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移动支付场景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添加时间:2018-01-03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支付与场景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移动支付的产业各方均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2017年纷纷加大对支付场景的争夺力度, 移动支付场景化竞争愈发激烈。
  
  场景布局成移动支付增长引擎
  
  近年来, 我国移动支付业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移动支付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 2017年第二季度,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362.47亿笔, 金额545.58万亿元。其中, 网上支付业务117.77亿笔, 金额473.39万亿元, 笔数同比增长6.80%, 金额同比下降0.14%;电话支付业务3959.63万笔, 金额2.20万亿元, 同比分别下降16.61%和25.02%;移动支付业务86.22亿笔, 金额39.24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了40.51%和33.84%.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报告》显示, 2017年第二季度, 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7.1万亿元, 同比增长95.4%, 环比增长19.5%.在份额占比方面, 支付宝及微信支付背后的财付通合计市场份额从一季度的94%升至94.3%.而这一数据的提升, 业内人士认为是线下扫码业务和场景布局的功劳。
  
  在日常生活中, 支付行为的进行往往只是一系列场景化消费行为中的一环。移动互联网时代, 商业、金融与生活正在相互交融和渗透, 其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柴洪峰在为本刊撰写的“对支付场景化的思考和探索”一文中指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用户的所有行为, 包括支付在内的金融服务与社交互动, 都将融入具体的场景里。人们不会为了使用支付而去购物, 而是在某个具体的消费场景里自然而然地使用各种支付工具, 支付最终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生活场景中的某个需求。
  
  可以说, 在移动支付市场, 谁能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赢得市场, 而丰富支付场景成为贴近消费者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手段。甚至许多人认为, 未来场景营造的丰富及个性化程度将决定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所以, 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机构, 要想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就必须丰富自身移动支付产品的应用场景, 无限扩大支付场景的外延。
  
  支付场景之争愈演愈烈
  
  目前, 支付场景化的发展方向已成业界共识, 场景营造的好坏将成为产业各方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关键。由此, 在2017年, 一场由支付宝、腾讯和中国银联三大移动支付参与主体发起的支付场景争夺战激烈上演。
  
  除了在商超、便利店、外卖、打车、共享单车等高频支付场景展开激烈竞争之外, 2017年, 公交出行成为三大移动支付参与主体对高频支付场景的必争之地。
  
  在继福州和武汉两座城市的市民可以刷支付宝乘坐公交车之后, 5月23日, 支付宝宣布, 5月底前杭州市中心核心区域的公交线路支持支付宝, 6月底前市区近5000辆公交车全部支持。同一天, 中国银联携手杭州公交集团正式宣布杭州公交集团下辖所有公交线路将陆续全面开通“银联云闪付”业务。
  
  两个多月之后的9月13日、14日、18日三天,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带队先后在合肥、深圳、广州三地与当地公共交通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推广腾讯的二维码乘车应用。
  
  抢占了公交场景先机的支付宝和中国银联并没有停止扩张的脚步, 分别在更多地区的公交线路上开通了各自的二维码支付业务, 并推出了吸引人的营销活动。9月18~24日, 中国银联在杭州推出了“1毛乘公交”的营销活动;而在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当天, 支付宝更是在杭州、武汉、天津、青岛等城市推出了刷支付宝免费乘公交活动。
  
  随着支付场景争夺战的升级, 校园和租房领域也成为移动支付参与主体的争夺目标。
  
  10月18日, 支付宝宣布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建“未来校园”, 在校园身份识别、消费、缴费、签到、芝麻信用诚信积分等校园应用方面进行深度合作。10月28日, 腾讯与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共同举办微信·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发布会, 腾讯将综合利用小程序、微信支付、公众号等微信能力, 为学校各方提供聚合类信息管理平台。11月初, 中国银联将银联二维码支付推广至湖北地区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黄冈师范学院、鄂州大学等高校。
  
  10月10日, 支付宝宣布上线信用租房平台, 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成都、西安、郑州等城市率先推广信用租房, 有超过100万间公寓正式入驻支付宝。而中国银联尽管布局租房领域比支付宝晚了一天, 可频繁的动作让其占据了租房领域的有利位置:10月11日、17日、26日, 中国银联分别与沈阳市房产局、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合肥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为这些城市的市民提供便捷的住房租赁服务。
  
  可以肯定的是, 未来, 围绕线下场景的争夺还将持续下去, 谁能挖掘出更多的支付场景, 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商业银行加大线下场景布局力度
  
  在支付宝、腾讯和中国银联展开场景“巷战”之时, 商业银行也意识到支付场景的重要性, 开始加大线下场景布局的力度, 争抢消费场景的入口。在2017年5月27日中国银联推出云闪付二维码产品之初, 就有40多家商业银行宣布成为首批支持银行, 这也充分说明了商业银行对于移动支付以及场景的重视。
  
  而早在2016年7月就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工商银行在2017年更是加强了对支付场景的布局。4月, 工银二维码陆续支持微信支付、银联二维码及主要第三方支付二维码产品;6月, 工商银行与叮咚屋合作, 将工银二维码的支付场景扩展至叮咚屋自动售货机。
  
  不过, 有评论认为, 早期商业银行移动支付的发展重心主要在于NFC支付, 2017年再次发力二维码支付时, 较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失去一定的市场先机。
  
  中国银行信息科技部总工程师邢桂伟认为, 银行的移动支付产品更加偏向于功能性, 工具化性质较重, 强金融、弱场景的属性导致难以出现业务发展的爆发点;第三方支付机构多是以场景为载体, 将支付作为打通场景全闭环的关键环节嵌入, 使得客户在场景下的使用全流程无断点, 体验效果较佳。
  
  针对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场景竞争,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 所谓场景竞争, 本质上仍旧是不平等的竞争。银行受制于强监管, 不可能用资本去收购和大规模建设从属于自己生态的场景, 而互联网巨头则不然, 他们砸重金建立了自己的生态圈, 衣食住行医网无所不包, 其场景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银行难以渗透。现在银行与互联网巨头或资本联姻, 或业务合作, 但双方对于场景的竞争不会因这样的合作被缓解, 未来若干年, 仍旧是互联网巨头掌握着场景与场景的入口。
  
  尽管移动支付的产业各方在竞争中不断衍生出新的场景形态, 但不可否认的是, 现有的支付场景尚未实现生活场景的全方位覆盖, 更多的支付场景应用有待于产业各方去挖掘。未来, 谁能更好地融入各种消费场景之中, 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谁就将获得这些场景所包含的商业价值, 相应地, 谁就将在这场竞争中取胜。
  
  在移动支付市场, 谁能更贴近消费者的需求谁就能赢得市场, 而丰富支付场景成为贴近消费者需求、提升客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