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支付行业分类 >

基于在线账户的校园卡应急支付体系探究

添加时间:2022-09-16 16:21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兴起,不断推动高校从网络、资源和服务等方面加快信息化建设。高校的整体服务水平逐渐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构建完善、优质的服务体系,促使信息化服务能力转向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及综合化的方向,实现高校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应用。

  移动支付乘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不断渗透传统线下支付体系,冲击校园的传统支付体系,也极大丰富了校园的支付服务体验。浙江大学校园卡平台立足师生需求,于2017年率先推出校园卡在线账户体系,为校园移动支付构建基础框架,同时上线了浙江大学校园卡app,拓展校园卡服务模式,丰富校园卡支付体验。

  随着近两年移动支付的全民普及,更多师生选择使用手机取代实体校园卡,这对校园卡平台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通过浙江大学校园卡的服务实践,研究如何在极端条件下依旧能保障持续优质的在线服务能力,探索一套基于在线账户的校园卡应急支付体系。

  1、现有校园支付体系分析

  1. 现有体系介绍

  校园卡平台在线模式建成初期的校园支付体系主要由校园实体卡支付和校园虚拟卡组成,以实体卡支付为主,校园虚拟卡支付为辅,相互补充形成闭环。

  在校内相对独立的支付环境下,出现网络波动或校园卡平台故障等极端情况时,会启动相应的应急保障措施;在服务恢复期间,往往通过使用实体卡线下脱机环境完成支付,以保持校园卡服务的持续性;待联机状态恢复后,再将脱机时产生的交易流水传回校园卡平台完成交易。

  现有的支付体系从校园虚拟卡支付补充线下实体卡支付,到线下校园实体卡保障在线模式发生极端情况时校园卡服务的零中断,形成成熟且有效的服务闭环,如图1。校园虚拟卡支付作为实体卡支付的拓展补充,校园卡实体卡支付作为虚拟卡支付的应急保障,相辅相成。

现有校园卡支付闭环

图1 现有校园卡支付闭环

  2. 现有体系的困境

  前沿的创新技术总会促使高校信息化水平不断前进,且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持续性。移动互联技术日益革新,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智能及更安全的支付生态,高校将不断融合互联网前沿技术,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步完善校园内的支付体系。

  在系统优化方面,通过校园卡系统平台化、平台服务异构化、资源架构云化,可以有效提升平台稳定性;在配套保障方面,优化现有网络拓扑结构,对现有校园卡平台的核心数据库、平台核心业务进行容灾备份,可以大大降低故障的发生概率;但从用户体验方面,一旦核心平台出现故障,如何保障在平台故障期间的服务质量,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至今日,随着人脸识别和聚合支付等高体验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大多数支付场景至多仅需要一台手机便能完成支付操作。校园内的统一支付媒介为校园卡,师生们更愿意使用手机完成支付,减少了实体校园卡的使用频率,传统以实体卡支付为主搭建的支付框架无法满足更多移动支付为主的支付模式。

  在校园卡平台极端故障的情况下,需要优化现有支付体系,保障全校师生稳定和便捷的移动支付体验,从“一卡在手,走遍校园”,逐步过渡到“一机在手,畅游校园”。

  2、校园支付体系探索

  在现有校园卡支付体系基础上,拓展应急支付体系,构建多级应急、身份统一及财务安全的服务闭环,如图2。其中,校园实体卡作为校园基础支付介质支持联机、脱机支付;校园虚拟卡基于校园卡在线账户,支持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生物识别技术等多介质在线联机支付模式;应急支付环节主要包括完善校园虚拟卡脱机支付能力和引入第三方支付方式。

校园卡支付新闭环

图2 校园卡支付新闭环

  完善校园虚拟卡脱机支付能力主要指将现行的校园卡app联机二维码优化升级为脱机码和联机码结合的混合码,全面提升校园虚拟卡的应急支付能力;第三方支付作为应急支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整合社会广泛应用的支付手段,包括微信和支付宝等主流支付应用。第三方平台必须接入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授权管理,接受学校财务监管,提供统一的支付标准。

  作为完善基于在线账户的校园卡支付体系的重要一环,应急支付主要分为完善校园虚拟卡应急能力、引入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以及拓展第三方支付方式。3方面工作通力协作最终达到保障校园卡平台高可用性,并在核心平台出现极端故障时,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校园卡支付服务。

