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手机银行发展概述。
《2012 年中 国手机银行市场研究报告 》调查结果表明, 中国手机银行用户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0 年约为2648 万人,在手机网民中所占比例在 40%左右, 2011 年用户规模达到 5213 万人, 到 2012 年末我国手机银行用户规模相较 2011 年增长了大约 89%, 达到 9837 万人(图 1)。 另外,根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2013 年上半年,国内 9 家银行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手机银行累计用户数量超过 3.4 亿, 而中国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这 6 家银行半年的交易总额就已超去年全年水平,移动金融支付业务在未来将快速发展。
在移动支付业务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背景下, 中国手机银行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3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 10 万亿元,5 年来翻了两番,同时第三方手机支付总交易额达 1.22 万亿元。 2013 年我国手机银行用户占比为 11.8%, 使用手机客户端方式的用户占 54%左右,预计到 2014 年我国手机银行用户比例将达到 15%左右.
二、国外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经验研究。
与国内相比,国外手机银行发展起步较早,已经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因此,借鉴国外手机银行业务发展经验,成为我们更好开展手机银行业务的一大途径。
(一)韩国。
在韩国,手机银行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手机银行服务的全面覆盖快速推动了韩国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
根据韩国央行 2014 年 2 月 10 日发布的《2013 年韩国网络银行服务使用现况》显示,到 2013 年底手机银行用户数量达到 4993 万名,同比增长 34.6%左右. 韩国手机银行得到世界的认可离不开三个原因:首先,韩国政府的重视。 韩国政府通过积极推动建设大型信息化项目对手机移动支付业务予以支持, 更是出台相关移动支付业务的计划鼓励发展手机银行,例如,只需商家提供手机刷卡支付服务即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例如消费退税 2%等等;政府还提出餐饮业、零售业以及宾馆等行业的商家如果不接受手机刷卡支付, 将被作为税务稽查的重点对象等等; 第二, 技术推动。 通过对韩国 Communications&Convergence Review 发布的手机银 行用户数量研究发现,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促进了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图2-1)。无可否认,技术的更新换代成为手机银行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二)日本。
在日本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移动通信运营商,而并非银行。移动通信运营商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与银行业联合推出移动支付服务。作为日本三大运营商之一的 NTT DoCoMo, 是日本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状况最好的运营商, 采用的是 FeliCa IC 智能芯片技术,该技术由索尼公司研发,不仅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保证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而且 FeliCa IC 智能芯片技术的传输速率很高,用户仅需将安装有 FeliCa 智能芯片的手机在读卡器前晃动即可完成支付业务,操作十分简单,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使用,并提高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感受。
另外, 为了促进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 减少重复投资,NTT DoCoMo 与东日本铁路公司 (JR East)、JCB 股份 公司和 bit-Wallet 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6 年 9 月宣布,将统一电子支付平台,公用读写器和数据中心。 在日本,手机银行的安全问题得到极高的重视,移动终端可直接使用Java 和 SSL,移动支付的交易信号经过多重的加密 ,并且交易过程使用的是与银行间的专线网,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手机银行已逐渐成为消费者使用最频繁的支付手段。
(三)欧美。
对于欧美国家,由于其电子信息化水平很高,手机银行业务一经推出就迅速走红。根据 eMarketer 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美国手机银行用户总数大约占其手机用户数量的 10.8%, 这一比例在 2013 年则增长到 44.4%.
2009 年在中国市场中这一比例仅为 2.0%, 与 美 国有较大差距。欧美国家手机银行业务具有“个性化”、“生活化”等特点,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服务方式更加人性化。 在美国,美国合众银行(U.S. Bank)于 2013 年 3 月成为首家只需用户拍摄账单即可完成支付交易的银行,这种技术能保证用户只需使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拍摄账单,就能从纸质账单中提取所需信息,无需手动输入交易信息,且该过程安全保密,客户确认支付信息后,即可进行账单支付。 若想使用这一服务, 用户只要下载美国合众银行开发的 iso 和安卓客户端即可免费使用。 在瑞典,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拨号的方式购买公共汽车的车票,也可用这种方式购买商品, 随时随地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快捷感受。
三、对中国手机银行发展策略建议。
(一)政府加强重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手机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我国政府应尽快推出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规范手机银行业务市场。 一方面,完善手机银行监管法律体系,建立各监管部门协调机制。解决手机银行监管法律法规缺失的问题,增加有关手机银行监管的内容,建立各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平台,维护手机银行用户的合法权益,保证手机银行有序的发展。 另一方面, 政府可出台相关鼓励移动支付业务的措施, 加强商家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积极性,推动手机银行的发展。
(二)整合优质资源。
为了更好的提供移动支付业务, 金融机构和移动通信运营商需通力合作。 金融机构在管理支付流程上有着丰富的业务经验,而移动通信运营商掌握着移动支付业务的传输渠道,所以,鼓励金融机构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势必会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另一方面,若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行业统一标准,规范手机银行服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同样非常重要。 不仅可以通过整合移动终端厂商和设备提供商等资源,降低移动支付业务开发成本,而且进一步降低跨行交易的门槛,减少相关的服务费用。
(三)注重产品创新,丰富服务内容。
智能手机的普及正在不断推动手机银行技术的发展, 未来移动支付业务必将成为手机银行的主要发展趋势。 加强与移动通信运营商、 第三方平台等移动支付产业链中企业的合作,丰富手机银行业务内容,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支付,无卡消费。 在拓展支付领域同时,提供差异化的用户服务方式, 提升用户体验更为重要。 银行必须从单一的提供产品转变为为客户服务,充分了解市场,针对不同用户群的需求开发相应的手机银行业务,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用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培养客户习惯,强化手机银行用户使用粘性。
(四)提高手机银行安全性。
手机银行的安全性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用户、银行业、移动通信运营商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使手机银行安全性得到保证。 首先,增强用户安全意识。 银行可定期开展风险宣传, 提高手机银行用户的安全意识。 用户在使用手机银行时应提高个人警惕性,妥善保管好手机和银行密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谨防虚假和诈骗网站;其次,银行应加强安全保障力度。具体可通过以下措施:(1)建立信息唯一绑定关系, 要求用户在开通手机银行时必须使用本人手机号码,并且与身份证信息一致,在用户进行交易过程中,必须要求验证用户手机号码,保障交易过程的安全性,防止数据被篡改和伪造;(2)限额管理,客户在每次交易时不得超过银行等监管部门规定的或自己设定的交易限额,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交易风险,减少业务损失;(3)操作超时保护,为避免用户因忘记退出系统而造成损失,银行规定在一定时间内,用户若为进行任何操作,将强制退出;(4)密码保护,如若客户的手机丢失,即使被他人捡到,没有登陆密码也将无法使用,且操作过程中,连续 6 次输入错误的登录密码,或连续 3 次输入错误的交易密码,系统都会对密码进行锁定。 第三,移动通信运营商借鉴国外成功发展模式。 在手机银行发展较领先的韩国和日本, 移动通信运营商主要通过硬件方式来保证手机银行的安全性。 韩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中设置具有特殊记忆卡的卡槽, 这种记忆卡能对手机银行交易数据自动加密, 保证了交易过程的安全性, 而在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整合产业链中各部门的优质资源,使用银行专线网,重点推出手机银行支付业务,获得了银行业和用户的充分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