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至今已有十余载。
互联网医疗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将医疗资源供给与广大患者和用户的需求进行有效连接,为患者和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这不仅改变了人们就医的方式,还对整个医疗行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截至2022年底,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或达3.6亿人,年增长率达到了21.7%,蓬勃发展势头不改。
面对客观存在的长期人口老龄化压力,并在科技进步和政策鼓励的加持下,拥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了未来医疗领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方向,各类市场参与者正以多样化的方式加速推动市场发展进程。
投资机构和资本市场也在其中也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出“指挥棒”和“指示牌”作用。
比如,9月18日,中国最大云医院网络平台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熙康”)启动招股进程,一旦登陆港交所主板,它便会顺利拿下港股“互联网护理第一股”之名。
若要将当前互联网医疗上市或拟上市的企业进行简单归类,按照不同市场切口或落脚点,大致上可划分为四类主流模式。
这四类主流模式在历史上已相继受到了投资机构和资本市场的追捧与支持,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重点是,未来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笔者认为,需要在已有的主流模式中寻找答案,未来毕竟是从过去和现在而逐渐演变成的。所以先来研究四大分类。
第一类为围绕药物出售的“互联网+电商”,互联网企业最容易切入的,变现效率较好,以及运营最为稳定持久的商业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第一梯队。
第二类为打造虚拟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即转变医院的传统医疗模式,将线下医疗资源转至线上。
第三类为“互联网+检测”,在A股上市的迪安诊断(市值接近150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第四类则为“互联网+医疗服务”,即遵循医疗体系的逻辑为患者用户提供医、防、养、护一体化服务,通过互联网的打通和赋能,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比如成立于2011年的东软熙康,其业务发展的模式颇具特色:它以城市为入口,帮助政府建设和运营区域化新医疗基础设施平台——城市云医院平台,将地方政府、医疗机构、保险机构与患者紧密连接起来,构建起城市级“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医疗服务的高效交付。
在“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东软熙康可为患者和用户提供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连续性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了预防阶段的健康管理服务、智能家庭医生,诊疗阶段的线上问诊+处方流转的互联网医院服务、远程医疗服务,也覆盖了诊后的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
放眼中国资本市场(包括A股和港股),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上市企业是“前所未见”的,成功登陆港交所后的东软熙康,便有机会成为第一家,间接上不得不承认这家企业所拥有的高度稀缺性。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看到在“互联网+医疗服务”赛道中,互联网护理这一个细分领域所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
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剧,越来越多的失能、空巢老人等群体对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单单从冷冰冰的数据中,便可感受到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出现,以及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对居家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需求不但十分迫切,对每一个家庭来说,这种需求也是相当的刚性。我们需要直面和试图解决这一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
东软熙康的互联网护理模式,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思路。据相关专家表示,互联网护理服务是赋能居家护理服务的一个创新模式。
近几年来,“网约护士”开始陆续在全国多地试水铺开,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上门护理、在线护理咨询等服务。患者只需在线上平台下单,即可享受专业护士上门服务,“浙里护理”便是这样一个平台。
东软熙康在2022年基于宁波云医院互联网居家护理先进模式,已与浙江省达成“浙里护理”重大战略合作。
据官方介绍,“浙里护理”是2022年11月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重大应用,据资料进一步介绍,“浙里护理”聚焦群众的高频需求,特别是老年人、孕产妇、长期卧床和术后康复患者等行动不便人群,先后发布3大类61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居民通过手机即可在线预约,执业护士“一键接单”,为用户提供专业的上门居家护理服务。
据官方披露的数据,上线半年多后,“浙里护理”已贯通省内所有市县,接入全省397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注册护士2.58万余名,月均服务超1.3万人次,深受居民好评,其或有望在2023年底在浙江省内实现全面覆盖。
与此同时,国家在政策方面也鼓励这种创新模式大力向前发展。日前,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医政司副司长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在下一步继续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范围;二是持续增加“互联网+护理服务”供给;三是健全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制度规范。这一重磅而明确的顶层指导方向的出现,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扫除了最后的阻碍,未来十年,迈入成长力释放最为充足的黄金期乃指日可待。
回到公司发展本身,可以发现,“浙里护理”的出现和初步成功验证,完全是基于东软熙康独一无二的云医院平台发展路径——以城市为入口的云医院平台可实现快速拓展复制,在各地方政府的要求或支持下,医疗机构、医院在平台上实现了批量的接入,同时接入的还有各种核心的医疗资源,比如医生、护士等。据公司招股书所示,作为国内首个以城市为入口的云医院平台,公司成功在29各城市建立了云医院平台“根据地”,覆盖了1.4亿人口,截至2023年3月底,在公司平台注册医生、护士分别为11.7万和4.6万名。
因此,笔者判断,东软熙康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以及更多的类似“浙里护理”平台将有机会在更多省份和城市诞生,这种模式的高度可复制性及可延生性,以及该业务最终会给平台带来的反哺作用,均是基于东软熙康一直聚焦的以城市为入口的云医院平台,及其所倾力打造的城市级“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而来的。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市场空间,在这一模式出现之前,我认为是被很多研究机构忽略的。粗略假设每一个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月潜在支付购买上门护理服务均值为200元,按年则为2400元,以2.1亿规模的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估算则可得到超过4000亿的潜在服务市场空间。从渗透率来看,“浙里护理”模式印证了从0到1的跨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东软熙康这个互联网护理第一股的现身,吹响数千亿规模级别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市场快速迈入黄金十年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