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
11月2日,欧股连续第四天上涨,美股三大股指集体大幅上涨,道指涨1.70%,标普500指数涨1.89%,纳斯达克涨1.79%。十年期美债也大涨两日,收益率从5%以上跌到4.661%,对货币政策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低至4.994%。相对而言,美元还是给点面子的,基本还在107和106区间震荡。
不仅仅是华尔街,全球指数也在大涨,11月3日,A股高开高走,沪指涨0.71%,深成指涨1.22%,北证50涨1.61%,创业板指涨1.47%。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超70亿元。港股高开高走,恒生指数收涨2.52%,恒生科技指数收涨3.25%
显然市场已经把美联储的此次暂停降息看成了加息周期终结,甚至有些分析者认为是“用嘴降息”,由于美联储惯用的套路是跟市场“沟通”,也就是预期引导,通过鲍威尔的言论对市场进行分析,并暗示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不过有时候这种“引导”也有引偏的时候。
市场主要看重的是鲍威尔在沟通会上提及国债收益率上涨将令金融条件收紧,其实这种言论是最近美联储几个官员表态的主旋律,也导致了美债收益率的下滑,但是如果市场过于解读这种表态,可能会导致金融环境的放松,从而无形中化解了国债收益率上涨导致的金融环境的收紧,这就是事与愿违。
11月1日,美联储首次在决议声明中指出,金融环境收紧可能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鲍威尔发布会表示,长期利率的变动意义重大,“也许最重要的是,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正在体现”家庭和企业的借贷成本。
鲍威尔说,美联储留意长债收益率上升,长端利率升高不仅仅体现出市场对联储加息的预期。
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的发布会上称,美联储的政策是有限制性的,已经看到它的影响,紧缩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鲍威尔说,虽然长期利率攀升,但他对联储政策达到足够的限制性“并没有信心”。他说:“我们问自己的问题是,是否必须进一步加息。”
有记者提问,如果美联储今年12月也不加息,是否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结束,鲍威尔回答:不一定。鲍威尔还说,有人认为,一次会议决定停下来不加息之后,就很难再次加息,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对于经济和通胀形势,鲍威尔承认,过去18个月,薪资增速已显著放缓。名义薪资增速表明就业市场出现某些缓和迹象。劳动力市场仍供不应求。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力可能变得更加关键。
鲍威尔认为,美国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都强劲,可能还需要让经济进一步放缓、劳动力市场疲软。鲍威尔重申,“降低通胀可能需要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水平。”
从以上简单的总结,我们发现,鲍威尔也认为金融环境有限制性,但是到底限制到什么程度,他并不知道,并且也并没有排除此后还加息,关键是对于未来经济是否还会强劲,他也没底。
但是市场的解读都是一面倒的认为已经停止加息,这是因为此次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市场的预期总是超前的,就在去年末市场几乎一致认为,今年年初美国经济就会进入衰退,美联储就会停止加息,甚至很快降息,但是结果却是美国通胀非常顽固,尤其是核心通胀居高不下。
加上此次美联储已经连续两次停止加息,鲍威尔表态模棱两可,市场不自觉地就走向鸽派一边。
但是笔者认为可能市场又错了,这是因为市场以此前的老眼光看到美国此次通胀的机理,这次通胀不仅仅是由于新冠导致的供应链断裂以及生产恢复,一方面,婴儿潮一代正在退休并花费存款,减少了储蓄供应;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债的兴趣在减弱,同时,地缘政治导致的全球贸易格局大变,美中经济脱钩明显,中国的大量廉价产品不能进入美国市场,可能导致通胀中枢上行,另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率,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国劳动力成本意外下滑,因劳动生产率增幅创下2020年以来最大,这些都抬高了中性利率。
由此鲍威尔在提出偏紧的金融环境的时候,其实一再强调需要让经济放缓,才能彻底抑制高通胀,再次加息也在考虑之中,可市场只听到了一件事:美联储可能已经结束本轮加息。
至少美联储并没有把握此后不加息,鲍威尔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强劲仍然心有余悸,目前公布的关键经济数据也是好坏参半,就此判断美联储已经转向,言之尚早。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