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作为数字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终将取代现金、信用卡支付,成为主要国际支付方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移动支付的推广有助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实现贸易畅通以及资金融通,但在推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例如:支付系统不统一、银行支付接口不匹配等,而标准是导致这些障碍的重要因素。
标准作为世界通用性语言,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效应用能有力推动我国移动支付走向沿线国家,使我国移动支付顺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落地,进而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
本文描述了我国移动支付标准的发展现状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制约我国移动支付标准“走出去”的因素,以期为我国移动支付标准更好地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发展及应用现状
(一)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发展现状
1. 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制定主体多元。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相关标准的制定主要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主导完成。前者主要负责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而后者主要负责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随着移动支付在诸多领域的发展,不同领域的标准化委员会也开始重视相关标准的制定,例如: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制定《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系列标准。
除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外,企业也是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据艾瑞咨询数据,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市场份额达55.1%,财付通市场份额为38.9%。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移动支付领军企业,近1/3的行业标准制定均有上述两家企业或其旗下公司的参与,并且其内部也制定了大量的相关企业标准,并随着所占市场份额的扩大,部分标准也已成为事实标准。
2. 我国移动支付标准体系相对完善。
我国移动支付标准体系主要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构成。以“移动支付”为关键词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进行检索,经筛选得到我国现行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具体如表1所示,为2013年发布的《信息技术基于射频的移动支付》系列标准。从标准的内容来看,该系列标准主要涉及接口、卡、设备等方面,以技术标准为主。
表1 我国现行移动支付国家标准
以“移动支付”为关键词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进行检索,经筛选得到我国现行移动支付行业标准数量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现行移动支付行业标准数量
从图1知,我国移动支付行业标准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数量明显多于国家标准,其中,2012年为移动支付行业标准爆发的一年。2012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从应用基础、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
由于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其标准是否对外开放,不易从公共平台上查询到相关标准内容,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依据关键词搜索,我国移动支付企业标准的数据很少,仅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公开发布《移动支付终端》。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及腾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移动支付领军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企业标准,代表当下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并通过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所占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成为了该领域的事实标准。
(二)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在“一带一路”的应用现状
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以企业标准为主,在我国移动支付企业助推下,“一带一路”沿线小部分国家或地区愿意采用我国先进企业的移动支付系统,与我国企业一同制定相关标准。
支付宝在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过程中采用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技术输出模式,提供给当地风控、防欺诈等基础能力的通用技术平台,考虑到各国法律、市场成熟度以及市场需求的差异,积极与当地合作伙伴沟通交流,协助他们开发最符合当地需求的功能和服务。
支付宝已与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共同打造当地版“支付宝”。截至2019年7月,支付宝在全球范围内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接入数十万家海外各类商户门店,其中有近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已接入支付宝线下支付系统。我国企业支付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成功应用是其技术标准具有较强兼容性的重要体现。
除支付宝外,中国银联也在积极参与沿线国家的标准制定,并通过标准推动我国移动支付“走出去”。在泰国,银联与维萨、万事达共同推出当地通用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作为泰国中央银行向当地金融机构和商户的推荐标准,在新加坡,银联也参与制定当地二维码支付标准,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地消费者只要在移动支付客户端上绑定当地发行的银联卡,就可以在已接入全球银联二维码商户中进行扫码支付。
二、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在“一带一路”应用的制约因素
由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发展现状可知,我国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在移动支付标准方面具有相对丰富的制定经验、相对成熟的标准体系,但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标准仅得到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认可和采用,而这些国家通常都是泰国、印度尼西亚等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总体而言,我国相关标准尚未得到沿线国家的普遍认可。制约我国移动支付标准推广、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跨境金融交易结算标准缺乏
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标准体系虽然相对完善,虽已制定如《中国金融移动支付联网联合第2部分:交易与清算流程规范》等交易标准,但相关标准的某些条款仅适用于我国国内支付机构及金融机构之间的结算,由于我国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支付系统尚未实现互联互通,相关标准中所涉及的资金互换、清算等内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而且,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金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但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尚未制定跨境金融交易结算相关标准,使得资金结算、数据处理、信息传输等需要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各自的数据格式和监管制度,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降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交易。
(二)我国移动支付企业标准认知度不高
总体而言,我国标准的国家形象尚未深入国外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对我国标准认知度不高。我国移动支付企业标准仅为我国该领域的事实标准,尚未上升到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我国移动支付企业也只是在小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技术分享,尚未实现大规模的“技术出海”,使得大部分国家对我国移动支付相关标准了解较少,在标准采用方面仍习惯采用国际标准或美国标准、欧盟标准。
并且,在移动支付领域,维萨、万事达等西方卡组织长期主导制定国际支付标准,也已在部分沿线国家推广自己的移动支付标准,可能出现与我国移动支付企业标准不兼容的情况,对于我国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推广及使用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移动支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落地。
(三)沿线国家移动支付市场发育不足
在市场经济中,技术标准通常是从行业自发需求中产生的,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通信技术较为落后,移动终端普及率不高,支付体系现代化程度总体偏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
由于相关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得菲律宾、巴基斯坦等部分国家的消费者仍习惯于使用当地的现金支付,而不是采用信用卡刷卡、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的形式,移动支付这类新型的支付手段未得到普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有效性仍持有怀疑态度。相关标准的采用有赖于移动支付发展水平及普及程度,使得在“一带一路”沿线中推行和实施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推动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在“一带一路”应用的对策
移动支付是数字经济领域的热点,而移动支付的标准化是引领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推动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应用,以更好促进移动支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跨境金融交易标准制定
跨境支付是跨境电商及跨境旅游的主流支付方式,而金融交易结算方式不一致、接口无法兼容、信息交换困难等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跨境支付的发展,影响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资金融通。
我国可以在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提供支付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持,努力实现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支付系统互联互通,并参考自身已有交易标准的基础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可考虑通过成立相关标准联盟,共同制定跨境金融交易标准,统一结算方式、交易流程、数据格式等内容,更好推动跨境电商和跨境旅游的发展。
(二)提高我国移动支付企业标准认知度
目前,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接入支付宝支付系统和微信支付系统,但大部分沿线国家对我国移动支付企业标准仍不了解,其标准采用习惯短期内也无法改变。因此我国移动支付企业应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在自身制定、应用标准经验的基础上推动企业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以增强我国标准的认知度,也可以派遣相关标准化人才进行实地调研和指导,通过“技术出海”形成示范效应,加强对“技术出海”所带来的有利影响的宣传,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现我国技术及标准的优势,从而推动我国移动支付标准“走出去”。
(三)帮助培育沿线国家移动支付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支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移动支付及其标准的发展及落地。我国可以通过亚洲投资银行或者直接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派遣相关技术人员、专家与其共同加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基站数量;也可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为移动支付奠定基础。在鼓励推动移动支付发展的同时,强调标准与其协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移动支付标准在当地的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