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支付知识 >

我国聚合支付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添加时间:2021-10-26

  聚合支付平台整合了多种支付渠道、为商户提供一点接入服务,本文就对聚合支付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

  1、概念与定义

  聚合支付,又称“第四方支付”“融合支付”,是相对于“第三方支付”而言,业内约定俗成的称谓,不同部门、不同场合对其称谓有所差别。本文参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行业监管部门的说法,统一称为“聚合支付”平台。

  关于聚合支付的定义,目前较为权威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持续提升收单服务水平规范和促进收单服务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7〕45号)提出的,“收单机构运用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集成银行卡支付和基于近场通信、远程通信、图像识别等技术的互联网、移动支付方式,对采用不同交互方式、具有不同支付功能或者对应不同支付服务品牌的多个支付渠道统一实施系统对接和技术整合,并为特约商户提供一点式接入和一站式资金结算、对账服务”,并将聚合支付平台定位为“技术服务商”。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聚合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草案稿)》(金标委秘发〔2018〕95号)中,则将聚合支付定义为“将多种支付方式或者多个支付渠道进行技术整合,为商户提供一点接入和对账的技术服务”,并明确聚合技术服务商“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接受支付服务机构、商户委托,利用自身的技术与服务集成能力,提供商户拓展、支付渠道整合、技术对接、系统运维、集合对账等服务的机构”。

  简而言之,聚合支付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多种条码、设备、APP、支付接口等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从而为商户提供一种一点接入式综合支付解决方案的支付服务。从本质上看,它将传统支付服务中支付机构与商户间点对点的M×N网状连接方式,转化为具有中心节点的M×1×N星型连接方式,是一种支付渠道的整合,在功能上能够降低商户的技术成本和财务对账成本,同时对提高消费者支付体验、提升支付服务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聚合支付平台的业务结构

图1 聚合支付平台的业务结构

  2、我国聚合支付的发展历程

  萌芽期:2014—2015年。

  在这一时期,余额宝持续火热,微信支付在不同领域攻城略地,“滴滴快的”共享经济补贴大战燃起,百度钱包、京东支付等支付产品陆续上线,移动支付方式日趋多样且零散化,“一柜多机”“一柜多码”的现象日益普遍,给收款的商户和付款的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此,为各类支付方式提供一体化整合服务的聚合支付平台逐渐萌芽并发展壮大,在有效整合和弥补市场空白的同时,也满足了客户及商户的“一站式收付款”需求。

  成长期:2015—2017年。

  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中国银联等头部机构在线下扫码支付领域的大力推进,线下支付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零售支付领域非现金化日益普及,大量线下特约商户的存在需要依靠聚合支付服务商等外包机构进行维护,聚合支付市场也由此被推至风口。

  从传统的银行机构如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到持牌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如拉卡拉等均开始涉足聚合支付领域,加之美团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不断涌入,共同推动聚合支付产品创新不断涌现,智能POS、扫码枪、扫码盒子开始被接受并大范围推广。

  规范期:2017年至今。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2017年1月发布《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银支付〔2017〕14号),开启了对聚合支付的严监管。

  此后,又从提升服务、促进发展、机构评级、无证整治、规范创新、明确技术规范等方面发布了一系列制度文件,全面强化对聚合支付的监督管理,针对无证经营、“二清”、涉赌涉诈涉黑等风险隐患进行了强力整治。

  特别是2020年8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中支协发〔2020〕119号,以下简称《备案管理办法》),在第八条明确将“聚合支付技术服务”作为备案业务类型之一,正式纳入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范畴,并要求“未在协会规定期限内完成备案的外包机构,收单机构应在保证商户服务延续性前提下,有序终止收单业务合作”,行业自律管理的强度显着提高。

  3、市场发展现状

  截至2021年8月12日,已有309家聚合支付平台以聚合技术服务商的名义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备案。

  从机构类型来看,其中既有“收钱吧”“利楚扫呗”“钱方好近”等较早涉足聚合支付的技术服务商,也有“银联商务”“拉卡拉”“汇付天下”“通联支付”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甚至还有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等清算机构,除银行不在备案范围外,已基本涵盖目前市场上从事聚合支付的所有机构类型。

  从地区分布来看(见图2),北京、广东、上海备案家数较多,分别达62、58、49家,合计占比超过五成,排名前十的地区合计占比八成。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大量事实上从事聚合支付业务的非法聚合支付平台没有备案。

全国各地区已备案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商家数

图2 全国各地区已备案聚合支付技术服务商家数

  由于目前备案系统是自2020年9月份才开始启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聚合支付市场的具体规模还没有权威统计,市场上有部分咨询机构(比如零壹财经、易观智库、艾瑞咨询等)根据企业访谈、自有监测数据和研究模型对整体市场规模进行了估计和测算。

  由图3可知,总体来看,市场规模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但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增速也在不断放缓,特别是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速进一步下滑。

2014—2020年聚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图3 2014—2020年聚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根据易观千帆和零壹智库的数据,2020年中国聚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63万亿元,同比增长57.5%,增速较2019年下滑超过30个百分点。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