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蚂蚁的“上岸”,一切都尘埃落定,敏锐的资本市场已经提前出击了。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7月7日,蚂蚁、腾讯两家机构合计被罚超过百亿,此时距离蚂蚁IPO被叫停已经过去了整整977天。互联网平台的处罚正式落地,利空出尽,对于沉寂许久的金融科技领域,可能真的要迎来反转了。
金融监管部门对外公布两家机构的罚单之前,市场上就出现了蚂蚁、腾讯要被处罚的声音。罚单公布后,受相关消息的影响,蚂蚁的大股东阿里巴巴股价出现了较大涨幅。
通常来讲,资本市场的嗅觉和反应是最为敏感的,一定会向着最具有潜在收益机会的领域流动。阿里巴巴股价的突然拉动,恰恰是对蚂蚁长期投资的看好。
有人会问,今年年初央行就已经表示过蚂蚁集团整改基本完成,并没有导致实质性的变化出现。细想一下,在处罚结果未知的情况下,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没有人会真的押注“蚂蚁”。
如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共同宣布了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同时给出了具体的处罚内容,意味着是整改结束的信号。
01
都整改了些啥
自2020年以来,蚂蚁集团开始制定整改方案,并在业务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花呗、借呗也在整改范围之中。2021年4月,蚂蚁集团交出了一份整改方案,整改计划以拆分、重组为主。
首先是启动品牌隔离,这个算是改完验收了。花呗和借呗此前将不同业务场景拆分,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运营的消费信贷产品将不再以花呗、借呗标注,而是显示为“信用购”和“信用贷”。
第二条是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产品。根据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存款行业的规范要求,蚂蚁平台上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均已下架,认真落实了监管的相关规范。
第三条是压降了余额宝的规模。被约谈以来,余额宝呈现出主动压降规模的趋势,相较于曾经超过招行和中行的规模,十年间每天为国人赚了1亿零花钱,不过在监管的窗口指导下,蚂蚁也配合压降,余额宝规模在2021年跌破了万亿元。
第四条是小贷平稳有序退出。蚂蚁小贷旗下既有小贷公司又有消费金融公司,原先小贷公司的信贷业务正有序被消金公司所承接,花呗和借呗纳入了蚂蚁消费金融,未来小贷公司将退出市场。
可以看到,蚂蚁跨界混业经营的情况得到了整改,其最核心的业务更是从原有的体系中分离了出来,想做到原有的规模已经很难了,不过也算是控制了高杠杆和过度的风险。
02
有哪些利好
打击平台经济反垄断和互联网与金融科技大败潮都是从蚂蚁上市未遂开始的,现在也许要从整改靴子的落地而宣告结束,对于蚂蚁和整个金融市场而言,这件事都可以告一段落了。
整改之后,被回归理性的弱资本化蚂蚁,现在还要以逐利为第一目标吗?当然不是了。在笔者看来,双巨头百亿罚单落地后也将带来六大利好:
1.靴子落地,整改彻底结束,告别这三年战战兢兢状态,平台经济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蚂蚁也可以轻装上阵了,对外对内皆能安邦定国。
对腾讯而言,洗清了外网网传的腾讯因反洗钱被重罚数十亿的传闻。
2.监管给予了清晰的边界,在框架内作业,降低了今后的业务监管风险。在业务层面,蚂蚁通过不断地切割,让业务变得合规,监管也更加透明,从未来的不确定性变为了基本确定性。
3.重整团队,年初架构变化。今年3月份支付宝迎来了近几年来最大的一次高管轮岗,多个团队的一把手发生了调整,涉及数字支付事业部、商家开放技术部等部门,同时还新成立了两个事业部。到现在蚂蚁重整军备,近日启动大规模岗位招聘,并宣布启动股份回购,犒赏委屈三年的众将士。
4.走向金控、钱塘征信牌照也不远了。“走向金控”这个已经是既定事实了,重症治疗好后,蚂蚁申请金控和征信牌照的进程无疑将加快,许多排队的等候的项目也不远了。
同样,因为蚂蚁的带头,腾讯走向金控会更加的顺畅,并且对市值的修复也会带来帮助。
5.估值反弹,相较于富达投资与信达资产去年末对蚂蚁集团整体估值在4000亿+(缩水高峰时的30%),到现在蚂蚁按5671亿估值回购,说明蚂蚁已经估值反弹,未来有望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6.上市又有想象力?这个存疑,短期应该不会,原因包括多个方面。比如实控人变化后的规则限制、发行条件里不存在重大违法违规情形的要求等,这些都属于不利因素。还要看蚂蚁有没有上市的意向,估计目前蚂蚁是没有意向的。「支付百科」认为,蚂蚁即便实现上市,也应该是分拆上市。
此外,蚂蚁科技的不够纯粹,在今年年初蚂蚁也表示过将专注于业务升级,没有启动上市的计划。如果在科创板上市,会更注重科技型商业模式,蚂蚁当前的主要营收仍是花呗和借呗,科技部分有待提升,短期内上市依然很难,但势必对市场多方是一个绩优目标、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