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大海包罗万象。不同的角度,会折射出不同的面貌:从政策维度看,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宁波的内生动力,能否找到更大的战略支点;从地理维度看,涉及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即便同类产品外贸出口,细分国别涨跌互现;从统筹维度看,企业“走出去”,资金“引进来”,更要瞄准“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招什么”……
2023年只剩两个月,宁波经济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作为“基本盘”的开放型经济,后劲如何?
一个“突破口”
10月30日,罗马尼亚最大的电商平台eMAG,把首个中国运营中心设在宁波。
我们大多看到宁波跨境电商“走出去”,“安营扎寨”布局全球。这类“反向操作”颇为少见。
“这是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签约成果之一。”宁波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将为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增添新动能。
在商言商。“中东欧电商发展很快。作为该区域的头部平台,eMAG的年销售额已经突破30亿欧元,覆盖在线人数超2400万人次。”eMAG的宁波合伙人、赛亿明弘(宁波)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超群说。
以罗马尼亚为例,人均GDP接近宁波,居民消费能力强,但当地的产品款式并不多。一大批“小而美”的宁波制造产品,可通过eMAG等平台找到拓市的新机遇。
与此同时,借由宁波这个“家门口”的平台,更多的中国商品有望直通中东欧,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
数以万计的宁波企业,正在努力结合中东欧特色、自贸红利、区位优势等,进一步找准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口”,全面扩大企业与时代的“共赢点”。
这成为宁波服务开放大局的一个缩影。
两个“加速度”
浙江夏宝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顾一彬说,过去十几天,公司每天接待外商,多的时候一天有七八拨。
“都是在这届广交会上谈好,第一期展会一结束就跟过来实地看厂的。”顾一彬说。
在第134届广交会上,夏宝电器拿到了4个标摊。公司投入十几万元装修,做成了一个大的品牌摊位。五天的展期,新客户较以往增加了三分之一,老客户也显得信心十足,有的当场下单,直接坐下来签合同。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外贸的机会就来了。尤其对于优质的中国供应商,老客户知根知底,下单概率会更高。”顾一彬说,作为空调行业的生力军之一,今年以来,夏宝电器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跑出了“加速度”:1月至10月公司实现自营出口额1.15亿美元,按照目前生产和接单情况,预计全年同比增长50%,其中,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增长新亮点;内销区域覆盖全国各主要城市,今年前10个月,实现销售额6亿元。
“现在我们已经预定了明年赴俄罗斯、泰国和尼日利亚参展的摊位,准备继续深耕‘一带一路’市场;对内,营销网络要进一步往三四线城市渗透。”顾一彬已然盘算起了“决胜2024”。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有出口实绩的工贸一体型企业(规上工业企业)4557家,已开展内销业务的占比达91.4%。
抢订单、参展会、拓市场,迈开国内国际“两条腿”,宁波,终于越跑越快。
中心“发力点”
几天前,宁波出台了外资“26条”。文件名称里的“更大力度”,凸显了这座城市的雄心。
这从在甬外资企业的发展“成绩单”也能体现:截至目前,宁波累计引进外资755.7亿美元,约占浙江省总额的20%。
外资企业以不到全市企业总数2%的数量,创造了近1/3的外贸进出口额、1/4的地区生产总值、1/5的财政收入和1/6的城镇就业岗位。
如今,“更大力度”的政策,瞄准了“更加辉煌”的明天——
比如,支持力度更大。提升了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重大外资项目的奖补比例。
比如,开放领域更广。在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推出一批扩大开放应用场景。
比如,服务机制更优。着眼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对企业集中关切的跨境投融资、出入境便利等事项在政策中予以完善。
一句话,就是要围绕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引进来”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宁波也意识到,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投资是必然趋势。
一出一进,恰是“地瓜经济”的生动演绎:产业发展的脚步迈出去,把“藤蔓”伸得更远;高质量发展的能量引进来,把“块茎”做得更大。
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把握做优外资外经的“发力点”。宁波相信,时间终会用量变积累成质变。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