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近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围绕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创新体系、融合应用、产业生态等方面提出11项重点行动、54项具体措施。《工作计划》提出,制定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升级版工作方案。在基础设施方面,推动不少于3000家企业建设5G工厂,建成不少于300家5G工厂,打造30个试点标杆,发布首批5G工厂名录,编制典型案例集。完善“5G+工业互联网”发展管理平台。
“《工作计划》的出台,一方面是对前期我国工业互联网起步阶段发展的总结和回顾,充分肯定了工业互联网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向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对工业互联网纵深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研究员李佳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工作计划》有哪些亮点?
李佳璐认为,《工作计划》提出,要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5G工厂。这既要求基础设施主要提供方——运营商快速建设5G基础设施,提升5G融入千行百业的进度,也对5G网络使用方——各大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建设5G工厂的进度和效率提出了要求,鼓励运营商和企业“双向奔赴”。从发展方向上来看,《工作计划》更加明确了未来的融合重点,鼓励运营商和行业领军企业在5G融合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探索,在智慧能源、智慧安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形成多项典型应用场景。此外,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也将更加重视集群效应,鼓励“平台+园区”建设模式,形成区域合力。在保障措施方面,针对工业互联网前期建设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也提出了下达财政专项资金、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投融资力度等多项具体举措,为工业互联网建设资金筹集提供了更多政府支持。
早在2018年,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决定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其后经过两轮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基于工信业务指导下的行动方案持续细化,工作着眼点也伴随主导性技术和关键环节的变动动态调整优化。今年作为2021—2023年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过1.2万亿元,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持续提升。
“《工作计划》是上一轮收官之后的新起点,我们看到,在工信部门的业务指导之外,对标准引领和财税、金融支持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更加注重政策的协同性和工作抓手的可落地性,这与数字中国整体布局规划指引下,新一轮产业要素动能的孕育也有着很好的内在关联和兼容。”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达沃斯:让企业家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 解读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多措并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焦点智答丨AI交易员将带来哪些变化
●关注丨“夏日经济”释放消费潜力
总 监 制 丨 王辉 王继承
监 制 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