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银行电子支付的手段及其发展分析

添加时间:2022-07-25

  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互联网金融产生在电子商务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融合、递进的过程中,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项先进技术,完成交易主体之间的支付结算、信息共享、融资等服务,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学术界对其内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科技的有机结合,主要是在互联网这一开放式平台上,通过应用云计算技术、大数据资源的方式构建的一种多功能金融业态模式、服务体系,其中主要包括了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金融机构与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体系。与传统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模式具有信息金融、碎片化金融、平台金融、普惠金融等比较显着的特征。

  从 2015 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内容来看,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的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它能落实支付、投资、融资和信息中介服务。

  总的来说,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后,已经逐渐具备较为成熟的业态模式,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第三方支付模式。该模式是我国目前发展最成熟的一种互联网金融业态模式。狭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模式是具有较强实体、良好信誉的非银行机构在现代IT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与商业银行进行签约合作的方式,在银行、客户的支付结算系统中构建一个电子支付模式;广义上讲,第三方支付是非金融机构无法通过和银行合作而独立承担支付中介职能的方式,如非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等服务。

  (2)P2P网贷模式。该模式也被称为点对点信贷,资金供需双方依托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资金借贷业务,在互联网平台上存在许多借贷交易对象,因此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支付方式有助于分担额度、风险,也有助于借款人在诸多资金供给方中选择最合适的合作对象,帮助其有效降低借款成本。

  (3)大数据金融模式。该模式最早表示以拥有海量数据的电商企业为代表的主体,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对互联网消费者海量、碎片化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分析,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客户教育规律、消费习惯,从而对消费者交易行为进行有效预测,并分析出潜在客户,这种方式有助于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同时大数据金融模式还有助于企业对风险进行控制。

网络支付

  二、银行支付的性质和构成

  (一)支付的性质

  支付有三种常见形式,分别是现金、票据和电子渠道。现金支付方式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票据支付方式便捷性不足,相比而言,电子支付方式具有安全性、便捷性等特征,因此当前电子支付已经逐渐成为银行业务的主要交易方式,同时电子支付也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对象。

  基于电子渠道的支付方式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交易活动,从本质上讲,交易场景必须具备三大构成要素,分别是支付方身份信息、身份认证方式以及支持交易过程中支付结算活动的支付信息系统。这三大要素分别对应不同的产业领域,分别是身份信息的提供方、身份认证手段提供方以及支付信息系统的建设方。

  (二)身份信息的载体

  一个人的身体是我们身份信息的天然载体,即便当前克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现有法律的约束下,也几乎不可能制造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此每一个人的身份信息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法对人的身体直接进行数字化管理,因此必须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数字信息媒介,并通过国家权威取得法律地位以后才可以实现。

  比如,我国发行用于居民身份信息管理的户口簿、身份证等,这些是具有国家权威认证、具有法律地位的个人身份信息数据的最好证明,这些数字化信息一般都需要依靠一定介质或采取先进科技手段进行保护,比如,密码验证、数据加密、激光防伪等。从这一角度考虑,我国单签发行的居民户口簿可以将其看成是一种对居民自然人身份进行保护的一种手段。

  在金融领域,各大商业银行发行管理的银行卡、U盾等金融产品在本质上与国家发行管理的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一致,都是采用实名制,都是经过国家权威认证具有一定法律地位的身份信息载体,发行这些身份信息载体的经济成本,一般都需要由享受服务的个人承;在身份信息载体不断更换、升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也需要以相同的方式来承担。

  三、银行电子支付的手段和特点

  (一)银行卡支付

  根据银行卡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借记卡与信用卡两类,是经国家允许的金融机构面向社会发现的一种金融产品,具有存贷、支付、转账以及存取现金等功能。从身份信息载体进行界定,还可以将银行卡分为IC卡和磁条卡两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现场支付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银行卡这一身份信息载体,主要是以磁条卡为主。

  磁条卡主要利用磁性介质在不同轨道上存储客户信息,并将其作为客户身份信息的载体。身份信息载体IC卡主要使用集成电路芯片存储客户信息。IC卡在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方面远远优于磁条卡,可以存储数字证书、指纹、密钥等信息。IC卡的工作原理与微机类似,支持多种功能同时使用。持卡人有权将一张卡用于多种用途。根据物理通信的标准,IC卡也可分为非接触式刷卡和接触式卡。不同类型的IC卡各有优缺点,但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无论IC卡还是磁条卡,本质上都是作为承载客户信息的载体存在的,本身并不存储信息,主要区别在于复制客户信息的难度。因此,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银行卡上的信息可能被犯罪分子复制,从而对客户的利益造成损害。从各大银行发行的银行卡产品来看,几乎所有银行卡密码都由六位数字组成。

