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手机跨行支付产业存在的问题
添加时间:2014-08-05 19:05
当前,我国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对于同一银行内部的手机银行转账业务,基本都可以实现实时到账。但是手机支付跨行业务的实现模式,还在摸索和创新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的通用模式。具体说来,至少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支付效率问题。
目前,手机支付涉及的中间环节和系统较多,尤其是有些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系统、行内系统以及跨行清算平台接入系统的衔接效率不高,有些环节的衔接甚至还需要人工处理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支付效率。此外,为了节约成本,有些银行将用户的手机银行业务收集到一定量后才批量打包发送,人为延长了交易完成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资金的跨行清算最慢只需要一天即可完成,但用户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的到账时间往往长达两三天甚至一周。并且,由于中间涉及的环节太多,用户甚至无法查询在途未到账的资金究竟已经处理到了哪一个环节,严重影响了手机跨行支付业务的发展和推广。
(二) 支付安全问题。
安全是手机跨行支付活动的基本要求。手机终端容易发生丢失和被窃事件,手机绑定手机支付功能后,若手机不慎丢失,并且用户设置密码过于简单,就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盗取资金,给手机银行用户带来损失。此外,手机跨行支付业务的流转都依赖于移动通信网络和无线接入网络来完成,手机跨行支付信息比如银行卡卡号、密码等通过上述网络进行传输,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导致支付信息被窃听、篡改甚至丢失。这些对用户支付信息和账户资金的安全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三) 行业标准问题。
手机跨行支付业务行业跨度大、产业链较长,涉及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银联、终端制造业、第三方支付企业等类型各异的组织。而目前已经开展的手机跨行支付业务基本都是各主体自行设计和推广的,对于手机跨行支付信息的传输标准、移动支付标准、网络通信协议、移动终端软件设计标准等并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手机跨行支付业务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四) 对第三方支付组织的监管问题。
随着互联网创新和电子商务创新的深入发展,第三方支付组织不断推出新的业务模式,以启发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然而,第三方支付组织掌握了大量客户的银行账户和支付信息,如何有效保护客户隐私,如何规避第三方支付推出的创新型业务中存在的洗钱、经营及信用风险等问题,均是监管机构需要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