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行业流量见顶的压力之下,三只松鼠也有些扛不住了。近年,三只松鼠希望借助拓展线下渠道和发展小鹿蓝蓝来扭转颓势,不过实际情况也有些不尽如人意。
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被三只松鼠视为战略重心的“小鹿蓝蓝”,已经在财报中被弱化,甚至因为业绩贡献较少,没有存在感。
2022年,小鹿蓝蓝实现营收4.91亿元,收入占比不足7%。作为公司的第二品牌,“小鹿蓝蓝”营收也有放缓迹象。过去一年小鹿蓝蓝不仅结束了此前的快速增长,较2021年还略降了0.01亿元。在此种情况下,小鹿蓝蓝也不再是三只松鼠口中的Top1大单品了。
令人唏嘘的是,上一年公司还如此介绍:“小鹿蓝蓝自上线以来保持高速增长,位居全网宝宝零食类目第一。持续打造香香米饼、鳕鱼肠、冻干奶酪块等10余款千万级宝宝零食细分类目TOP1大单品。”
实际上,相比三只松鼠的“养了个毛孩”、宠物食品“铁功基”、定制喜礼“喜小雀”三个子品牌几乎销声匿迹,小鹿蓝蓝算是一个幸运儿。只不过,时至今日,小鹿蓝蓝并没有扛起三只松鼠的业绩大梁。因此,恐怕小鹿蓝蓝也要令三只松鼠失望了。
三只松鼠光环褪色,小鹿蓝蓝毛将焉附?
众所周知,小鹿蓝蓝背后的三只松鼠,同时有着“国民零售第一股”、“网红坚果品牌”等多个亮眼光环,而其早年通过淘宝等电商渠道快速崛起、并成长为教科书级的商业模式。
不过,在移动互联网红利褪去后,“初代”网红品牌三只松鼠,正在失去曾经的魔力。暴露这些尴尬的,是其2022年公司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2022年营利双降:营收同比下滑25.35%,净利润同比下滑68.61%。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三只松鼠近十年来首度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
据分析,三只松鼠净利润下滑,也可以归因于线上平台流量下滑以及毛利率下滑。2022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订单均价增长12.29%,达到78.84元,使得毛利率减少,其中线上to C渠道毛利率从2021年同期的34.6%下降至33.45%。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知道,作为三只松鼠2020年起决心重点打造的子品牌之一,小鹿蓝蓝原本承载着三只松鼠打造第二条增长曲线的历史使命。
例如,就在前不久,在某投资者关系平台上,有消费者提问:公司的铁功基速食产品是否已经停产?淘宝都搜索不到相关产品。三只松鼠董秘就公开回复表示:三只松鼠董秘目前公司子品牌主要聚焦小鹿蓝蓝的运营发展。
作为三只松鼠旗下的婴童零食品牌,小鹿蓝蓝无异于含着“金钥匙”出生,其甚至被业内人士调侃为:富二代。近年,小鹿蓝蓝上线后,其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据了解,小鹿蓝蓝自2020年6月开始上线,55天日销破百万;连续9个月拿下全网宝宝零食销量第一;成立2年全渠道营收突破6亿。
然而,快速增长后的小鹿蓝蓝,似乎很快就到达了业绩天花板,以至于其在三只松鼠财报中的分量,也从昔日的浓墨重彩,开始显得无足轻重。不增反降的营收,个位数的营收占比,都暴露出了其在三只松鼠大盘中的尴尬地位,以及小鹿蓝蓝难以扭转的营收规模困局。
据分析,小鹿蓝蓝的增长困局,一方面或许与其专注婴童食品长尾细分市场,且渠道限于线上过于单一有关。另一方面,随着入局玩家增多,行业集中度下降,竞争程度加剧。
例如,据太平洋证券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零食行业市占率Top3分别为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CR3(业务规模前三所占的市场份额)为16.88%,同比下滑7.10 %,龙头市占率下降。
与此同时,亨氏、嘉宝、小皮等国际头部品牌、良品小食仙和童安安小朋友等国内品牌,都是小鹿蓝蓝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由此,三只松鼠的压力给到了小鹿蓝蓝,小鹿蓝蓝却四面受敌。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代工模式或成硬伤
如前文所述,三只松鼠业绩增长出现瓶颈后,小鹿蓝蓝的上线,成了三只松鼠的新希望。不过,小鹿蓝蓝延续了三只松鼠的产品代工模式,却令投资者及消费者十分担忧。
近年,三只松鼠质量问题频发,在各大投诉平台上“控诉”三只松鼠品质管理失控、产品安全问题的帖子随处可见。
以黑猫投诉平台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1日,三只松鼠在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量多达2900余条,而大多数问题与产品质量、安全性等有关。
众所周知,虽然在一个家庭中,妇女和孩子的需求大、消费高,但是如今每个家庭的孩子,都看得非常金贵,成人食品的安全性,尚且让人难以接受,儿童食品的安全性,更是让消费者零容忍。不过,细数三只松鼠近5年来的食品安全危机,也并不少见。
