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第三方支付业务对传统银行的冲击以及其发展趋势

添加时间:2014-05-19 18:12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特点

  (一)交易规模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据统计,2010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0105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了100.1%;2011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规模达到21610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113.9%;2012年全年第三方支付交易额规模达3.8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80.95%。2013年仅前三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

  (二)业务类型趋于多样化。

  据统计,截至2013年7月,央行发放了六批共计有241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正规许可证,开展的业务类型也不断扩展,覆盖了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支付、预付卡发行受理、互联网支付等5项业务。业务范围也从最初的网购支付到如今的金融理财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用卡还款、还房贷等。

第三方支付

  (三)市场集中度较高。

  第三方支付发展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目前线上支付体量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以支付宝为首。据支付宝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称,截至2013年底,支付宝实名用户已经近3亿,其中超过1亿的手机支付用户在过去一年完成了27.8亿笔、金额超过9000亿人民币的支付,支付宝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公司。

  从2013年2季度开始,支付宝手机支付活跃用户超过了PAYPAL,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支付宝快捷支付用户数是2.4亿。

  而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3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3季度末,国内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343亿元人民币,与二季度相比增长173.1%,其中支付宝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占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64.4%,接下来依次是拉卡拉、财付通,其市场份额分别为24.2%、4.1%,总市场份额也已经从二季度的84%跃升至92.7%,其他企业的市场所占份额不到7%。

  二、第三方支付业务对银行传统支付业务产生的影响

  (一)对银行传统支付业务存在挤出效应。

  中间业务收入尤其是支付结算收入一直是商业银行盈利的重要来源。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其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以较低甚至免费的价格提供与银行相同或相近的服务,例如,支付宝、财付通、易宝支付和快钱等能为企业客户提供大额收付款、多层级交易自动分账和一对多批量付款等各种资金结算产品。

  财付通为个人客户提供信用卡免费跨行异地还款、转账汇款、机票订购、火车票代购、保险续费、生活缴费等支付服务。同时,拥有资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通过开展一些现金充值、线下收单等业务,挤占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线下支付业务,形成了强劲竞争态势。

  (二)对银行存款形成冲击。

  第三方支付虽然不能像银行那样吸收存款,但是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高速发展以及业务领域拓展,对银行存款业务势必形成较大的冲击。以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占有量最大的支付宝为例:其拥有超过8亿注册用户,日均交易额超过45亿,自2013年11月以来,支付宝手机支付每天交易达到1200万笔,这一数字进入2014年之后提升至1800万笔,这是全球手机支付厂商中最好的表现。

  假设每笔交易的周转时间为5天,则平均沉淀在支付宝内的资金规模就超过200亿。此外,支付宝于2013年推出的“余额宝”业务,相当于“支付宝+货币基金”。其本质是让支付宝用户购买了一款货币基金,使其不但能获得货币基金投资收益,同时余额宝内的资金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

  因此“余额宝”在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至2013年11月14日,余额宝(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的规模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近3000万户,天弘增利宝成为国内基金史上首只规模突破千亿关口的基金。

  而银行为了应对这场来势汹汹的资金之争,也推行了类似“余额宝”的银行“活期宝”类产品,它们在风险和流动性两方面都优于“余额宝”,收益水平与“余额宝”相似,但是由于起始金额(一般为5万元)较高,阻滞了占有绝大部分市场的中小客户群购买。第三方支付业务对银行存款的冲击力不可小觑。

  (三)对银行潜在客户形成分流。

  第三方支付企业以其方便、快捷和人性化的服务,吸引了国内日益膨胀的普通网络消费者,且一旦建立关系,便会有较强的客户黏性。目前支付宝、快钱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可以通过使用自己的虚拟网关,直接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

  比如支付宝依托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腾讯财付通依托于QQ用户群,电信营运商依托于庞大的手机、固定电话客户群体,在信息流和物流掌握上当然具有较强优势。而主要掌握资金流优势的银行,在客户争夺上处于相对比较被动地位。

  可以说,原本商业银行可以直接获得客户资源和信息的局面,转变成了由第三方支付平台连接客户与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瓜分了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此外,第三方支付减少了人们直接使用银行卡进行交易的次数和频率。由于第三方支付提供了信用担保,增强了网络购物的安全性,第三方支付比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更加快捷安全。

