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与移动支付发展之路
添加时间:2017-09-18
秉承“服务民生、普惠金融”的宗旨,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零售支付体系发展,持续提高支付手段的“三性”(安全性、方便性、多样性),在“十二五”期间启动了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工程,实现支付“一卡通用”和办事“一卡多用”.2015年12月12日,中国银联携手20家商业银行推出“云闪付”,推动卡基支付与手机支付融合发展,为零售支付市场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芯片化和移动化是支付手段发展的里程碑。
支付手段的发展是典型的技术创新驱动。随着芯片(IC)卡、智能手机、近场通信(NFC)等硬件技术,以及主机模拟卡片(HCE)、支付标记化(Token)等软件技术逐渐成熟,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已经可以满足现代化支付要求,从而促使卡基支付向芯片秉化、移动化方向发展。
实施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工程。
银行磁条卡成本低廉但容易复制,导致伪卡欺诈交易频发。2011年3月,为提高银行卡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服务民生能力,在总结“宁波金融IC卡一卡多应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人民银行颁布《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提出以“用卡安全、一卡多用”为目标,按照“打基础、上台阶、扩应用”的实施路径,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我国银行卡芯片化迁移工程。
完成受理环境改造。从2011年到2013年,收单机构完成了POS机、ATM接触式受理金融IC卡(即插卡)的改造工作。为满足今后发展需要,收单机构从2014年到2017年5月31日继续实施POS机、ATM非接触式受理金融IC卡(即挥卡或闪付)的改造工作。截至2015年9月31日,全国1462.15万台POS机和70.76万台ATM的非接触式改造率分别达到48.46%和37.37%.
发行金融IC卡。从2011年开始,中国银联和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分期分批完成交易转接清算、受理、发卡系统升级,采取“到期换发与新增发行”相结合的过渡发卡方式。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发卡机构新增发行的人民币银行卡基本上都是金融IC卡。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末,金融IC卡累计发行18.83亿张,占银行卡累计发卡总量的34.62%.金融IC卡的安全作用逐渐显现,2014年度我国银行卡总欺诈率为2.03BP(BP为万分之一),贷记卡欺诈损失率为0.12BP,均处于全球各国最低水平行列。
一卡多用提高民生服务能力。2011年7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人民银行印发《关于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的通知》,在全国推广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简称金融社保卡),这是金融IC卡进入社会管理领域的开端。2011年、2014年,人民银行分批遴选47、63个城市开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试点。2012年、2013年,人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上述试点、示范活动带动金融IC卡转变为市民卡、校园卡等,成为政府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民生服务能力的手段和媒介。
移动支付掀起支付新篇章。
早期,移动支付以远程支付(线上支付)为主,手机的设计和结构基本没有考虑支付需求,贴膜、SD卡、SIM卡、全终端等多种方式均未成为近场支付(线下支付)的主流。带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出现后,苹果支付在多个国家或地区取得成功,使商业银行、手机厂家等相关各方“重新认识”到NFC技术用于闪付的优势,并形成协同发展手机支付的共识。
继续推进金融IC卡用于闪付(简称为“卡闪付”)。如前所述,随着POS机、ATM非接触式改造率不断提高,现有的金融IC卡将可以普遍用于闪付:金融IC卡通过NFC技术与支付终端建立非接触数据交换连接,不需要收银员判断和选择,机具根据交易额度自动完成脱机小额交易(免签免密)或联机借贷记交易。
以闪付为基础发展手机支付(简称为“云闪付”)。按照手机操作系统,手机支付可以分成安卓支付和苹果支付两大阵营,“云闪付”是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为安卓支付(包含三星支付)定义的一个品牌推广名称。针对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版本号不低于4.4.2),“云闪付”使用Token技术把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号(实际还包括一些银行卡的敏感信息)转变为替代卡号,在支付过程不使用真实卡号,防止持卡人敏感信息泄露;使用HCE技术加密传输信息到云端服务器,完成用户身份鉴别,提高交易安全性;使用NFC技术与支付终端建立非接触数据交换连接,提高用户体验。
