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贷款难,融资慢,融资高”的掣肘。根据科法斯(Coface)公司201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40%的中小企业的逾期付款金额相较于2018年有一定的增长,但相较于2017年的29%仍增长不少。更为忧心的是,2%以上的受访企业超长期逾期付款超过180天,金额在年营业额中的占比从2017年的47%增至2018年的55%。
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比大型企业更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找到如何让“沉睡的”资金得到有效流转的办法成为我国众多民营企业的头等大事。当中小企业面临着非常短缺的资金压力的同时,全社会需要盘活的资产十分宏大,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86万亿元,资产总量为GDP的5倍~7倍,其中动产占比75%,动产总量应在350万亿元~500万亿元之间。
在这种矛盾的背景下,企业迫切需要从社会部门调动大量资金。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强烈认可,并逐渐成为推动解决中小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
同时,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市场规模方面,作为全球安全度较高的、可供融资的应付账款规模高达2万亿美元。不断发展的供应链金融在金融活动与产业供应链业务之间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金融服务的差异性给不同的企业和参与者带来了新的成本需求,而供应链贷款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优化行业的现金流,实现收益的双赢,实现资本的多元化。
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在融资借贷的基础上,延伸了广泛的金融服务活动,通过金融机构与产品的结合提供产业供应链服务。供应链在供应链金融的支持下能够持续优化发展,不仅能够解决企业资金流的问题,还能为产业创建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供应链体系助力。
二、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1. 传统供应链金融概念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是以实物贸易活动为基础,以核心企业为依托,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物权利质押等方式,运用贸易融资的自我补偿方式,封闭资金流或控制产权,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的、详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核心企业、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物流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必须通过物流协调,将所有资源集中在一个链条上,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改善所有参与者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各方共赢。社会调研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在价值链融资方面存在困难,而供应链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有效解决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这方面,贸易发展会议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供应链融资,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的财务成本。我国最早开始践行该理念的平安银行通过依托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的信用,为核心企业的下游企业进行增信活动,并为其提供融资支持。这一举措,一方面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扩大了银行业务范围,实现了互利共赢。
2. 存在的弊端
(1)传统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低,有待继续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其支行业务操作与总行的政策制定存在不一致,原因是银行内部多级管理和审贷分离制度,其在各项操作流程上耗时长且资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随着商业贸易的扩大,网络贸易技术的发展,当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的上下游订单已经能够分散在全国甚至全球各个不同的区域,传统银行的经营范围依旧局限在某一区域内,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资金跨区域的需求,从而导致运行效率低。
(2)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在传统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中,核心企业作为整个链条的基础,中小企业的信用的提高依赖于核心企业信用的增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核心企业评判的标准要求较高,因此国有企业、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等更可能跻身核心企业。
本应该以交易和信用为基础,最后却转向了考察核心企业的资质和实力,从这个程度上来看传统供应链金融偏离了授信的基础。
(3)信息不对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供应链金融信息不对称状况有较大的改善。但是,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仍旧被不同的交易主体所掌握,增加了对整条供应链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难度,导致资金提供方和融资需求方之间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资金融通的难度。
三、构建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体系
1. 服务体系结构
根据目前相关供应链的理论:一个完整系统的供应链链条模式,它主要包含供应链中小企业、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银行等金融组织、第三方物流信息企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形式中,整个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核心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它充任保理商或保理媒介方的角色,并且可以满足金融组织与链条上其他交易主体之间的信贷需求,如进行协调银行等。
(1)第三方支付与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特殊,能给完整的供应链带来重大影响,并且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中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源远流长。现今在对企业进行信贷考核及评估时,融资企业与重点企业之间的关系密切度和交易业务背景也会被许多金融机构纳入考核之中。
所以,在对融资企业进行评估时,第三方支付平台若需要众多企业的业务信息,可以和重点企业或者与第三方支付联合为融资企业担保。而重点企业则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应用,增强与供应链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操作,进而促进整条供应链系统的资金流通。
(2)第三方支付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在供应链融资系统中的货物输送及贮存、物资监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下的国内物流企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在品牌树立意识、产业升级水平等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我们更应该引起对物流企业在金融资金融通过程的风险控制和管理问题的高度关注。
(3)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在这种基于第三方平台的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快速掌握大量企业的交易信息,并据此对需要融资中小企业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估。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合作,也可以拓宽其业务范围,增强与物流等其他行业的交流。
