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央行注销了八张支付牌照。当严监管成为支付行业新常态时,作为稀缺资源的支付牌照,市场价格一路飙涨。多少钱可以“买”到一张?国美花了 7 个亿。
1、一个月注销八张。
央行网站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 12 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被注销《支付业务许可证》。其中,仅今年 5 月 15 日至 6 月 14 日期间,就有 8 家支付机构的牌照被注销。目前,市场上获可机构共计 258 家。
从 2011 年开始,央行陆续向市场发放了 270 张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牌照有效期为五年。
在这两年的分批次续展过程中,开始有部分机构被注销或合并。例如在 2015 年 8 月,央行注销了 3 张支付牌照,结束了支付牌照“只发不撤”的历史。业界认为,预付卡乱象以及支付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等违规事件层出不穷,是监管部门对牌照管理趋严的主要原因,以推动行业环境绿化。
目前,支付牌照被注销的机构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因为严重违规被央行注销牌照,二是主动申请注销,三是业务合并。就此次被注销牌照的 8 家机构看,原因皆为业务合并。例如主营银行卡收单的上海华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被易生支付有限公司合并,易通支付有限公司被山东鲁商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合并。而从事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机构,则多为“内部”整合,如通联商务被通联支付合并。
而针对支付机构的整顿力度仍在持续加大。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曾表示,目前支付行业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比较严重,行业竞争过度,同时,由于支付机构内控薄弱、风险管理放松等原因,对消费者的保护不够。范一飞还强调,对持证的支付机构要加强监管,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坚持顶格处理。
考虑到近两年的行业政策走势,业界预计监管部门将严格控制支付牌照数量,减慢新牌发放进程,同时撤销违规机构牌照,淘汰能力不足的市场参与者。例如在此前公布续展决定时,央行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这令支付牌照的市场价格水涨船高。
2、收购交易活跃。
支付作为金融的“起点”和“终点”,对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的商业模式重要性愈发突出,但牌照资源却呈现稀缺。供不应求的状况下,支付牌照的市场价格一路飙涨,公开资料显示,支付牌照价格已从 2015 年前的 5000 万,飙涨至如今的 7 亿元。支付牌照不可以“倒买倒卖”,目前如果获牌开展支付业务,唯一合规且快捷的途径就是收购。
6 月 7 日,国美控股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国美金融科技公告称,斥资 7.2 亿收购目标公司天津冠创美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其附属公司持牌支付机构银盈通支付有限公司被国美收入旗下。这意味着,国美金融科技将拥有银盈通的支付牌照。
央行信息显示,银盈通支付目前的业务类型包括,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仅限北京市、山西省、云南省、贵州省)、互联网支付(全国)。
对于 7 亿元的大方出手,国美对外公布了三项理由,包括布局互联网金融;建立自营支付渠道,降低服务成本,以及与冠创美相互导入流量和资料等。而国美金融科技公司在去年年报中也曾表示,正在寻找机会进入第三方线上支付市场。但随着央行收紧支付牌照发放,正留意已拥有相关牌照的公司,并计划收购相关目标公司。
与国美类似,目前获拥支付牌照已然成为产业巨头布局金融业务的入口,近两年,第三方支付企业被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等收购的现象频现。行业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支付领域相关的收购案例已超过 30 件,此前,京东、海尔、唯品会等电商就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支付牌照。
从业务类型看,全国性支付牌照最受欢迎。安信国际认为重点包括三类牌照,一是银行收单牌照,其可作为入口获取大量资金流及信息流;二是互联网支付牌照,可为商户建立金融账户并让资金流动更加便捷;三是移动支付牌照,因可迅速拓展大量商户和用户,并获取大量消费数据。
业界预计,一段时间内,几类牌照的收购价格均将保持在数亿元。从牌照交易案例看,一张经营范围为互联网支付牌照的市场价格约 5 亿元,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两项经营业务牌照超过 6亿元,而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三项业务牌照价值超过 10 亿元。
此外,在业务盈利方面,若支付机构的业务盈利情况良好,牌照则更为吃香,目前,第三方支付的盈利点主要由流量和流水贡献。
据中泰证券分析,流量收费方面,收单行业遵循银行卡收单业务“721”利益分配的规则,商户根据具体交易情况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佣金费用,因此交易规模成为衡量一个支付公司能力的重要指标;线上支付一般按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付费,一般在千分之一;交易流水上的增值服务方面,目前第三方支付中盈利最高的有 T+0 服务费(帮商户垫资一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