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移动支付的产生、发展及未来趋势

添加时间:2015-07-12
    2014年的春节有些特别,因为我们的春节活动又增加了一个项目--抢红包。仅仅过了一年,它已然成为过年时的必备节目。
    
    相关数据显示,在2015年春节期间,腾讯总共发出了65亿元红包,阿里则携手其品牌商户发放了约6亿元支付宝红包,以及超过1.56亿元的现金红包和约4.3亿元的购物消费红包。仅在除夕当天,微信的红包收发总量就超过了10亿个,是2014年除夕的200倍!支付宝也不遑多让,除夕的战绩是6.83亿人次使用了支付宝红包。
 
    
    这场看似商家为用户准备的春节狂欢,实际上却是一次明枪暗箭的“移动支付”终端争夺战。因为大家都知道,“移动支付”这片还未被完全开发的“蓝海”,必将成为未来O2O领域的重要接入口。
    
    1、手机支付应运而生。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一夜间“,互联网+”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新词汇“,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等新概念也应运而生。而今天,我们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互联网+付钱”,也就是时下最热门的词汇--“移动支付”.
    
    关于移动支付,专家们普遍认可由移动支付论坛(Mobile Payment Forum)所提出的定义:
    
    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也被称为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以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移动支付所使用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PDA、移动PC等电子设备。从技术归属上来说,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具有电子支付的特征。但它又与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相互融合,因此又具有自己的特征,如移动性、及时性、集成性和定制化等。
    
    2、手机支付手段多样。
    
    相信不少人对于“移动支付”的了解,首先来源于苹果公司的Apple Pay 服务,这是一项基于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的服务,也是未来移动支付技术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实,技术人员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方式方法来实现移动支付,目前比较主流的有短信支付、扫码支付和声波支付等。如果按照完成支付所依托的技术条件分,移动支付又可以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其中,远程支付是指通过移动网络,利用短信、GPRS 等空中接口和后台支付系统建立连接,实现各种转账、消费等支付功能的技术,如短信支付就属于远程支付。而近场支付则是指通过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实现利用本地化通讯进行货币资金转移的支付方式,大家比较熟悉的声波支付就属于近场支付。
    
    3、手机支付技术开荒。
    
    近年来,风头正劲的二维码功能,已凭借其自身优势抢占了移动支付的先机。它既可以支持近场支付,也可以支持远程支付,而且技术难度小,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而支付宝和微信对于二维码的利用和开发,则是最为强势且全面的。
    
    其实,任何一家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原理都相差无几。首先,用户需要在平台上建立一个实名制的资金账户(如支付宝余额、微信零钱等),或者绑定任意一张银行卡。随后,设置该平台的支付密码,然后就可以进行在线支付了。当用户需要交易的时候,则要通过第三方软件平台,创建一个只有该平台才能识别的二维码信息(该类二维码的实质是一串不规则的验证数字,类似动态验证码,或是早期的银行动态口令卡)。此时,收款方只需开启摄像头或相关图片识别功能扫描该二维码,即可完成交易。不过,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二维码支付也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小额的非当面交易时,通过远程的二维码图片识别,你根本无法判断该二维码所对应的收款方的任何特征信息,如收款人或收款金额等。一旦交易成功,款项追回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
    
    二维码支付功能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远程移动支付方式,但其实远程移动支付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相信很多人都使用过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积分换话费”和“积分换流量”功能,而它依靠的正是短信支付技术--远程移动支付的一种,只不过在此移动通信运营商代替了银行。当然,我们如今也实现了该技术与银行、运营商的三方联动:用户只要通过银行短信平台,将手机号码与银行账号相关联,就能发送特定格式的请求指令到短信平台,并由短信平台与银行结算系统进行通信,确认用户的交易行为,最后把交易结果通过短信方式反馈给用户。
    
    4、手机支付时下热门。
    
    也许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常会听到朋友的手机发出“咻…咻…咻咻”的声音,这正是支付宝钱包的“当面付”功能所发出的声音,而它利用的则是声波支付技术。
    
    使用过声波支付的同学可能会误认为,“咻…咻…咻咻”的声音是这一交易类型的核心技术。但其实,这个声音只是开发人员为了形象地提醒用户而特意添加的音效罢了。
    
    声波支付的核心技术在于,每个计算机字符语言对应某一个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并形成一个字符表。比如0对应17600Hz、1对应18640Hz等,而一组完整的声波信号可以包含20个音(即20个字符)。因此,一组声波所承载的信息,其实是和二维码一模一样的。
    
    当然,这里的“超声波”与传统意义上的超声波(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有一定的区别。理论上,人类能感知到的最高频率为20000Hz,不过绝大多数人的最高感知频率在16000Hz以下。因此,声波支付产生的频率既在普通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响应范围内,又在人体能够感知的声波信号波段外。
    
    此外,声波支付较扫码支付还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不必考虑终端屏幕的亮度、终端接近时的角度(在扫码支付时,用户需要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以及摄像头的素质等问题。
    
    而在近场支付类型中,还有一种与声波支付极其相似的技术--NFC 支付。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它是一种短距离范围内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在13.56MHz频率下,20厘米距离内,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这项技术由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现为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研制开发。它是从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能向下兼容RFID.
    
    NFC芯片不仅有相互通信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计算能力,在现有标准中加入了加密逻辑电路或模块。
    
    与其他连接方式不同,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早在2004年,诺基亚公司就推出了全球第一款 NFC 产品--3220C 手机外壳,该外壳可以让3220C手机支持部分地区的手机钱包业务。而作为高科技数码产品领导者的苹果公司,直到2014年才在最新的iPhone中加入了NFC技术。
    
    不过目前的声波支付和NFC支付,采用的都是“近场握手,远程支付”模式。通俗地讲,就是在面对面交易的时候,看似是将两个终端靠在一起进行支付,但实质上,只是把两部终端进行配对,然后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支付。由于部分平台有小额支付(一般为金额在200元人民币以下的交易)免输密码的功能,因此让用户感受到了类似“近场支付”的错觉。
    
    不过与NFC支付相比,声波支付无需承担前期的硬件成本和硬件匹配问题(扬声器和麦克风是手机与生俱来的配置),且用户在使用时还能获得近乎NFC支付般的体验,因此,声波支付已然成为商家们接下来的争夺重点。
    
    当然,移动支付只是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冰山一角,而未来的支付方式一定会更快速、更方便、更智能。我们不妨脑洞大开地设想一下:2030年,当你到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候,在你进店的一刹那,商家已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将你的信用账户和商店进行了连接。待你选购完毕,商家会自动生成账单列表,并核算金额,而你则可以直接从结算通道走出商店。因为此时,你已经通过虹膜识别或指纹识别等进一步的身份验证方式,确认了支付行为,而商家则会把支付结果发送到你的移动终端上(当然,如果你佩戴了类似谷歌眼镜的设备,那么该结果将直接呈现在你的眼前)。这样的购物流程是不是一气呵成,大大提高了效率呢?
    
    不管支付方式如何变迁,从组织的构成和交易的流程上看,其实都逃不过以下重要环节:结算终端提出交易请求和交易认证,在某一个交易平台上通过运营商提供的网络服务,向银行结算中心提出交易申请和结算反馈。也许在2015年的年度热词中,“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将会位列其中。在之后的数年甚至数十年间,移动支付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呢?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