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必须建立拥有一定信誉保障和支付实力的独立制度,需要和很多相关的网络部门进行对接,实现网络支付,保障网络支付安全。这种支付方式也被叫做非银行支付服务。实际上,第三方支付就是买家和卖家在支付交易的过程中资金的中转平台,仅仅为双方提供资金的代收代付,以促进交易的完成,不涉及资金所有权的转移。
在 2021 年初,我国发布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方案以及政策,而且针对银行外支付机构做出了新的定义解释:需要在我国境内根据法律要求办理支付业务的许可证,企业业务应当从事支付交易处理和储值账户范畴。
1、第三方支付的业务类型
按照我国在 2010 年出台的《关于非金融机构支付相关服务管理要求》,非金融机构支付方式被具体化,能够进行银行卡、网络以及发行的业务办理,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其中,网络支付也不是都是一样的,也是存在多样性的,但是目前互联网在线支付依然是主流的网络支付方式。
在 2021 年,《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又把第三方支付的管理进行了相关的职务细分:执行功能分为了两个部分。储值账户运营也就是在开通账号之后进行预付价值,在银行根据客户的支付指令,将资金进行转移,实现了转账的功能。第二种就是支付交易服务,这种业务不需要账号和预付价值,只需要客户在互联网上进行操作,就可以进行资金的转移。
2、第三方支付的功能
第三方支付具有资金清算服务、信息服务、信用担保、促进网络金融行业发展四个主要功能。
资金清算服务功能指的是第三方支付在消费者与合作金融机构当中充当媒介角色所产生的功能。在线上交易刚刚兴起的初期阶段,消费者在网店中的消费行为无法直接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所以出现了第三方支付,进行相应的结算工作。后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发现,在线上交易过程当中,如果消费金额由买方直接划入卖方,可能会对买方的消费权益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第三方支付会起到中间账户的作用,借此来保障买方的资金权益。
第三方支付的信息服务功能指的是通过第三方支付软件获取信息并向有需求的用户进行展现的功能。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消费者对于信息的获取需求越来越明显,对于数据分析也有着强烈的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水平较高,使得其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展示的功能性上十分强大,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息服务功能提高了消费者对于信息获取认知的能力和效率。
第三方支付的信用担保功能主要体现在线上交易场景中。在交易的过程当中,买家和卖家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于商品的信息获取仅仅是靠卖家的信息展示,买家对于卖家商品的信任感比较低,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也很难适用于线上交易场景,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使得在交易行为产生后,买家付出的金额可以率先划分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当中,待到交易确认之后金额可自行划分至卖方账户。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既可以避免交易的欺诈行为,也能对交易的双方进行相应的履约监督。
第三方支付促进网络金融行业发展的功能体现在它极大的转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不论是在线上场景还是在线下场景当中,越来越多的人用线上支付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的现金模式,,也提升了人们对于现代化科技的认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