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驻京记者 刘克洪
距2019年我国5G商用正式启动已有近四年时间。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截至今年4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6.3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7.1%。
不少人有疑问:从4G到5G,为何生活中感知不到太多变化?通信技术的代际更迭,未来会如何可感可触?针对网友热议话题,近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期间,记者独家对话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中国电信5G融媒实验室专家卢迪,对5G的发展及其未来作出科普与解读。
通信代际更新使命不同,改变是颠覆性的
卢迪介绍,5G中的“G”是英文“Generation”,即“代际”的意思,5G就是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自20世纪80年代以“大哥大”为代表的1G移动通信工具开始普及,到2019年我国5G正式投入商用,通信技术平均以十年一代的速度不断更新。
“从最开始的只提供通信,能打电话,到后来除了打电话以外可以发短信、发彩信,再后来可以跑流量、数据,这些都是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端服务的不断升级。”卢迪说。
她表示,和4G上网速度快、延迟时间短、流量价格更低的特点相比,国际电信联盟对5G的关键性能指标除了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外,对其连接密度的要求也更高。这些特点让5G网络对物联网的支持能力得以大幅提升,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得到大范围扩展,除了智能手机、PC等常见3C产品,更多的终端设备也可纳入到网络中。“所以5G并不是4G+1,这种改变是颠覆性的,使用场景和能力是不完全相同的。”
4G已满足居民通信需求,5G服务千行百业
“从4G到5G,为什么大家感知不到太多变化?这是我们的生存维度决定的,毫秒级别的延时差距肉体感觉不到,人类的感知极限就到这了。”卢迪介绍,和4G的服务对象主要为个人客户不同,5G更多服务于行业与机构客户,通过对行业的改变进而服务个人。
事实上,5G早已渗入千行百业。例如,新冠疫情期间,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的24小时不间断高清直播,便是建立在5G网络超大带宽支持多路4K超高清视频信号直播回传的基础上;2019年,解放军总医院成功进行世界首例5G远程操控颅脑手术,信号能够相隔3000公里实时操控精细手术,便是基于5G技术的超低延迟;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基于5G技术实现的可360°回看的“子弹时间”让观众大饱眼福……
“如果我们的需求只停留在日常的看个短视频、打个电话、刷个朋友圈,这些基本场景的通信需求4G早就满足了。”卢迪说,5G的突破不在于用户手机里多了个图标,而是通过对千行百业的改变,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场景,乃至让很多曾经理论上无法实现的场景拥有了落地的可能,这是颠覆性的。
5.5G落地布局,未来网络将可感知可触摸
迈入2023年,5.5G的发展也传来好消息。今年2月,中国移动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表示,5.5G会进一步提升网络能力,实现10倍速率提升、10倍能效提升、数千亿连接等能力。5月,上海联通携手合作伙伴率先在上海嘉定完成全球首个5.5G通感算一体车联网连片组网试验区建设,测试结果表明通感算一体各项指标符合车联行业标准。同月,北京地区首个5G-A实验基站在昌平区的国际信息港建设开通。
卢迪介绍,“5.5G”的学名是5G-A,即5G-Advanced(5G的扩充与增强),虽然其介于5G和6G之间,但应用范围与5G、6G都不完全相同。其在速率相比5G提升10倍的基础上,实现了移动带宽增强、超可靠低时延、海量机器类通信、上行超宽带、宽带实时交互以及通信感知融合。
其中的“通信感知融合”更是打破了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认知:以往,我们习惯于将通信理解为网络通道,其能力局限于传输信息;但5G-A不同,它还具有感知的能力。“比如在交通场景中,以往我们监测车速要通过测速器等外设实现监控,但5G-A可以实现‘网络即传感器’,网络覆盖的空间就像有无数触角一样,能够感知到车辆的情况。”卢迪说。同时,5G-A还让通信网络本身实现智能化。例如,什么时间段基站应该关闭?应该给用户分配“更低的延时”还是“更大的带宽”?这些决定可以由网络本身进行判断。
华为发布的《6G:无线通信新征程》中提到,有望在2030年到来的6G,将如同巨大的分布式神经网络,集通信、感知、计算等能力于一身;同时,也将整合地面网络和非地面网络,提供全球覆盖。不过,在今年3月的华为年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谈及6G技术时表示,如果消费者和各行各业对移动网络的需求没有大的提升,“也许就不要6G了,因为没有需求就没有人愿意投资,长期生活在5.5G的年代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