  1. 完善校园虚拟卡应急能力

  随着校园卡app在校内的使用普及,许多师生前往食堂就餐无需携带实体校园卡,校园卡app在线消费模式决定了校园卡平台对网络的依赖性,导致在消费终端设备或校园卡app出现脱机情况下无法正常消费就餐,对师生就餐消费带来不便。

  通过完善校园卡平台二维码支付机制,在校园卡app上生成复合码(联机码结合脱机码),保障了校园卡服务的连续性和移动性,提供3种脱机模式下的支付能力,在单脱(校园卡app、消费终端设备其中之一脱机)或双脱(校园卡app、消费终端设备同时脱机)情况下,保证师生使用手机完成支付及认证。

  为保障校园卡账户的安全性,校园卡app在条码区展示联机码,在二维码区展示复合码。脱机码每分钟自动刷新,限制了最多允许脱机时长,设置每天脱机码最多显示个数,超过当日最多脱机码生成次数后,将不再生成脱机码,直到再次联机成功。

  校园卡app处于脱机情况下,消费终端设备解析出脱机二维码数据,将实时扣费参数传至校园卡平台进行相应扣费处理,待校园卡平台明确返回扣费结果之后,终端设备再做结果展示。

  消费终端设备脱机时,自动启动脱机模式,识别到校园卡app的脱机二维码之后,在终端上进行码数据解析,完成脱机支付流程;消费终端设备联机后处理脱机时产生的流程,上传到校园卡平台,完成扣费。

  2. 引入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

  校园卡平台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全校基于校园卡的支付及认证服务,可以借助第三方支付融合平台,增加基于支付宝和微信的第三方支付通道,打通校园卡系统与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的支付通道,实现基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身份认证绑定功能及原生码支付功能,在紧急状态下切换到应急支付通道。

  ① 日常状态下,默认优先扣取校园卡的账户余额;② 应急状态下,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原生码扣款;③ 使用该支付宝和微信付款码前需进行身份认证,以便区分学生和教职工等不同身份,根据不同身份设定不同消费价格;④ 应急财务清结算方式为校内支付宝、微信结算商户,保证应急支付交易受到校内财务监管。

  通过以上4点应急保障,一旦当校园卡系统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并且实现不同身份不同价格(如外来人员收取相应的搭伙费)的支付需求,从而保证校园卡服务的顺畅,在校园卡系统故障恢复之后,将校园卡平台故障期间通过第三方融合支付通道产生的消费数据回传给校园卡平台,实现校园卡服务集中管理、身份统一及财务安全。

  引入第三方平台最重要的是需要确保资金交易的安全性及身份数据的保密性,因此,首先,需要确保第三方支付融合平台落地部署在校园内,在系统安全监管的情况下开放相关业务端口,实现与支付宝及微信支付接口的调用与回调,保障消费数据的安全性;其次,确保支付宝和微信商户为学校监管的资金账户;最后,第三方平台配套了多重身份认证体系(图3),保障校内师生身份数据的安全性。

第三方平台身份绑定流程

图3 第三方平台身份绑定流程

  由图3可见,第三方平台身份绑定流程为首先进行手机号验证;其次,选择身份认证通道,若无校园卡账户,需根据身份开通相应校园卡账户,若有校园卡账户则进入下一步验证;最后,选择校园卡身份认证通道,若是校内师生校园卡用户,则需进行校内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认证后,再进行校园卡账户认证,若是校外校园卡用户,则直接进行校园卡账户认证完成身份认证流程。

  3. 拓展第三方支付方式

  (1)校园移动支付

  当前全国高校均基本接入校园卡平台,校园卡是校园消费的主要渠道,占校园支付市场90%以上的份额。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传统校园卡已不能满足师生对于校内支付及身份验证场景使用的便捷性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将传统校园卡进行数字化和虚拟化,通过手机逐步完善实体校园卡的各类功能。

  为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简单及可操作的支付及身份识别解决方案,贴合新生代师生用户的支付习惯,校园卡平台作为校内支付服务的支撑平台,需要整合社会上的多种支付手段,聚合支付平台便作为首选的智慧校园支付整合解决方案。