(4)第三方支付与供应链上下游。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中,资金流动性较差的问题存在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时间又长,容易造成资金短缺严重。
把供应链金融模式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则链条上下游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都通过第三方平台随时划拨所需资金,整合资金资源,进而解决和完善了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中存在的资金交易滞后、流动性差的问题。
2. 供应链服务运作模式
随着网络支付技术的提升和逐步完善,网络交易市场日益强盛,基于第三方支付的供应链交易金融模式应运而生,这种运行模式的核心是第三方。本文主要分析了外商投资企业的支付数据、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协调关系、资金供求、上下游资金的资金链,从而使数据和资金达到高效流转的效果。
一般地,先由融资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申请材料,提出融资申请的需求,金融机构受理申请后再授权第三方支付平台,平台可利用自身掌握的交易数据对申请融资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包括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分析,协助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科学决策。
假设申请融资的企业在第三方平台上的交易时间较短、业务量较少,金融机构无法根据企业提供信息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则通过核心企业来获取准确信息来辅助金融机构做出决定。如果申请融资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评估良好,第三方平台愿意为其做担保将申请融资公司的信用提高,从而提高该企业从银行获贷的可能性。
金融机构根据得到的信息为融资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且在双方权利续存期间质押物由第三方物流与金融机构联合负责。在这样融资模式当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被解决,整条供应链之间交易效率被提升,资金流的运作也随之变得更加灵活。
四、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传统供应链模式弊端的改善
1. 第三方支付对于供应链金融的转变
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也更加完善,促使供应链完成由“链”到“网”的蜕变,出现“N+1+N”的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高效准确地对中小融资企业的信息和资源进行收集和积累,一定程度上完善并解决了传统供应链模式中过度仰赖核心企业信用等问题。
第三方平台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平台上积累的企业交易记录、资金往来等信息等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且开展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能够为链条上的中小融资公司进行征信担保。第三方平台也能够利用平台长期交易关系,转型建立信用贷款平台,扩大业务范围提供融资服务,替代银行为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例如蚂蚁支付宝推出的花呗,借呗、阿里小贷业务等。
除此之外,第三方平台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对接平台,一边可以对接中小公司,另一边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支付通道,还可以解决因资金结算方式不同所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的问题。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新模式对传统供应链原有的模式不做改变,但与核心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合作,提升信息数据的可靠真实性。
2.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优点
(1)第三方支付平台提高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运行效率。把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与第三方支付为主的互联网金融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可以有效缓解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对信息处理需要较高成本和效较低的不足。地方支付的交易信息系统维护多数是依靠互联网支撑,其成本一般不会有大的起伏。
第三方支付平台当作中介平台,在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支付通道还可以直接连接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其他交易伙伴直接进行资金清算,可以有效防止双方的业务交易因信息错误导致交易成本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在后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消耗的时间比较短暂,传统供应链金融中放贷方授信效率低下的缺点得到了有效掌控。
(2)有序协调第三方机构与银行与企业的供需借贷需求。第三方支付系统利用云计算和互联网平台,将信息进行整理合并有效运用。并且,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融资的连续性,将信息及时地、普遍地呈献给买卖双方。
第一,不断扩大融资方式和途径,有效扩充融资来源。传统融资活动的主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整个社会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拥有垄断地位。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丰富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资源,据此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额度,可以大幅度下降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第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缓和。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数量多,每个行业领域之间存在差异,银行在企业有效信息的获得方面难度增大。第三方支付系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获得有用信息,快速确定目标客户,进一步跟进目标客户,或对目标客户的历史行为,对是否投资作出正确的判断,信息滞后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五、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发展问题
1. 资金安全风险
经济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洗钱、套现、流动性等风险。洗钱和套现的风险是指,目前金融市场向电子化趋势发展,通过第三方平台将电子化网络化交易变得更加简易便利。
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弊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网络技术,打造虚假交易往来进行洗钱和套现等非法转移资金。而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金融企业遭遇突发状况,或者对原有的资金未进行合理安排预算,公司资金周转不灵,导致暂时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
2. 技术风险问题
技术风险主要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等业务系统、第三方平台,以及各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可靠。硬件设施的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电子设施、通信设备、网络服务器等处理设备突发故障,或者是设备设施处理技能和条件时无法跟上网络交易往来需要而导致的经济耗损。
软件设施的危机特指因软件网络系统被非法黑客进行攻击而出现系统纰漏和木马病毒等,造成个人和商业交易信息泄漏的危害。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上存储着各大企业大批的商业信息和要紧的交易资料,如企业对公账号、组织机构代码等,如果被不法分子窃取盗用进行恶性攻击,容易导致惨重的损失。