  在线交易的增加,必然会降低银行卡交易量,导致客户的流失。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个人注册用户甚至已超过工行、建行、农行的个人客户数,庞大的客户基础不仅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巨大的业务潜力和盈利空间,还使平台在今后与银行的竞争中占据越来越强的话语权和博弈筹码。

支付业务

  (四)第三方支付发展离不开商业银行。

  尽管第三方支付发展势头汹涌,令传统银行在同类业务发展上望尘莫及,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也无法完全脱离商业银行支持。两者在电子商务支付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第三方支付需要借助银行最终实现资金划拨清算,商业银行则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自身服务触角的延伸和补充,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和业务优势的互补,从而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

  在现行体制下,商业银行在电子支付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尚无法取代。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划拨和结算清算业务最终都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完成,这也会促进商业银行结算量、发卡量及网银业务的增长。目前,我国法律还不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第三方支付需要进行资金划拨和清算必须通过商业银行进行。

  而银行业悠久的发展历史及完善的监管制度,使其积累了良好客户信赖度及公信力,借助商业银行良好的信誉及公信力为第三方支付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同时电子支付过程中客户的资金安全一直是公众关注焦点,商业银行对第三方支付资金托管,有效地保证了资金安全。

  (五)电子银行创新需要第三方支付促进。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虽然对银行产生了一定冲击,但也为电子银行带来了大量的网络用户,而且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电子银行业务转型及发展。首先,商业银行经营体制较传统,电子银行的渠道效能未能充分发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促进了电子银行的战略转型。

  其次,电子银行只能为客户提供单一的本行业务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促使电子银行建立更完善支付服务体系。第三,现阶段电子银行产品及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备,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而且各家电子银行产品同质化严重,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促进了电子银行技术创新能力。

  三、第三方支付的未来发展趋势

  可以说,第三方支付业务在未来几年还将以爆发式的势头不断增长,而伴随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高速发展,银行传统的支付经营模式也将不断被打破、调整,业务创新也将不断加剧,双方的未来发展态势,必将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共存,博弈互动、相互融合渗透、补充替代等复杂多样的发展前景。

  (一)博弈互动的发展态势。

  如果把整个中国消费者市场看成一个蛋糕,为了尽量多地抢夺这块蛋糕分量,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传统支付双方都在不断推陈出新,第三方支付由于其本身就是顺应潮流、借助现代商业网络而诞生的产物,其业务发展有着传统商业银行不可比拟的优势,而商业银行面对第三方支付的步步紧逼则往往只能被动创新转变。

  如农业银行为了满足各类不同的客户群体和应用场景,率先推出了全新的掌上银行,涵盖了浏览器系列、客户端系列、短信系列、智芯系列等全系列移动金融产品体系,这一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第三方支付业致力于全场景支付和增值服务创新的影响。

  因此双方就是在不断博弈互动的竞争中发展,第三方支付业的灵活创新与延伸服务,可以不断“倒逼”商业银行做出相应的改变。

  (二)融合渗透的发展模式。

  双方合作将进一步深化,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本身是一个统一体,银行是所有支付企业运作的基础。第三方支付以其在支付和担保上独有的专业性,能更加细分市场、贴近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而银行业以其完善的资金清算体系,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支付体系的有效运行。

  此外,对银行业自身的发展来说,双方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对商业银行而言,获得牌照的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与其合作,将是银行吸纳存款最便利的渠道。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掌握的大量中小企业的销售和信用信息能帮助银行业吸纳更多可靠客户,对银行电子业务的推广起到更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也有助于银行业务创新和电子渠道建设。因此,双方将来是在相互融合渗透中不断发展的。

  (三)补充替代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尚在起步阶段,但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在很多领域都有业务交叉,而且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在某些行业领域,第三方支付业务正在从目前的部分补充逐步向完全替代迈进。

  如果第三方支付业继续占据网络金融时代节约交易时间和成本的巨大优势,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些特定领域、特定行业,将很有可能出现第三方支付完全占据商业银行服务市场,导致一方割据的局面出现。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