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同济大学朱合华团队与江西遂大高速建设现场山岭隧道“上演”一场相隔千里的远程“技术诊断”。据介绍,该远程隧道地质会诊,是同济大学实验室全程利用5G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江西交工遂大高速B4标阳明山隧道地质进行“把脉会诊”,为隧道掘进保驾护航。
传统方式:研判周期长过程很复杂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高,塌方、涌泥、涌水等安全事故多发,容易给项目带来经济损失。
如何预测千米山洞之中的未开挖岩层属于什么类别?如何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成了隧道施工技术人员攻克的主攻方向。
据以往经验,传统隧道围岩的研判,主要采用地勘方式获取,整个过程需要打眼、放炮等复杂的作业工序。作业现场多处在昏暗的灯光之中,要对岩体进行精确地分析研判,难度可想而知。在加上传统的预测方法,存在数据获取难、信息传递缓慢、成本高等一系列弊端。
“过去的研判方式周期长,收集好数据、波形、波速之后,回去还要进行深层次研判,最后才能得出结果。同时,传统方法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大,不太适合当前的施工需求。面对长大隧道施工,需要及时探明围岩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设计与施工,才能为隧道施工保驾护航。”遂大高速B4标总工曹茂宇这样说道。
数字技术:远程诊断快结果很高效
据了解,遂大高速桥隧比高达56%,全线共有隧道18座,总里程29.12公里,是江西目前在建工程桥隧比最高的项目,隧道施工任务重且复杂。
为高效、安全、优质推进隧道施工,近日,遂大高速项目办特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朱合华团队,与江西遂大高速阳明山隧道现场技术人员通过手机,拍摄6到12张隧道掌子面照片,采集完不同角度的图像之后,施工现场将数据通过自主设计的手机APP上传到IS3智能服务云端,然后通过三维重构,在云端自动地分析岩体信息,不需要地质人员再手持传统的仪器,在掌子面前进行接触测量。整个过程从现场拍摄照片,到三维重构过程只需两分钟,再进一步对它进行分级、分析,最后从云端再反馈回现场,整个过程只需10分钟左右。运用5G数字化信息技术不仅能对隧道进行智慧研判,解决传统研判存在的掘进弊端,还能实现研判精准、高效。
“隧道的掌子面就像人脸一样,由于地质条件千变万化,掌子面的识别比人脸识别还要复杂。传统的方式用‘地质素描’来画这张图,精度不高、也不准,然后它分析的手段慢,根本起不到动态设计的作用。”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认为。
动态施工:智慧研判标准设计很灵活
同济大学实验室提供的分级报告,可以判断现场岩石条件的优劣程度,处于哪个围岩等级,有了这个等级分级参数,就能合理匹配相关设计参数,设计出相适应的一套标准图储备IS3智能服务云端,从而成为符合该类地质条件地段工程施工的设计标准图,现场只要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动态实时设计。
“这项技术完全弥补了隧道施工采用传统研判的不足,让我们既能在更安全的环境和前提下,对岩样进行采集,通过大数据测算,第一时间把研判结果投入至隧道洞口的信息化大屏幕上,使项目管理和作业人员能及时看到和了解掌子面的围岩情况,对施工动态的及时性、安全性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遂大高速B4标总工曹茂宇继续说道,“只需用手机拍摄,再通过云端就轻轻松松完成了对千里之外大山深处隧道的高效诊断。”
在上海实验室一场特殊的远程诊断,让参与人员能切身感受到传统土木工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变得安全而高效,这背后发挥作用的正是朱合华团队基于数字技术自主研发的IS3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这是一个集基础设施数据采集、处理、表达、分析的一体化智慧决策服务系统。
数字化技术源于工程,并服务于工程。土木工程在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纷纷崛起之时,在传统大基建到数字化新基建的转型过程中,保障了遂大高速隧道开挖的安全和质量。(宁儒 熊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