  这种加密方法的技术破解门槛较低,能否绝对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还有待讨论。总的来说,当前银行卡支付安全几乎是由密码难易程度来决定的,而并非银行卡这一客户身份信息载体。身份认证手段的安全与否在于客户是否妥善保管密码。

  (二)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指客户或客户本人通过电子终端授权发布指令,银行系统在收到指令后完成货币支付、资金转账等关联交易。这种支付方式大大减少了对银行卡载体的依赖,进一步保证了资金到达的方便、快捷和便利。系统只有与电子银行终端对接,才能为客户提供服务。我国现存的电子支付手段主要有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网上支付等类型。电子支付必须有交易账户,代表交易账户的账号不再需要依靠银行卡这一物理介质,因此,我们通常称其为虚拟卡。

  虚拟卡是一种存在于互联网中的卡,具体表现为一连串数字,与过去的手机充值卡类似。不过,虚拟卡并不一定是虚拟化的账户,任何不需要实物的银行卡、存折本质上都属于虚拟账户。银行的电子支付关键在于银行后台的运行,关系着支付交易的安全性,银行前台主要承担识别客户身份的职能,需要利用采集到的信息对客户身份进行认证,并利用高级密码手段对客户身份安全提供保障,常见的电子银行支付产品有U盾、虹膜等。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快捷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互联网环境下支持商品交易的平台,也是双方进行资金往来的中间平台。一般而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运营主体为第三方独立机构,主要接受银行监管,需要保护交易双方的利益,因此,第三方独立机构通常具有较强的声誉和经济技术实力。

  快捷支付包括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手段,属于一种新的支付理念,顾名思义,其具有快速、便捷的支付特点,也是我国未来消费的主要趋势。客户在采用快捷支付手段的过程中,不需要前往银行前台办理业务,只需提供开户时预留的银行卡号或手机号等信息。银行系统验证客户身份后,第三方支付会向用户手机发送动态密码,用户输入密码后即可完成支付,整体操作比较简单快捷。

银行卡支付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支付手段发展分析

  (一)法律导向下支付手段创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现状,尤其是在电子签名领域,在银行不断对支付手段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还应当认识到法律风险防控的重要性,避免在开展支付业务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避免对银行声誉造成破坏。

  因此,我国针对客户身份信息保护应当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居民身份的监管,避免出现盗用他人身份信息的违法行为,持续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我国商业银行支付手段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身份信息载体无卡化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IC卡、磁条卡这些物理银行卡主要针对线下交易发行,而虚拟卡这种电子支付手段主要应对线上交易,两种支付模式在支付功能上的区别不大,二者主要不同在于现金的使用。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银行支付无卡化、客户身份信息载体无卡化已经成为一大趋势,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对支付手段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在成功实现支付手段无卡化发展后,过去安全系数较低的物理卡片将逐渐被取代,新的支付方式不仅在信息容量上得到了优化,客户信息安全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三)移动支付重要性愈发突出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支付服务在电子商务领域焕发了新的生机,与各类支付场景的结合也让市面上的支付产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支付创新也进一步促进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在客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移动支付成为一种主要的服务手段,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也应当以移动支付为目标,逐步对现有支付手段进行创新。

  (四)银行基于大数据跨领域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与各大电商平台展开密切合作,在电商平台的帮助下获取更多客户、商家的信息,各大电商平台可以充分发挥银行战略合作伙伴的作用将更多具有贷款意向的客户介绍给银行,银行则可以根据客户的日常流水、以及电商平台的评价信息对客户资信水平等级进行划分,从而有针对性对客户开放信贷额度。

  银行也可以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自身跨领域发展,通过自主搭建电商平台的方式,在数据资源获取上掌握独立话语权,以电商平台为支撑在为客户提供跨领域增值服务的同时,银行还可以获取更多商家、客户的信息,从而为银行支付手段创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支付手段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对现有支付手段进行创新,切实提高银行支付手段的有效性。银行可以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跨领域发展的方式得到更多商家、客户的支持,通过大力发展电子支付手段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为银行支付手段带来的各种挑战。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