3. 法律法规风险问题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中,法律问题的核心是如何维护和保护金融机构等信贷人员的合法权益,如今将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结合以后,法律应该更多的是对于第三方平台的监管与制约。当前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没有专门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进行立法监管。
第三方支付平台其实是电子商务衍生出来的的独特产业,其涉及大量资金交易,提供各类金融理财产品和增值服务。假如没有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第三方平台进行全面的监管,可能会给信贷人员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潜在的经济风险,也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4. 信用风险问题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一方或双方在规定期间无法履行合同规定的应尽义务而导致亏损的风险,所以也叫违约风险。交易参与方包括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第三方平台、融资企业、物流公司、核心企业等。第三方平台完成交易的基础要求是交易参与者基于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托。
因为第三方平台左右了所有平台企业的商业信息和交易资料,一旦第三方平台的服务商不善经营和管理,被不法分子违法利用,将大量企业资料或信息泄漏、用作其他、转手倒卖等,那么会导致供应链金融融资的参与者发生损失,所以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监督管理。
六、相应的建议
1. 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管理体系
就当前的网络金融体系而言,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在在其中发挥的功能愈加重要,因此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创立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格审查机制,设置第三方平台的准入门槛并完善平台的申请规则;同时从政府部门的监管体系方面出发,出台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法规,提高有关部门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察强度,通过提高第三方平台的违规成本的方式加以规范。
2. 构建第三方支付的金融合作体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金融机构通过对中小企业平台的交易信息的信用评估结果来确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模式,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金融组织共同质押设置的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此背景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平台应加强金融市场领域的合作,在非金融市场部门,应丰富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保险、物流公司等公司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其增信功能。
3. 风险控制体系
大量的真实交易数据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掌握,所以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通过对企业的资金流向、交易记录等的分析将企业信用数据化,基于这些数据再对企业的征信做进一步评估。这样,在双方信息对等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信贷风险。
类似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平台就是以内部电商企业为契机,平台内企业不仅能够享受其提供的集支付与信贷为一体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还能确保交易过程中资金流、物流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保障整个供应链的稳定。
将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结算平台,整合传统融资体系,提高开放性,扩大客户服务基础。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积累了大量来自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交易信息以及征信信息,双方的信息时效性得到有力保障,大大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4. 互联网信贷服务
目前,“征信+信贷”的创新型“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服务已然是大势所趋,初期通过第三方平台收集企业交易数据形成数据库,再由这个平台替代传统模式中银行的角色。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信贷服务两大模式分别是P2P和自有资金。
企业对个人的业务模式是点对点网络借款的本质,该模式里,中小融资企业与借款方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相较于传统的借贷模式,基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这种新型模式将地域受限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甚至消除,融资企业的参与门槛也相对较低,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资金,解决了中小融资企业的面临的融资困境。
5. 开展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
中小型融资企业的经济行为都将受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控,并且这些行为都将成为企业信用评估的重要依据。所以第三方支付机构应着力建设中小融资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建立中小融资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了解融资企业经济行为的同时建立中小融资企业信用评估信息数据库,在不透露商业机密的前提条件下,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险公司等共享中小融资企业信用评估信息。
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对发生网络交易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和评估。将部分供应商的交易列为金融机构贷款决策的前提条件,可以消除金融机构之间的不对称。第三方机构提供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以及供应商类型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数据,并提供交易内的各方面数据和材料并作出分析报告,在决定贷款时对负债期内交易的处理和反馈也有极大的不同。
另外,第三方平台提供业务交易信息,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决策更加科学,信用风险更小。
七、结语
大数据时代下,金融创新不断提速,针对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及互联网企业创新模式对现阶段供应链金融模式问题作出具体的调研分析,主要依靠以构建供应链金融体系为背景下,探讨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问题,基于中小微企业、普通民众、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层、第三方支付机构及其他互联网企业等方面,提出构建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供给结构,优化政策体系、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满足信贷支持、金融资源最佳配置等措施。
互联网下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模式集新型网络支付技术和融资服务于一体,从而实现数据和资金高效地流转,并针对金融供应链模式中的风险和问题提出建议,以实现多方共赢。树立通过供应链金融及互联网金融解决第三方支付问题的研究方向,推动我国以第三方支付为基础的供应链金融向纵深发展,提高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的运营效率,促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