苹果支付的技术原理与安卓支付相似,但使用更安全的硬件安全模块(eSE)替代HCE技术。
多种手机支付方式并行发展。除一些用于小规模相对封闭环境的支付方式外,国内手机支付出现三大流派:一是闪付派,包括云支付、三星支付、苹果支付等,以及手机运营商使用SIM-SWP技术的支付品种,重点巩固线下支付;二是扫码派,即二维码支付,主要包括支付宝和财付通两个第三方支付机构,重点是争夺线下交易转化为线上交易;三是转账派,包括支付宝转账和微信支付。
标准化促进银行卡产业链整体发展。
多年来,经过各方通力合作,我国银行卡产业具备了成体系的技术标准以及配套的检测认证设施,使得银行卡清算机构、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检测认证机构、产品供应商能够通力合作,形成了一个具有内生动力的银行卡产业链,从而支撑中国银联发展成为全球发卡量最大、转接清算资金额第二、受理商户规模第三的机构。
银行卡与移动支付标准体系。
以芯片技术为基础的中国金融IC卡标准。在1997年、2010年版本的基础上,人民银行颁布了业界简称为PBOC3.0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JR/T0025-2013),实现金融IC卡的借贷记支付(联机支付)、电子现金(脱机支付)功能,以及电子现金的分时、分段计费支付方式。
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中国金融移动支付标准。在总结制定金融IC卡系列标准经验、吸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移动支付标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人民银行颁布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标准号JR/T0088-2012至JR/T0098-2012)。其中包含的11个标准可以分成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五类35项技术规范。必须指出的是,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标准实际是应用型标准,支持中外密码算法,支持多种射频技术(包括NFC近场通信技术、RCC限域通信技术),并没有为维护现有市场格局而刻意设置技术壁垒。
支付技术标准的体系化。在《银行标准化体系》中,支付技术标准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一是围绕互联网支付、电视支付等各种支付手段制定标准,实现支付手段全覆盖;二是针对商业银行、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及其设施制定标准,实现从业机构全覆盖;三是针对技术标准制定检测标准,例如《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检测规范》(JR/T0123-2014)对应于《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要求》(JR/T0122-2014)。
建立检测认证体系。为填补我国芯片安全检测空白、促进自主知识产权芯片技术的发展,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5月批复建设“国家金融IC卡安全检测中心”.现在,该中心已具备符合国际标准的31项集成电路、66项嵌入式软件的安全检测能力,达到国际上银行IC卡安全认证检测体系EMVCo、CC授权实验室的同等检测水平,已有合计22款国产芯片通过其检测并实现量产,大大促进了国内IC卡产业发展。在芯片检测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在密码、芯片、机具、嵌入式软件、系统等领域建立检测认证体系,为提高零售支付产品、服务的“标准符合性和系统安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银行卡与移动支付标准的国际化。
EMVCo是国际银行卡标准的制定者和维护者。EMVCo股东成员包括万事达、维萨、中国银联(2013年5月12日加入)、JCB、美国运通和发现卡。
EMVCo上述6个成员所制定的技术标准需要与EMV标准互相兼容,不能通过制定特别的、针对性的“门槛条款”设置妨碍市场准入的技术壁垒。
PBOC和EMV标准主要有三方面的异同点。一是通讯接口(Level1层)保持一致。两者均采用ISO/IEC7816(接触式)和ISO14443(非接触式)等国际标准。二是借记/贷记应用(level2层)相互兼容。PBOC的借记/贷记应用是参考EMV规范框架、VISA集成电路卡规范(V1.4.0)制定的。三是非接小额快速支付应用存在差异。PBOC、维萨、万事达的规范内容均存在“地域差异”,以适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额快速支付需求。
中国银联国际化路径。中国银联自2004年启动国际化战略以来,先后设立三个战略发展目标。一是银联卡走出去。目前已将受理网络延伸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银联卡全球通用。
二是银联国际业务本地化。目前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4700多万张银联卡,越来越多的当地持卡人在当地使用银联卡。三是银联标准走出去。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国银联成为“金融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亚洲支付组织(AsianPaymentNetwork,ASN)确定接纳中国银联标准体系,老挝国家银行卡支付系统于2015年11月30日上线运行。