  (2)聚合支付的合作探索

  浙江大学探索与中国银联合作,希望打造移动支付在学校内各类场景的全面受理能力,使用基于校园卡平台的银联标准支付作为目前以校园卡为单一支付方式的补充,最终统一支付通道,丰富支付方式,提升支付体验,在丰富校园卡app支付方式的基础上,同时在支付宝、微信及银联云闪付app等平台上提供一定的支付拓展,满足校内师生从校园生活走入社会的无缝移动支付体验要求。

  通过聚合支付平台,校园卡平台在原有的支付功能上拓展了8种重要能力,横向拓展了校园卡的应急能力:

  ① 面向校园消费场景提供两类银联标准的基础支付能力,银联标准二维码支付和银联云闪付app支付;

  ② 面向校内师生提供身份识别能力,通过云闪付app平台进行实名认证,进入校园卡相关服务后进行绑定银行卡的操作,由云闪付app将实名认证要素传给面向校内的校园平台,校园平台保持并为用户分配唯一索引字段,在消费环节进行身份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进行用户权限的控制;

  ③ 面向校园卡用户提供校园卡电子化能力,银联为校园卡平台供应商分配2字头电子账户标识代码(INN号)及发行方机构代码,机构通过与银联电子账户系统PPS对接,实现支付机构电子支付账户在银联体系内的应用,最终实现校园卡的银联标准化;

  ④ 面向校内师生用户提供云闪付app校园服务平台,提升校园卡在线服务能力,拓展校园服务入口,丰富校园服务种类;

  ⑤ 提供统一条码支付接入能力,通过整合银联、微信及支付宝支付通道,帮助浙江大学开展聚合支付业务,通过聚合支付能力,可以实现单点接入、单点对账,由银联统一提供格式对账文件,包含银联渠道、微信及支付宝等第三方渠道交易。对账文件采用统一标准日切,由银联统一清算,资金通过人行大额系统直接划拨。同时,支持微信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渠道交易资金支付合并清算、分开划拨,保证资金与对账文件一致性;

  ⑥ 联合银联现有营销架构体系,校园卡平台拓展个性化营销能力,对校内师生定制定向营销活动,福利师生,丰富生活;

  ⑦ 通过校园卡app绑定银联卡并展示银联标准二维码,在受理银联二维码的校园内外任意终端均可完成支付。基于银联二维码开放标准,校园卡app将支持银联标准的二维码支付能力;

  ⑧ 通过银联账户进行赋能的账户赋能能力,可以将校园卡支付场景拓展到校外使用,通过提供银行II、III类账户能力对其校园卡账户进行赋能,展示给用户的是一卡通形式,而其本身是某个银行的II、III类账户,即可实现校园卡的使用范围拓展至校外银联的各个受理场景。

  (3)聚合支付的安全管控

  在聚合支付能力的探索过程中,保护校内信息及保障资金安全同样需要特别重视,以下从两方面进行相关管理,确保校园信息安全。

  1)身份认证管理。以微信入口绑定身份为例(图4),师生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绑定身份的入口,在绑定页面上输入相应身份信息,聚合支付平台将这些身份信息传递给校园卡平台进行信息核对。完成核对工作后,校园卡平台将核对结果返回至聚合支付平台,完成身份绑定工作。

身份绑定流程图

图4 身份绑定流程图

  2) 财务安全管理。聚合支付平台主要涉及银行卡(银联)、支付宝及微信渠道,因此,需要委托一家商业银行作为收单服务机构(收单银行)。收单银行必须符合支付业务管理的法规和要求。学校明确一家投资银行来完成收单职责,借助银联行业支付前置系统生成的统一对账文件,统一校园卡和第三方支付的对账工作。学校财务部门也通过统一对账,对交易资金流进行有效监管。

  基于校园卡平台的聚合支付平台借助第三方移动支付方式协作和补充校园卡平台,持续为校内师生提供校园卡支付服务。与引入第三方平台的方式不同,聚合支付平台依托于校园卡核心平台,对校园卡平台的依赖性更强,更注重丰富的生活服务和全面的支付体验。

  结语

  高校校园卡建设已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以移动支付为主的新一代校园卡支付体系对校园卡平台的稳定性和网络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探索基于移动支付的应急支付体系,实现高水准、零中断的校园支付服务,以期为师生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丰富及完整的支付体验,完善校园卡支付体系,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坚实的平台保障。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