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时代不会亏待长期主义者。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医疗服务收入达10.33亿元,占营收占比超过46.5%。
这是平安健康(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1833.HK)今日发布的最新业绩。
其核心业务医疗服务成为公司支柱,早已大幅超过医药电商收入,收入结构更加健康。
平安健康笃行普惠医疗,打造医疗「匠人」,打磨服务品质,赢得用户口碑,在这条艰难的赛道中开拓。
平安健康锻造医疗「匠人」的追求是无止之境。
具有科技基因的平安健康攻坚克难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难题,它十年深蹲打磨产品和积淀科技力,未来或将迎来更大的生长空间。
1|韧性生长
十年创业,平安健康不断用科技投入,韧性生长,并且扭亏为盈在望。
2023年H1,该公司营业收入达22.22亿元,净亏损2.45亿元,同比收窄47.2%。
此前2024年至2025年扭亏为盈的预期,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有望提前超预期实现。
为何亏损大幅减少?
透过半年报可知,该公司业务结构不断提升。上半年该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上升5.6%至32.2%。
该公司聚焦核心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和人员结构,加强投产管控,并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方式提高运营效率,使得费用投入大幅下降。
上半年,该公司管理费用7.57亿元,下降1.36亿元,同比下降15.3%;该公司销售费用为4.5亿元,下降8940万元,同比下降16.6%。
互联网医疗都面临用户增长见顶的困境。但该公司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用户、付费用户依旧不断稳健增长。
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公司在过去12个月内服务的付费用户数超4500万,同比增长11.4%。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B端企业服务全面领先市场,成为最迅猛的第二增长曲线。
上半年,B端战略业务收入达4.49亿元,同比增长88.9%。
截至2023年6月30日,过去12个月B端累计服务企业数119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449家;付费用户数达到约390万人,同比增长90.2%。
2|医疗「匠人」
互联网医疗,天然具有较高的门槛。不同于互联网流量为王,需求推动供给,互联网医疗供给决定需求。
目前,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局限于医疗电商,其2022年医药销售收入占比约九成,这些平台更像是「卖药的」,而非「看病的」。
平安健康一直坚持医疗服务为核心业务,主动做好供给侧的各项产品,在B端和C端提供「匠人」级的医疗服务。
特别是2021年四季度以来,平安健康主动变革,践行「管理式医疗+家庭医生会员制+O2O医疗健康服务」独特商业模式。
其一,B端医疗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该公司的存量大型规模企业客户续约率高达近90%。
该公司升级「易企健康」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产品体系,通过「体检+」及「健管+」两大解决方案,打造具有强竞争优势的差异化产品服务矩阵,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以某大型国有金融企业为例,平安健康整合属地资源,为其超万名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全国三甲医院和知名体检机构的预约服务,以及就医协助、陪检陪诊、诊后报告解读等定制套餐,良好解决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地域跨度大、员工体量大、需求多样化的难题。
后经线下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显示,该企业员工满意度达98%。
其二,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是该公司的压舱之石。
该公司建立起「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医疗+健康」全流程闭环服务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共计打造830项细分服务,每项服务均设置SOP标准作业程序。
该公司重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并完成三级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搭建。该公司多部门协作共治的机制和多项管理措施的实施,巩固了质量安全管理成果,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其三,平安家庭医生构建了丰富的医生网络体系,即自建医生团队+AI辅助诊疗医生+外部专家+名医大咖,作为公司医疗健康服务的核心枢纽,为用户提供「到线、到店、到家」的全旅程服务链路管理。
