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的应用场景已逐渐从单纯的支付渠道,向跨境结算、理财产品销售、资产管理、保险代销等领域快速渗透。同时,也利用其自身的整体优势,加速改造传统产业从线上向线下转移,提供了支付的空间。”1月19日,在“2015第二届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针对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认为。
作为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力最早,也是这个系统基础设施的支付行业,在过去十几年里,获得了飞速发展。易宝支付CEO唐彬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支付成为一个工具,第二阶段是产业化,“目前,则是到了基于理财的第三阶段”.
支付行业“账户+入口”得天下
“今天在零售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一股力量,和银行紧密合作,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唐彬认为,第三方支付在过去11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巨大的基础性作用。
对此,王素珍提供的数据也能予以佐证。2014前三个季度,第三方支付全行业处理的网络业务量达246亿,交易金额总计16.5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153%.
在规模上快速增长的同时,第三方支付在模式上亦在快速进化。网络支付的应用场景也逐渐从单纯的支付渠道向跨境结算等领域快速渗透。
同时,第三方支付行业也利用自身的整体优势,加速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进而创造了支付的产业发展空间。
“在金融领域有一句话叫,得账户者得天下;在互联网领域则是,得入口者得天下。我想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应该是得账户加得入口者得天下。”正因为此,王素珍认为,尽管互联网金融的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但互联网金融对现代支付工具和支付系统的依赖程度只会是越来越高。支付清算的发展,也将直接决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效益和用户体验,因此“基于支付的金融增值服务,前景广阔”.
监管元年到来?
在这些业界人士看来,尽管支付系统行业的发展前景抱有信心,但该行业存在的风险,依然令人担忧。
“目前部分支付机构的现状可以说正如北京的天气一样,进入了寒冬,因为实体经济进入了结构调整。有外在因素,也有支付机构自身发展不规范,风险控制措施不到位等内部因素。”王素珍表示,支付行业应避免走向通过违规来获利的歧途。
“小额便捷安全高效这是支付发展的初衷,支付行业的发展不能以扩大金融风险,牺牲客户资金安全,损害消费者权益为代价。”王素珍说。
而风险,正是监管部门与业内人士最为关心的另一话题。
“监管的包容是过去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这么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唐彬表示,为了避免“一管就死”,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只提出一些“不能逾越的红线”,并未针对互联网金融提出正式的监管要求。
王素珍也认为,去年互联网金融有两个“悬念”待解,一是《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迟迟没有出来;二是业界期盼的互联网金融协会组建靴子也没落地。她指出,目前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总体原则是“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建议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在相关政策出台前,务必守住底线”.她预计,互联网金融监管留下的这两个悬念,将在2015年得以揭开答案,“2015年可以说将是真正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
民信贷公司副总裁翟丹斌表示,鉴于2015年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将有很大一部分由互联网金融供给,监管部门因此也将“对监管动作非常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