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18日,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有了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手机用户。20多年后,全国拥有手机的用户超过5.2亿,手机不再是身份的象征,手机也早已不仅仅局限于通话,短信、拍照、音乐、炒股、上网冲浪、office办公等功能相继出现。同时我国的支付行业发展也十分迅速,从之前的银行卡实体卡形式的支付,到现在的网上电子商务支付,涵盖了消费、转账、日常账单支付、个人理财等众多功能。对实力雄厚的支付行业来说,国内目前庞大的手机用户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消费群体,也是一个较高质量的群体,他们当中有着较大的金融市场需求,他们希望通过安全、方便、快捷的方式得到满意的金融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手机钱包业务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关注。手机钱包又称小额移动支付,国内主要的运营商都在尝试开展此项业务,它将手机号码与相关银行卡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操作方式,随时随地刷手机消费,实现手机变钱包的功能。在有手机钱包业务合作标识的商家进行消费时,只需持手机终端靠近对应业务受理终端刷一下即可轻松完成消费。如何实现手机钱包功能及实现更多的钱包应用,立足移动支付业务,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个性化支付需求是本文研究分析的重点。
2010年2月5日,上海电信在南京路商圈试点,进行了2.4GRFUIM卡(集成了2.4GHz频率的射频芯片的UIM卡)手机非接触式刷卡消费,试点主要依托与杉德公司的合作,通过在UIM(用户识别模块,用于接入中国电信CDMA网络)卡中写入上海电信和杉德公司的联名钱包以及对商家POS机(销售点)进行改造,支持2.4G非接触式刷卡,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新的支付模式和应用场景,成为上海电信首个推出的手机钱包业务,使用户消费不再局限于现金和信用卡等方式。电信首推的杉德钱包在“翼支付”在线账户(以用户手机号码为标识,开通后可在中国电信联盟商家和合作商户使用,该账户通过网站、短信等方式进行远程支付)上实现,即用户要开通杉德钱包需同时开通“翼支付”在线账户,“翼支付”在线账户和杉德钱包统称为“翼支付”。“翼支付”账户原来由上海本地融合支付平台实现业务和管理,2011年按照集团要求,账户信息迁移至集团支付平台进行管理。用户可通过与支付平台对接的多种资金源向“翼支付”在线账户充值,然后通过OTA(空中下载)空圈平台(以OTA技术为基础的手机钱包空中圈存功能的平台)将“翼支付”在线账户资金转入UIM卡,实现采用钱包刷POS机方式进行现场小额支付的功能。
融合支付平台是上海电信的统一支付网关,通过多种资金源的接入,在上海电信自有渠道和合作方渠道上可使用“翼支付”、电信卡、银行卡、行业卡等为电信设备充值,查询和支付电信账单;为其他公共事业费账单缴费;实现用户使用电信卡、百事通卡、电信帐户等支付商户订单费用;对接OTA空圈平台,实现钱包的空圈、交易记录的记录、状态管理等功能;对接电信的支撑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钱包的开通、换号、换卡、挂失/解挂及注销等功能。在现有融合支付省级平台的“翼支付”体系架构中,省平台承担了融合支付体系中的大前置作用,主要功能包括负责与本省CRM等支撑系统的接入、本省商户或业务系统的接入、各种接入方式支付数据的汇聚与转发以及相应的平台管理功能。融合支付平台基于移动支付,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业务管理支撑系统、“翼支付”卡管理及制卡流程系统、支付交易核心业务处理系统、对账结算系统、业务系统接入层、支付机构接入层、电信支撑系统接入层、商户和用户自服务系统、系统日志及基础配置系统等各子系统。配合集团“翼支付”体系建设,2010年上海电信完成了本地OTA平台建立及与支付平台的对接,提供杉德钱包业务空中充值功能。
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中国电信需要依靠自身优势大力拓展电信“翼支付”业务,实现更多的钱包应用以立足移动支付业务,故上海电信又提出了13.56MRFUIM卡(13.56M的射频UIM卡)多钱包移动支付,包括中银通、公交卡等为一体的多钱包应用模式。为实现多钱包应用,在现有平台基础上需改造本省CRM的前置(实现持卡客户资料管理、业务受理等)、RFUIM卡管理系统(实现RFUIM卡发卡管理)及密钥管理系统(实现卡管理、支付、圈存等业务相关密钥管理)、新增手机客户端接入、OTA接入、中银通电子现金钱包对接、公交卡(复旦微电子)对接等。融合支付平台是整个业务平台的中枢平台,负责与OTA平台接口交互圈存交易消息,负责与“翼支付”平台交互完成扣款支付,负责与复旦微电子交互完成钱包充值,负责与电银平台交互完成圈存触发请求和处理,负责与各功能平台之间数据传送及处理,实现认证及业务逻辑判断等功能。OTA平台作用是实现空中接口交互功能,完成脱机钱包空中圈存的请求处理、数据认证、数据解析、数据封装、数据下发、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实现多钱包业务,主要改造点有制卡流程、CRM受理开通、OTA圈存等。