零售支付手段与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在最近3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支付领域经历了推广磁条银行卡、联网通用、互联网支付、推广金融IC卡(芯片化迁移)等重要阶段,跨越了个人支票阶段,即将进入移动支付阶段。展望“十三五”期间,技术创新与业务融合发展,促进支付产品多元化与支付市场多层次化,将是零售支付市场的发展趋势。
闪付将成为最主要的线下支付方式。
金融IC卡(实物卡)仍将继续发展。一是金融IC卡仍有巨大的优势。金融IC卡是磁条芯片复合卡,通行于国内外磁条卡、芯片卡受理环境(国内机具针对金融IC卡关闭了磁条读写方式),可以跨行业一卡多用。二是金融IC卡的支付强度显着高于线上支付。《银行卡研究资讯》显示,2015年8月份的POS机交易强度是2950元/笔、ATM交易强度是1553元/笔。2015年“双11”当天,支付宝支付规模是6.49亿笔、1645.42亿元,支付强度为253.53元/笔,说明目前用户仍然习惯于用卡完成大额支付。
三是在国外大部分地区的消费方式仍是“刷卡支付”.消费者钟情于“刷卡支付”,客观上也延续了国内银行卡的生命周期,“卡片消失论”“POS消失论”不会在“十三五”期间成为现实。
“云闪付”将迎来爆发性增长。“云闪付”很好地平衡了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是传统刷卡方式、用户支付系统在移动支付阶段的延续和升级,加之商业银行将以手机作为载体叠加征信报告查询、小额信贷等众多金融服务,因此其商业推广压力不大。中国银联定位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式综合支付服务商,以开放心态与移动支付相关方营造“支付共赢生态圈”,与合作伙伴的系统对接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随着我国闪付受理环境逐步改造到位,以及2016年苹果支付、三星支付示范效应的显现,“云闪付”将会在2017年初进入爆发增长期,其他支付方式的发展势头将会明显放缓。
基于社交网络的支付方式异军突起中国是世界上现金流通占支付总额比例最大的国家,市场货币流通量从2005年的2.4万亿元增加到2013年9月的5.65万亿元。现金大部分沉淀在个人手中,在已有的各种支付方式中,个人对个人(P2P)的移动支付手段仍是相对短板。
鉴于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的特征,我们应当重点关注微信支付的发展。首先微信用户基础十分雄厚。腾讯公司2015年11月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信在全球拥有11亿用户,月活跃用户达到6.5亿,60%的月活跃微信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功能。其次,微信支付已广泛嵌入了用户日常消费、日常生活场景,实现了社交网络与金融服务的连接,为个人对个人支付提供了丰富的用武之地。
支付市场主体更加多样。
2013年以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出现爆发性增长,众多互联网公司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但是鲜见设备制造厂家参与其中。苹果支付、三星支付的成功,将激发手机、可穿戴设备制造厂家的参与热情。可以预见,我国将会出现更多的“XX支付”,与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的系统构建一个支付闭环。这种产融合作模式将促进厂家从提高支付手段“三性”的角度改进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大大提高支付技术与业务的集成水平,可能发展出支付新手段、新模式。
在“十三五”期间,国际银行卡组织将独立或者采用合作方式进入中国。由于国内零售支付市场竞争比较充分,各市场主体已经具备同时从事国内国际业务的能力,因此,国际银行卡组织不会对国内零售支付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推广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移动支付技术综合EMVCo、“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机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支付行业将会推广一些具有全局性影响、基础性的支付技术。比如,下一代芯片卡应用通用规范,建立一个分层、模块化的系统架构,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和加密算法,并兼容接触式、非接触式、移动界面的线上线下交易;反欺诈支付应用技术,包括在线用户身份认证协议和支付标记化,降低支付敏感信息的泄露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可信执行环境(TEE)智能终端安全解决方案,提高在开放互联环境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用户信息和资金安全;分布式技术架构,建设适合云计算模式、多活数据中心的技术支撑体系。
此外,区块链(BlockChain)从技术实现而不是业务管理的角度,解决社会信用、重复支付、可控匿名性等问题,其研究和试点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