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工信部等13部门部署促进家居消费,提振内需新抓手为何是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诗萌 北京报道
家居产业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提振消费的新抓手。
7月18日,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3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家居企业开展绿色制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睡眠、智能康养、智能影音娱乐等家居产品研发;加快制定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通用标准,支持企业加大适老化家电、家具、洗浴装置等家居产品研发力度等措施。
此前,6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要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而在随后不久,作为其中首个对外公布的政策,《若干措施》在6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审议通过。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过去商品房市场火热,居民热衷于买房,看重房产增值收益,但由于房价高、对居民消费透支影响明显,导致居家消费不足。未来传统需求端刺激的消费空间变小了,与供给侧改革相结合的消费才有潜力。
家居消费为何成为新抓手?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数据显示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1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回落9.6个百分点,当月餐饮收入、商品零售收入的增速也有所回落。
李宇嘉指出,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23%,修复斜率较前一月小幅放缓,环比增速也略低于历年同期水平。整体来看,个人休闲、娱乐、出游类消费表现更佳,但这些无法带动整体消费复苏,只有住房、汽车、装修、家居等大宗消费才能带动全社会消费回升。
其中,涵盖家电、家具、家纺、家装等多个领域的家居消费是仅次于汽车的家庭第二大支出,更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2年家电、家具、照明、五金四个重点行业规上企业的营业收入3.6万亿元,不过2023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家电、家具、家装等家居消费表现较为疲弱,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家具零售额同比仅增长1.0%和3.8%,建材零售额同比下降6.7%。
在此背景下,将家居消费作为提振消费的新抓手正当其时。李宇嘉举例,如果拿中美两国比较,美国居民家庭第一大消费是居家消费,占比35%左右,而中国居民家庭第一大消费是食品烟酒,占比30%,居住消费占比仅为20%。“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居民家庭大部分积蓄和收入用在了房贷上面,导致围绕居住的消费被抑制了。而现在,我国住房消费进入存量时代,主要特征就是基于功能改造、消费升级的家居消费。”他说。
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促进家居消费,着力扩大内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也表示,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提振,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恢复。
金融支持力度增大
从具体措施来看,《若干措施》以绿色化、智能化、适老化为发力点,提出4方面、11条政策举措。其中提到,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强对家居消费的信贷支持,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和还款期限,优化审批流程,完善金融服务,推广线上即时办理。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家居生产企业、家居卖场、家装企业等合作,为经营商户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居卖场等商业网点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继续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本人及配偶双方父母自住住房加装电梯等改造。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虽然这条政策没有提及金融机构和房企的合作,但实际上金融机构、房企和家居企业完全可以合作,尤其是在当前保交楼的工作中,金融机构更是应该瞄准此类市场,推出“保交楼+家居服务”的套餐内容,同时这也要求房企积极研究此类内容,把住房和消费提振工作进行结合
记者注意到,2022年8月,工信部、住建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委曾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也提到了房地产企业和家居企业的合作,包括鼓励家居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互联网、 建筑及房地产企业加强信息交流、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市场推广等合作,推动智能家居在家庭安防、智慧厨房、智能睡眠、健康卫浴等更多生活场景落地;鼓励家居企业与房地产商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科技住宅等居住空间智能化解决方案,推动智慧生活落地。
在上述国新办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工信部将继续培育15个300亿规模的特色集群,引领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推广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因需定制、反向定制等新模式,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高效匹配。另外,还将建立家电、家具行业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提振消费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