截至今年6月30日,平安健康约有5万名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名医专家近2400名。
该公司合作医院数近4000家,合作药店22.6万家,合作健康服务供应商近10.3万家,合作体检机构超2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健康领跑医疗大模型。经过多年积累,该公司自主研发AI辅助诊疗系统,目前已覆盖超过2000种疾病的诊断知识,导诊准确度超过99%,为医生开展医疗服务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效率赋能。
该公司独有打造的「PINGAN GPT」—Askbob医生站,截至目前已服务140万余名医生,覆盖全国4.6万家医疗机构,日均提供诊疗辅助决策次数达27万次。
该公司创新成立「数智体检研究院」,深耕领域研究,为企业提供「1+N+X」专业定制化的体检服务解决方案。
通过平安健康App一个数字化平台,串联N家体检机构,提供千人千面体检套餐,加上全面、易懂的检后解读与健康管理方案,帮助企业、员工更高效解决健康难题。
「站在用户的视角,为他多想一步。」方蔚豪介绍,平安健康的相关客诉量显著下降,服务承诺整体达标率达96%,B端净推荐值四季度较一季度提升10%。
方蔚豪正在推动「2499」服务口碑落地。24指的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服务顾问将随时随地都在,7×24小时内为用户提供全面、专业、高品质、一站式的服务。与此同时,一旦用户提出需求,该公司将在24小时内帮其解决问题。
「99则是指我们将秉承专业创造价值的价值内核,竭力将服务满意度提升至99%以上,不懈追求极致的客户口碑。」方蔚豪说。
3|双向增长
「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而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
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这句话,背后藏着他在医疗的巨大雄心。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持续推进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模式」深度布局,将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与作为支付方的金融业务结合。
商业打拼中,两者双向奔赴,并迎来双向增长。
截至2023年3月末,在中国平安近2.29亿个人客户中,有超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
过去12个月内来自集团综合金融渠道的付费用户数超3800万,在平安集团近2.29亿个人金融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约16.6%。
这意味着,平安集团金融渠道付费用户未来转化还有很大空间。
另一方面,平安健康全方位为集团综合金融业务赋能。
上半年,该公司面向企业「1问3无忧」产品体系问世,该医疗健康管理解决方案让广大企业用户群体实现慢病无忧、就医无忧、重疾无忧。
此外,该公司还通过「深度协作」、「权益采购」及「增值服务」等业务模式,持续助力综合金融业务获客、黏客和用户二次转化和渗透。
比如,在「保险+医疗健康」领域,该公司持续助力打造「有温度的保险」,联合平安人寿升级臻享RUN(2023)健康服务计划,建立起「以用户为核心」的会员分层运营体系。
该公司通过提供家庭医生、健管计划、健康检测、慢性病防控等多达18项医健服务,满足用户对高品质、多元化健康生活的追求。
该公司医疗健康服务使得企业客户对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认可不断提升。
4|解题医疗「不可能三角」
一个国家的医疗系统很难同时提供「效率高、医疗技术好、费用便宜的医疗服务」。
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William Kissick在《医疗的困境:无限需求和有限资源》中,提出了著名的医疗「不可能三角」。
如今上海华山医院等北上广医院「一号难求」的现象更甚于三年前。它们位于三级诊疗体系的金字塔尖,疫后人满为患,医生忙碌不堪,凸显出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与抗周期。
大医院人满为患,中小医院业务提振乏力,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鸿沟依然存在。
谁能解决多年笼罩在上空的中外医疗的困境?
科技公司或许是撬动这个难题的杠杆。解决难题,往往诞生伟大的公司,中外皆如此。
在美国,诞生了C端医疗健康服务龙头联合健康,也催生了聚焦B端客户的在线问诊企业Teladoc Health。
特别是美国联合健康,它首创了「管理式医疗HMO模式」,给美国医疗系统带来颠覆性改变。如今,其市值突破4500亿美元,股价完成十年十倍增长。
与国内同行相比,平安健康始终走在医疗服务这条艰难而正确的道路上,它结合中国本土特色,不断解决难题,正在打造中国版管理式医疗样本。
这几年,政策明确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
最近公布的系列文件中,顶层设计也愈来愈重视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
如今的互联网医疗公司估值包含了太多误解与悲观,被大大低估。
风物长宜放眼量,时代不会亏待长期主义者。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