦时效件的顺丰的竞争。于是菜鸟此前也做了一系列动作。在主要面向商家的仓配供应链端,菜鸟搭建了供应链物流网络,包括7大仓储枢纽,仓储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也推出了“1212半日达”等服务,官方称仓配全链路实现了24小时运转、已经覆盖了全国20座核心城市。
我们在介绍京东的时候提到过,京东的商业模式,以重资产为主,通过物流仓储等方式对原有的商业环境主要起建设性的改善作用,来提高原有商业体系的效率或降低其总体成本。阿里是轻资产平台模式,这样模式下的电商+物流则让阿里近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最近阿里也开始建设物流。
从去年开始,阿里的物流基础设施、多引擎驱动增长的新引擎之一,菜鸟也逐渐变成越来越重要的板块。
菜鸟来自外部的收入占总营收的60%左右,这种增长高于京东物流。2018年到2022年,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分别是29.9%、38.4%、46.6%。2021年京东物流总收入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来自外部客户收入达591亿元,同比增长72.7%,占总收入比例达56.5%。2022年京东物流营收达1374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外部客户收入达到891亿元,同比增长50.8%,占总收入比例超六成。
再来看看菜鸟的情况,2020年,菜鸟在剔除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交易后,实现外部客户收入372.58亿元,增长68%。2021财年菜鸟抵销跨分部交易前全年营收为66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菜鸟全年外部收入占营业收入69%。2022财年,菜鸟外部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69%。剔除分部后,菜鸟收入同比增长24%至461.07亿元。
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上来看,在这方面,菜鸟的占比更多。按照剔除内部关联交易后的收入计算,菜鸟物流从2019年Q1的38.6亿元,增长到2022年Q3的165.53亿,整整翻了2倍多。也是印证了客户对菜鸟自建物流服务的依赖度和认可度,菜鸟物流的增速应该更高一点。
为什么都在建物流?
我们发现,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都在建设资金的供应链,目的就是让仓库离消费者更近、离产地更近,并通过智能集单、订单预测减少货物的搬运次数、降低履约成本,提升履约时效。
仓储供应链物流和快递模式不一样,快递模式下,消费者购买的货物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环节要多一些,比如从工厂到省代,省代到普通经销商,还有经由发件快递网点取件,装车后在快递公司各省的转运中心装卸,根据目的地集单,到市级转运中心再装卸一次,再根据县镇级目的地集单,最后再派送到消费者所在地。货物转站环节多,经手人多,时间也长。但京东物流或者菜鸟模式就是仓配基础设施+订单预测系统,卖方可以直接把货物提前放进全国各大中心仓,然后再去分派到离消费者最近的城市仓,中间环节少,经手人少,时间自然也就少一些。而且覆盖范围越广、网点越多、服务成本越低、配送时效越快,对卖方来说,成本也就越低。
而且和顺丰这些物流不同的是,京东物流以及菜鸟都有更多的商流和物流,商流是因为他们属于产业互联网大厂,有一手的客户流量也有一手的商户流量,能够协调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即可以服务商家,也可以服务客户,不像普通的快递或者物流需要商家提供指引,而且京东物流菜鸟也有效预测商品销售趋势、货物库存趋势,他们里商家和消费者都更近,这是传统物流巨头无法逾越的天然鸿沟。
当然,京东物流和菜鸟之间也有竞争,但两家企业的重点是不同的,菜鸟业务发展更独立也更广,即做阿里电商业务,还做国际业务,依托天猫国际、考拉海购、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Lazada等跨境电商平台,菜鸟构建起全球化的物流基础设施与网络,并开始拓展货运、免税等新的国际物流。
菜鸟国际致力于通过高性价比服务跨境特别是出口电商,例如其首创的“一杯咖啡钱送全球”的高性价比服务,帮助全球速卖通、Lazada等平台上的跨境中小商家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配送范围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满足跨境电商持续增长带来的跨境履约问题,菜鸟持续加码海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始发国揽收、仓储、清关、干线,和目的国分拨、配送、自提等各个操作环节均加大了建设投入,通过“点线面”布局,“点”包括 ehub、保税仓、中心仓、中转仓、海外仓、海外各国的自提点等,“线”指全球干线,“面”则是国际末端,由此形成了菜鸟“海陆空”立体化的物流能力。在国际货运方面,2022年,菜鸟完成国际出口货邮吞吐量17.5万吨,出口申报货值超480.11亿元,日均跨境包裹量突破400万件,国际货运网络已初具规模。
菜鸟在国际业务上的拓展,也反哺了阿里,电商和物流本应该共生关系。物流出海如果没有电商的助力,应该很慢,电商出海如果没有物流的保障,应该也很慢。在菜鸟国际快递、仓配供应链、物流末端等核心能力的支持下,阿里的跨境电商业务也实现了稳步增长。数据显示,去年阿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实现收入194.65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国际零售收入增长26%。虽然京东物流也在推进自身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出海,但京东物流在国际业务上不多,京东的强项是仓配供应链服务“一力降十会”,构建了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及跨境网络等六大网络。
某些因素下,物流是决定海外业务能否实现规模性发展的关键,所以,除了阿里菜鸟、京东物流,其他快递企业也在做国际业务,比如中通启动了在泰国曼谷建设的转运中心。圆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新建的集运中心正式开业。8月极兔速递宣布增加中国到欧美的跨境快递业务等等。
今年菜鸟也继续加大对物流的建设,尤其是国际物流,加强了在巴西、美国、西班牙、英国等多个海外重点市场的能力建设。比如2月份,菜鸟与德国邮政敦豪集团(下称DHL)宣布,由DHL收购菜鸟波兰子公司的部分股权。双方计划首期共同投资6000万欧元,持续建设当地配送网络,进一步扩大智能自提网络覆盖,目标建成波兰最大的自提网络。
4月份,菜鸟与巴西邮政(以下简称“巴邮”)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国际快递、物流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全面加强国际快递服务在巴西市场的末端网络建设。
5月份,菜鸟宣布将在一个月内新开设5座跨境仓库,优选仓总面积再增数万平,并将联手速卖通启用首个全球中心仓,进一步优化国际快递时效,满足商家备货需求,尤其是承接即将到来的618大促的“爆单”压力。
那么,未来,等到菜鸟上市后,凭借已有的市场还是有希望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获得更多增量机会。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