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金社会需要安全的支付环境
添加时间:2017-09-13 11:18
据统计微信支付现有 8.89 亿活跃用户中,微信支付已登陆 12 个国家和地区,支持 11 个币种直接结算。
“无现金社会”一词仿佛时下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在 4 月中旬,支付宝就高调表示:“5 年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交行也为无现金社会的推进加了一把火,4 月17 日,交行推出“手机信用卡”产品,成为业内第一家信用卡产品全面迁移至移动端的银行,从信用卡的发行审核到使用,全生命周期均在线上进行。与此同时,4 月 18 日,在蚂蚁金服的主导下,首批 15 家联盟成员一起在杭州成立了全球首个无现金联盟,蚂蚁金服同时宣布,未来两年将提供 60 亿元来帮助联盟成员推进无现金进程。
“无现金社会”俨然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近日,人民银行发布相关报告显示,2016 年银行卡发卡量、存款、转账等各项服务均高速增长,但取现业务却出现了下降。
与之相对应的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 2016 年年底,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 4.69 亿,年增长率为 31.2%;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 57.7%提升至67.5%;有 50.3%的网民在线下实体店购物时使用手机支付。
用数字货币取代纸质货币的“无现金社会”已渐行渐近。但能否惠及更多社会群体,避免各种支付和泄密风险,还需要在现实操作中提前考量。
据了解,由于社交媒体盗用、短信木马链接、骗取验证码等手段而造成的电信诈骗,已经成为许多人使用移动支付时的隐忧。
中国银联发布的《2016 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2016 年,不仅遭受欺诈的用户比例有所上升,受损金额也持续走高。该报告显示,约有 25%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遭遇过电信网络诈骗,并遭受过损失,较上年上升了 11%;木马链接短信和骗取短信验证码等欺诈手法,也是常见的支付欺诈方式,遭遇这两类手法的持卡人比例达到 63%和 51%.
那么,面对日趋严峻的安全形势,作为“无现金社会”重要一极的移动支付利益相关各方,究竟应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来增加用户的信任呢?全球数字安全领域的公司金雅拓认为,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可以增强在用户移动安全性方面的信任。
强大的内置应用和动态应用安全性。最新研究显示,与便利性、速度以及奖励相比,80%的用户更重视可靠性和安全性。银行、企业、制造商和政府需要更好地保护其移动生态合作体系,应增强防御动态恶意软件能力。
为让用户感到安心无虞,需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平衡安全性和易用性的一种途径是生物识别认证。然而,不必要的重复性检查可能会破坏生物识别认证的效果,因此,技术的识别模式并提供额外的容差至关重要。
层级安全性。考虑到用户的安全心理,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可以添加多个安全层。例如,如果用户的应用正提供移动银行业务,身份认证的级别必须非常高。
灵活的风险管理。现在的网络威胁不断变化,并且越来越不可预测。因此需要采用灵活的风险管理系统,应对新情况并部署适应性强的安全策略。动态风险管理系统可以识别不寻常的用户交易模式,评估交易的风险并进行干预以阻止交易。
当然,“无现金社会”并不是完全消灭现金,而是将无现金作为主流支付方式的社会。其内涵也非常丰富,无现金包括互联网支付、银行卡、二维码支付、NFC(近场支付)等各类支付工具的应用。无现金社会正加快到来,用户大量使用现代支付技术时,安全比快捷更为重要。如何保护用户的支付安全将是始终需要产业链各方共同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