所以令人担忧的是,同样采用代工模式发展的小鹿蓝蓝,是否会步三只松鼠的后尘。
据观察,三只松鼠虽然推出了子品牌战略,但是在战术落地上却是“一招鲜”,依然是强营销、弱产品。轻资产的商业模式,固然可以让三只松鼠随时“掉头”,但是潜藏的食品安全危机却一触即发。
据了解,小鹿蓝蓝诞生后,其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比三只松鼠少。对于三只松鼠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油炸壁虎”事件了。
事件起因是,去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有消费者曝光,在三只松鼠某款坚果零食中,竟然吃出了一只“油炸壁虎”,并且配上了令人触目惊人的“油炸壁虎”图片。而此前的2022年2月份,三只松鼠的供应商之一阿宽食品,就被爆其红油面皮中,吃出死老鼠的食品安全问题。
无独有偶,与小鹿蓝蓝合作的代工厂,也常常牵扯食品安全问题。例如2021年曾有媒体报道,小鹿蓝蓝溶豆系列产品的代工厂,福建美一食品有限公司曾在2017、2018年多次因违反安全法规遭到处罚。
甚至直到2023年3月初,仍有消费者投诉称,在小鹿蓝蓝的溶豆中吃出头发。尽管投诉真实性有待求证,但依旧值得警惕。都说互联网没有记忆,成人食品中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异物,或许时间久了,人们就忘记了。但是婴童食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恐怕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线下渠道难救场,年入30亿目标或遥不可及
三只松鼠对小鹿蓝蓝寄予厚望,还体现在其营收目标制定上。据了解,2021年5月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中,三只松鼠透露为小鹿蓝蓝定下的目标是3-5年做到30亿的营收。
不过,如今离其所谓的5年计划结束,时间已经过半,其2022年的营收却不足5亿元,仅仅是其目标的六分之一。由此可见,三只松鼠当时野心勃勃的杀入母婴市场,也因此受挫不浅。
时势造英雄。早年三只松鼠的崛起,无疑与其诞生时的天时地利有关。彼时,国内头部电商平台淘宝处于流量红利期,三只松鼠也借势成为名噪一时的“淘品牌”。
据了解,2014年左右的巅峰时期,三只松鼠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占比,高达总营收的90%,由此足见其对第三方电商平台的依赖程度之重。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传统电商平台逐渐失逝,随着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直播电商的风口来临,互联网流量被各大平台瓜分,三只松鼠因此也自2019年开始,逐渐陨落。以2021年的数据举例,三只松鼠在天猫的销售额同比下降超过20%,在京东的销售同比下降超过10%。
三只松鼠业绩大起大落的同时,一些核心股东也开始有些心灰意冷,互联网上时常传来相关股东坚持套现的消息。
或许是为了挽救大股东和资本市场的信心,三只松鼠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不断地调整其产品结构,试图通过发展垂直品类的子品牌,以及拓展线下渠道来挽救危局。
不过,如前文所述,其子品牌策略几乎折戟。除了三个子品牌已经没有存在感以外,小鹿蓝蓝也开始摇摇欲坠。因此,三只松鼠也押宝线下渠道,试图找到小鹿蓝蓝增长的突破口。
然而,事实证明,身上带着浓厚线上基因的三只松鼠,拓张线下渠道,只能锦上添花,对其业绩增长的贡献,可谓微不足道、而杯水车薪。其全新品牌小鹿蓝蓝不仅持续亏损,也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频现品牌危机。
至此,三只松鼠试图两条腿走路的新型发展策略,都因各种原因,而纷纷受阻。小鹿蓝蓝的命运,也因此三只松鼠过去的辉煌不再,而显得风雨飘摇。而此前三只松鼠为小鹿蓝蓝定下的年入30亿的目标,也显得有些遥不可及。
结语
众所周知,在三只松鼠成名前,坚果行业一直处于“有类无品”的混乱状态。消费单价、频率都非常高的产品,却因为没有品牌而显得非常分散,缺少领头羊。
三只松鼠的出现,弥补了这样的市场空白,并让休闲零食赛道的一些玩家也开了窍,开始结合新零售模式,将休闲零食的商业模式,玩出了新高度。
无奈的是,三只松鼠的模式,并非其专利,而且也存在天然的弊端。因此,三只松鼠不仅因此招来了无数的竞争对手,也难于将早年的流量优势在其子品牌身上复制。最终的结果人们也都看到了,当期赖以生存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失势后,三只松鼠也随之从神探跌落。
无论如何,三只松鼠从无人知晓到妇孺皆知,从鼎盛阶段进入衰退时期的历程,虽然值得学习借鉴,却也令人唏嘘感叹。而三只松鼠一手打造的小鹿蓝蓝,既然无法复制三只松鼠的成功,也或将成为时代的“牺牲品”。如果说三只松鼠是赢在那个时代,那么,小鹿蓝蓝的未来,又命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