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当前,新兴科学技术稳步推动着金融业发展,助力我国支付清算行业迈入发展新阶段。支付行业从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升,更加注重从安全性、效率性方面来全面提升支付服务质量,追求更为合规的发展。金融科技给予了转型升级中的支付清算行业新的发展机遇,但风险与创新相伴相生、如影随行,给支付体系运行和金融监管都带来不同程度的挑战。
二、金融科技在支付清算领域中的应用
(一)云计算应用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使得支付市场的交易频次更高、更不稳定,尤其是零售业市场的支付交易会在特定节假日出现爆发式增长,给支付清算体系基础设施的承受力带来一定压力。基于此,支付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分布式架构,有效整合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等软硬件资源,能快速部署应用,根据支付需求实现资源的弹性扩展和动态分配,有效应对高并发的大流量支付服务需求。
同时,分布式架构可实现多中心并行处理,系统在升级过程中不中断业务并能完成故障的自动检测,提高了容错容灾恢复能力,更好地满足了支付业务连续性要求。
(二)大数据应用
一方面,相关公司和企业凭借支付行业覆盖范围广、交易流量大的优势,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行为的逻辑和特点,通过对用户画像进行分类管理,实施个性营销和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网上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借助互联网完成资金转账,但与此同时,盗刷和电信诈骗案件也频频出现,给支付服务市场主体识别交易诈骗带来巨大挑战。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提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和与此关联的历史交易信息、行为模式,结合智能识别引擎,对实时的交易进行反欺诈分析。通过实名认证身份信息与个人消费信用建立的大数据消费信用体系为用户行为分析和支付交易风险防控提供了精准支持,大数据技术引领支付生态体系日趋完善。
(三)区块链应用
区块链将支付信息以数字化的链表格式进行存储、转移、交易,能大幅度地节省硬件存储空间,提高支付清算效率。目前,跨境支付、数字票据业务及支付网络构建等方面已有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探索,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在跨境支付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现有的代理行模式,将收付款人直接连接,降低了跨行跨境交易成本,确保交易记录不可篡改,降低清算风险,节约到账时间,提高支付效率;在数字票据业务领域,参与票据交易的企业都是票据交易平台区块链的注册用户,能有效降低票据交易风险,提高票据流转速度,提升系统运转效率,也有利于企业信用度的积累。在支付网络构建方面,应用区块链技术能保障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支付运行环境。
(四)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范畴的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于支付领域已经比较成熟。生物识别基于大数据技术,具有验证速度快、识别精度高、防伪性强的特点,在支付终端,指纹、人脸、声纹等被用来进行身份识别和验证,大幅提升客户的支付体验和支付安全性。如今,各种移动支付App都开启了指纹验证付款的模式,在很多大型超市和商场,人脸支付也逐渐普及。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虹膜、视网膜、皮下芯片等都成为关联支付账户的新媒介而被广泛应用到支付领域中。在机器学习方面,企业级的支付系统通过聚合支付平台,借助人工智能支付结算系统自动选择支付路径,实现高效结算;各银行机构部署智能化支付App,聚合业内支付渠道、云闪付及第三方支付渠道,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资金收付需求。
三、金融科技与支付清算业务融合发展的特点和方向
(一)支付行业业态全面升级
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为支付行业发展带来创新动力,支付产品日益丰富,支付工具不断创新,支付应用快速迭代,支付渠道层出不穷,支付服务更加精细和多元,引领和满足了用户便捷、快速的支付需求。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特许清算组织立足自身定位,积极布局支付体系建设,着力打造普惠金融。
商业银行将移动支付作为支付主要渠道,大力开发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建设智能App,利用API技术将自身银行业务进行模块封装,与合作方进行不同应用场景的组合与再创,打造开放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共赢的金融数字化服务;
第三方支付机构持续创新电子商务,大力拓展多元化的支付场景,提升用户支付体验,促进零售小额支付业务快速发展;人民银行会同特许清算组织不断探索,利用云计算、分布式等技术重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有效应对高并发的支付服务,不断提升清算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支付清算服务更加多元和高效
支付业态的全面升级有力地促进了支付清算行业的变革发展,人民银行紧跟科技创新步伐,秉承统一、安全、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我国支付体系建设。引入分布式架构设计理念,重构了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增强了系统容错容灾的能力,实现了更快速安全的资金流转和汇划;采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解决了传统跨境支付结算风险大、费用高、效率低的痛点,提高了跨境支付清算效率,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同时,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即网联平台)的投产运行重塑了支付市场格局。该平台直接对接银行和支付机构,作为转接中心为支付机构提供统一的资金清算服务渠道,实现了对网络支付清算资金的集中管理,规避了支付机构从事跨行支付清算所带来的资金风险和安全隐患,为监管部门实时监测社会资金流量流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支付清算系统重要性日益凸显
支付清算系统作为金融机构间资金调拨和汇划的重要通道,为经济金融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金融科技与支付清算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支付清算系统不仅仅是金融基础设施,其同时承载着为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所衍生出的新价值提供服务的重任。
数据是金融科技时代的重要战略资产,支付清算系统汇聚了几乎涵盖所有线上跨行支付交易的海量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建模分析,开展了对宏观经济、行业市场、企业经营的分析和预测,同时识别可疑交易、加强风险监测、维护市场稳定。
