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服务模式分化发展
添加时间:2017-11-28 15:20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改变,使得海外购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2014年人民币跨境收支接近10万亿人民币,其体量是十分惊人的。易观智库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今年一季度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达18.8万亿元,同比增长214.9%.有观点认为,今年移动支付的规模有望突破64.9万亿元。
在行业高速发展之下,大量拥有牌照但业务规模较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较弱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由于违法违规操作的事件时有曝出。
据人民银行刚刚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7)显示,2016年跨境人民币收复金额合计达9.85万亿元,连续六年稳居中国跨境收付第二大货币,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境内企业约24万家。其中,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构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应用场景扩容、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多样化,跨境支付步入黄金发展期。
随着人们跨境消费的需求不断提升以及相关政策的逐步规范化,跨境支付有望迎来快速增长,伴随着应用场景的扩容以及盈利模式的多样化,预计到2020年行业容量将接近200亿元。同时从行业格局看,跨境支付牌照的壁垒正在弱化,不同支付企业提供的支付服务模式也在分化。
需求+政策驱动,跨境支付迎来发展机遇
传统国际贸易中间交易环节的复杂性催生了跨境电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低费率和较快的到账时间逐步成为高频、小额跨境支付的主流模式,与卡组织、银行电汇等形成错位竞争。同时跨境支付牌照的试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建立等政策的出台也为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在行业需求和政策驱动的推动下,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应用场景扩容+盈利模式多样化,保守估计市场容量有望接近200亿元。
当前跨境支付的主要应用场景集中在跨境电商、跨境旅游以及留学教育等三个领域,截至2015年这三个领域本身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5.4万亿、1.2万亿和0.42万亿元,随着这三个领域的进一步扩容以及跨境支付向其他领域的拓展,我们保守估计到2020年跨境支付行业通过收取手续费达到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97.9亿元。同时行业的盈利模式也将逐步多样化,由过去的以手续费为主向手续费、供应链金融、综合一体化方案等多种盈利模式演进。
牌照壁垒逐步弱化,服务模式正在分化
目前跨境支付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具有跨境支付牌照的企业可以直接对接买卖方,另一种是具有汇兑牌照的企业通过境内外的本土第三方支付企业完成与买卖方的对接,这类企业未来有望通过向两端延伸打通产业链,牌照的壁垒作用正在逐步减弱。同时行业的服务模式也将逐步分化,服务于B2C的支付企业将逐步简化成支付通道,规模效应是这类企业的目标;服务于B2B的支付企业将提供场景深度吻合的综合支付解决方案,重点在于产品设计和客户资源获取能力。
在支付行业人士看来,目前中国支付市场已经进入到一个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全面引入外资,定会加速竞争和洗牌。但另一方面,外资带来的技术以及境外客户网络必然互惠双方。
2015年,PayPal在中国大陆选择了连连支付作为官方合作伙伴,为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提供“快捷人民币提现”服务。2016年2月,Apple Pay入华,更是挑选了包括连连支付、中国银联等在内的4家机构作为首批合作企业,才可以使中国用户体验到这一新型支付方式的乐趣。10月23日,Money20/20展会的主办方--Ascential集团联合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萧山区人民政府宣布:2018年Money20/20大会将会首次引入中国,在G20峰会的主办地--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这也为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了解、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敲门砖。
连连支付总裁朱晓松表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快速推进,跨境支付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新场景和新机遇,这也对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朱晓松看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对于跨境支付领域的利好体现在两方面,即“走出去,请进来”.制造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等中国独具优势的领域将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和地区将得到更好的出海机会。同时,中国的新兴科技行业,包括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领域也迎来了进军海外的有效契机。
多年以来,中国在互联网技术、金融服务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领先优势,作为全球贸易最基础的服务,跨境支付更是承担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朱晓松认为,伴随着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新场景的不断出现,未来的跨境支付模式将逐渐突破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