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我国网络支付的发展状况分析

添加时间:2022-10-20

  1、网络支付业务的发展机遇

  1. 国家经济发展长期向好

2010-2019年国家生产总值趋势图

图1 2010-2019年国家生产总值趋势图

  从上图我国近十年间的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来看,我国实际经济发展趋势持续向好。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驱动前进。其中,国内居民消费是经济最为稳定、有效和持续驱动力。而居民消费又为网络支付的潜在需求。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支付业务的发展。

  2. 网民持续增长有利于网络支付业务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7次)指出,我国上网民众人数从2016年起到2020年间,持续大幅增加,互联网普及率从2016年末的53.2%不断提高到2020年末的70.4%,上网民众数量从2016年末的7.3以持续增加到2020年末的9.9亿。

  其中,发展较为滞后的农村上网民众的数量也呈现大幅增加,达到3.09亿,占总体上网民众的1/3,详见下图:

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图2 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在国民上网情况中,2020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656亿GB。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上网民众平均每周每人上网时长为26.2个小时,每天每人上网时长达到3.74个小时。

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

图3 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

  近10亿的网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网民上网时间的加长,将为网络支付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 国家政策推动网络支付业务加快发展

  2018年,国家开展互联网产业强国战略,号召企业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进互联网化和数字化转型,效果显着。随着国家5G试验频率使用许可证的对外发放,5G商用应用步伐迅速加快;而工业互联网建设的突破性进展也加剧了国家互联网数字经济与传统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电子商务法》等相关政策逐步出台,互联网的法治体系、运行环境和秩序逐步完善。

  目前,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覆盖了人们衣、食、住和行各场景。而企业互联网化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也加速推动了从个体、企业到政府全方位的社会数字化转型浪潮。国家的“互联网+”政策有利于支付业务从个人的消费金融发展到企业的产业金融。

  4. 支付结算规范不断完善

  经过21年的发展,支付结算相关的规范已逐步健全,有利于网络支付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完成账户改革。2016年7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落地施行,个人支付账户分类分为功能依次递增的I、II、III类账户。

  二是建立支付监管工作运行管理机制。首先,央行重拳出击,重新塑造政府的监管权威,强力整治无证经营支付,对无证经营实施重罚;其次,对持牌支付机构实施分类评级、分类监管,并通过续牌工作对表现较差、交易量较少的机构安排退出市场;

  最后,建立网联平台集中处理支付机构业务,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账户从商业银行上收至央行集中管理,对该备付金账户资金的变动、客户交易的数据进行监测,减少资金被支付机构挪用的风险。

  三是积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赌博。全国开展护网、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赌博,成效显着。

  四是稳步推进支撑支付市场运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方面,创造性地组建了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用于集中转接第三方支付机构涉及的银行卡业务。2017年,网联转接清算平台正式运行,效果良好。另一方面,开放性地引入国际清算组织,布局金融向世界的开放。

  2020年,央行为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颁发有史以来的首张中外合资银行卡清算机构牌照,预示着我国支付金融走向国际的开端和决心。

  五是出台2021年支付新规中的反垄断办法。支付新规对“市场支配地位”(即垄断)的预警和认定制定了具体标准,并明确了可对其采取停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拆分机构等措施。

  六是全面监管支付衍生的互联网金融。网络小贷新规(造成蚂蚁IPO搁浅)、《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配套政策和互联网生态大数据的确权政策即将出台。整体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全面监管升级将利好传统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

表1 非银行支付机构相关政策

非银行支付机构相关政策

表2 近期互联网金融相关监管政策汇总

近期互联网金融相关监管政策汇总

  2、网络支付业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挑战

  1. 对金融中介地位的挑战

  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四大基本职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逐渐削弱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

  一是网络信贷、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打破了传统通过金融机构出借资金的方式,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了直接接触的可能,打破了金融机构信用中介垄断的情形。二是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广泛研究应用也打破了银行作为单一支付中介的情况。

  三是“支付宝”等推出的“余额宝”、“借呗”和“花呗”产品又颠覆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情形;四是互联网的充值支付、代理销售等金融服务功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逐步替代银行的服务。

  2. 对经营理念的挑战

  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中,以网点为阵地依赖人力发掘与维护客户。出于成本考虑,会依据“二八定律”,倾向拓展大客户,以实现较高投入比。但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集聚了广阔的基础客群,能利用大数据拓展客户、拓客成本大大降低,中低端客户带动的“长尾”效益突显。银行也更多将目标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和政府平台项目转移到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者。

  3. 对服务模式的挑战

  互联网让人与人的沟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更为方便、快捷、及时。银行依赖实体物理网点、面对面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4. 对业务模式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致使银行存贷款利差收窄,银行被迫向提高中间业务收入转型。而第三方支付公司因其便利性、极致的用户体验、更低的成本,抢夺了绝大部分收单业务,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也受到极大挑战。

  3、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普遍举措

  1. 改革转型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有复杂多变的国民经济金融环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业银行的发展日渐艰辛。创新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是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

  2. 全行布局,重塑金融中介地位

  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银行业“互联网+”进行得如火如荼。商业银行,从总行层面着手整体战略布局,规划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其中,工行布局“三大平台+三大产品线”的战略图景;建行设立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

  民生银行围绕“金融产品+支付结算+生活服务”构建了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网络支付、个人网银和微信银行六大业务板块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体系。

  3. 扭转经营理念

  商业银行逐渐认清互联网公司的优势,纷纷开展与互联网巨头、和同业间的合作。

  目前,农行联姻百度、建行联手阿里、中国行拥抱腾讯、工行结盟京东,已完成与“BATJ”的联姻。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开创性地联手组成“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达成了商业银行账户互联互通合作,打破银行间账户合作壁垒。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