(四)金融科技助力支付清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一是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用大数据技术实施精准定位,借助移动互联网提高长尾客户群效应,不断延伸支付服务覆盖面;整合多方资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信用评价体系和信贷流程,提高放贷效率,解决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助力金融服务输出,推动支付服务开放,督导商业银行加强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领域的场景共建,通过SDK,API等方式将金融服务和产品封装输出,推动支付服务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支付无处不在。
三是利用云计算、分布式账本技术重塑支付清算系统基础设施,提升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拓展弹性和业务流程的透明度,增强支付系统的业务支撑能力,提高支付清算效率,保障系统稳健运行。
四、金融科技给支付清算行业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一)系统性风险
金融科技与支付清算服务的交叉渗透,以及支付业务与其他金融服务的跨界融合会使支付业务边界不清晰,导致支付的不确定性增加,产生一定的资金风险。同时,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的稳健运行,而随着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客户数量不断增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或业务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随之增加,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会大幅提高。
此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还不完全成熟,存在诸多潜在风险,若是对新型科技过度依赖而忽略了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规划,势必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二)网络安全防护风险
支付清算交易链已高度数字化,系统与系统间的互联、行业与行业间的对接,构成复杂的网络系统,在整个交易链条中,任一节点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支付行业带来风险。银行机构通过API接口连接外部应用端,客观上扩大了银行内部网络受攻击的范围,增加了风险传导路径,一旦接口被恶意调用,受到DDoS攻击的概率将大大增加,从而导致银行核心服务器被入侵、业务中断等风险的发生。
尤其是支付前端部署在开放、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更易受到来自外部的攻击,互联网的安全问题蔓延至支付业务末端,给消费者资金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三)信息安全管控风险
目前,我国还缺乏支付行业统一的数据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仅依靠各机构自身管控,难以消除数据信息安全风险。金融科技下的整个支付交易链信息全部数字化,且交易链包括众多主体,任意一方的数据保护不到位都会危及支付交易信息安全,提高用户信息泄露的概率。
此外,部分机构侧重于追求客户体验的便利而忽视了系统安全,对用户信息保护不力,容易造成数据泄露,或是因为开放的API存在设计缺陷,为恶意攻击者非法获取客户交易提供了可乘之机。
五、金融科技与支付清算行业融合发展的风险防控建议
(一)树立标准规范,推动金融科技创新落地
结合国际经验和当前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监管部门应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随时关注新的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明确创新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加强监管的必要性,及时组织制定金融技术标准,用标准来规范新兴科学技术的落地应用。
近年来,人民银行相继发布了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等相关的一系列金融应用规范,从功能、性能、安全方面规范了新兴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2019年8月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更是强调了要强化顶层设计,发力监管科技,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推进金融科技在支付清算领域更深入地渗透应用,相关部门应完善金融科技应用于支付清算行业的标准体系建设,探索体系架构、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标准,让新兴技术在支付清算领域的应用有章可循,让支付业务创新发展有法可依。
(二)加强多方联动,构建全方位安全防御体系
坚持支付产业链守正创新发展的关键举措是要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御体系,加强支付清算环节各节点底层的网络安全管理。
一是各节点优化纵深技术架构,加强对软硬件设备的安全认证和国密算法的应用,通过系统加固、病毒防护、入侵检测等手段完善访问控制管理和安全保障机制,提升主动防御和对风险的动态防御能力。
二是构建涵盖支付清算链各部门的风险联防联控机制,由行业协会组织推动各部门间风险信息汇聚共享和风险共同防护。
三是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审计等制度,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和实战攻防演练,建设智能化的风险防控系统,切实提升支付清算系统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控能力。
(三)强化数据治理,提升支付敏感信息防护水平
保护支付数据敏感信息,实现支付数据价值最大化是支付清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数据治理,在技术层面采用软件加固、安全传输协议、访问控制、加密存储、标记化、可靠密码算法等技术,保障数据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加强对敏感信息的保护能力。
在管理层面,加快支付清算数据标准化建设工作,构建支付数据治理的长效机制,借助同态加密、多方安全计算、零知识证明等技术手段规范数据访问控制和数据共享使用过程,定期进行支付敏感信息评估和审计,坚守敏感信息安全底线,实现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
六、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科技是推动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金融科技时代的支付清算工作从业人员既要具备体系构建、系统建设、技术应用的技能,也要具备数据综合分析利用、支付工具开发拓展的综合素养。
支付清算行业要锻造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借鉴国内外金融科技应用先进经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与特点,不断创新支付清算模式,为普惠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