原制卡流程只是将用户的通信数据写入UIM卡中,现在为实现多钱包业务,需将“翼支付”账户、钱包数据与原有的通信数据一起写入UIM卡中,不同的钱包业务写入不同的钱包数据。用户申请钱包业务时,还需要更换带有相应钱包数据的UIM卡。以需要制作一批带有杉德钱包数据的UIM卡为例,说明具体的制卡流程。a)由集团支付平台生成一批“翼支付”账户数据,以文件方式提供给本地支付平台。b)由杉德平台生成一批钱包数据,也以文件方式提供给本地支付平台。c)支付平台分别将账户、钱包信息提供给电信卡管平台。d)卡管平台将这些信息与通信数据合并到UIM卡制卡文件,提供给制卡公司。e)制卡公司在制作UIM卡的同时将支付应用相关信息写入UIM卡中。
使用多钱包业务时,用户需要将普通UIM卡更换成带有钱包数据的UIM卡,用户还需要进行开通受理以及完成包括受理开通后的挂失、解挂、改号、换卡等操作,融合支付平台通过对接CRM系统实现这些功能。CRM主要完成以下功能:a)开通受理。在营业厅前台、互联网完成多钱包业务的开户、销户、挂失、补/换卡等操作,再将相关信息同步至支付平台。b)信息同步。CRM将电信设备信息同步给支付平台,由支付平台再同步给集团“翼支付”平台、杉德平台、公交卡平台、中银通平台。多钱包业务属于行业应用,在上海电信建设融合支付平台“翼支付”的同时,主要实现的目标是将上海电信在线账户、联名钱包写入RF-UIM卡,在支持非接触式刷卡的POS机上进行刷手机支付、充值等,通过上海电信融合支付平台和OTA平台对接实现钱包的圈存。
结合集团对OTA平台的建设规范及上海多钱包业务发展需求,OTA平台建设目标是基于OTA卡和OTA平台为其移动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业务。主要功能包括(需UIM卡支持):a)空中圈存。包括本机发起、网络发起或IVR(互动式语音应答)发起的本机圈存,并可实时上报钱包余额。b)钱包锁定/解锁。用户丢失手机后可请求办理电子钱包远程锁定功能,根据最新余额上报功能可处理余额转存。c)“翼支付”账户密码修改。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翼支付”账户密码。d)钱包同步。将手机卡中未进行同步的充值记录发送到融合支付平台,由融合支付平台对这些记录进行平帐处理。
在空中圈存业务中,融合支付平台负责在线账户的认证、扣款、冲正,圈存状态(成功、失败、未知)的维护,钱包功能锁定/解锁的发起、圈存结果同步的发起,空中圈存管理员门户和用户自服务门户都由融合支付平台提供相应的接口。用户通过手机发起并成功圈存的流程如图3所示。用户在完成OTA卡空圈激活操作后可以通过手机发起空中圈存请求,融合支付平台校验扣款成功后,通过OTA平台将结果返回OTA卡,完成写卡操作,实现离线钱包的充值,并将圈存成功结果上传至融合支付平台。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站或IVR等接入渠道,在给支付平台输入必要的验证信息后,支付平台给OTA平台发出充值触发命令,实现手机圈存功能。
不久前,由多家公司、大学和用户共同成立了泛欧联盟,旨在开发NFC的开放式架构,并推动其在手机中的应用。NFC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这项技术最初只是RFID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已演变成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态势相当迅速。NFC手机钱包就是通过将用户各种卡片应用(如银行卡、公交卡、校园/企业一卡通、会员卡等)装载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或贴片中,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便捷、一卡多用的服务,实现手机变钱包的功能。NFC手机钱包可与各个行业开展广泛合作,实现金融刷卡应用、城市一卡通应用、会员卡应用等各种第三方业务应用。
NFC手机钱包可通过下载各种钱包应用客户端,通过客户端界面注册和应用,实现不同的钱包业务。相比多钱包业务,每种钱包应用都需要使用相对应的UIM卡,如果用户要换钱包,就必须更换UIM卡,且不能同时使用两种钱包业务,而NFC手机钱包一卡就可实现多钱包,它将是近期手机钱包发展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在移动业务方面,非常需要加速移动支付的发展,为电信用户提供更快捷、方便、安全、可靠、形式多样的支付服务,并提高用户对移动业务的使用率,增加用户移动业务黏着度。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手机钱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移动通信领域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的不断扩大,都将极大推动手机钱包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