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支付公司视角看第三方支付
添加时间:2017-11-25
本文主要是从两个视角去看第三方支付,一个视角是银行,从银行的视角看,第三方支付已经对银行产生了很多的威胁,但是同时也是银行目前在学习和模仿的一个对象;另一个视角就是现在站在自身行业的视角来看,我们要从互联网支付向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
站在银行视角看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的产生、发展。第三方支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弱小的群体变成了现在市场上十分强势、十分有活力、十分有竞争力的一个行业。所以在银行看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很令人羡慕,因为第三方支付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发展。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是2011年发牌之前,属于放任期;第二个是到了2011年发牌之后,开始了一个比较有序的野蛮发展期;第三个是从2016年年底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监管当局也开始注意到第三方支付已经发展成一个巨大的行业,是一个需要更多的监管去规范的行业,所以现在慢慢进入到了一个规范期。
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以我从事银行业跟第三方支付行业合作十多年来的经验来看,第三方支付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价值,这个价值最早的体现是相当于聚合支付,即把各个银行的支付接口都聚拢在一起,使一些互联网企业和一些电商企业可以只需要一点接入就可以受理所有银行的银行卡支付,同时第三方支付通过这种多银行的收付款,使整个支付结算的手续费都降了下来,比如一些跨行的交易从以前的较高手续费、时间较长,实现了零手续费、实时的划转,这就是第三方支付最早产生的价值。
无卡支付基础上产生的快捷支付。之后就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它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安全与便利的矛盾。一直以来,安全与便利在银行界都被认为是互相矛盾的,有安全就比较难以实现便利,要便利就可能没有安全性。支付宝恰恰是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平衡点,通过推出快捷支付,再加上自身后台的大数据科学风控模型,实现既方便、又快捷、又安全。之前我在国有商业银行任职时,我们银行从业人员曾经调侃,如果不是支付宝推出快捷支付,我们银行也许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没办法推出这个快捷支付。
快捷支付实际上也是支付宝在原来银行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包装,然后再加上自身后台的风控来实现的,这个产品原来在银行叫做信用卡无卡支付,最早是给携程做的,例如,在携程上订机票,当时携程学习了国外的一些商业银行,因为订机票都是实名制的,是可以追溯的交易,所以可以直接提供信用卡号买机票,用本人的卡买本人的机票,受益者是本人,这样即使出现风险也可以追溯。支付宝在无卡支付的基础上创造了快捷支付,一开始在银行人的眼里是很不被相信的,觉得这几乎不太可能,觉得这是安全性和便捷性的一个巨大矛盾。
在实践中,支付宝一开始也确实有很多风险案件,我们银行刚开始跟支付宝合作的时候也确实接触到了很多这样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是支付宝有互联网的基因,它不断地去优化自己的算法,迭代开发,升级新的版本,实现新的风控模型来阻止一些新的风控案件的产生。所以现在支付宝、财付通的快捷支付赔偿率已经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这是我在银行期间见证了的一个过程。由于快捷支付的推出,银行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产生了一种金融脱媒的危机,所以银行相应地也推出了自己的快捷支付的产品。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相爱相杀。紧接着,二维码支付也成为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推动着银行,推动着监管机构去推广的产品,这个产品实际上也是在快捷支付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把它延伸到线下去,延伸到二维码这种认证方式上去进行支付。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产生了一些虹吸效应,把大量的个人客户群体聚集到了第三方支付的平台上,银行被沦为通道;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对市场也产生了一种鲶鱼效应,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使得整个市场也非常活跃。在银行人看来,第三方支付有点像蚂蚁雄兵,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侵占了很多原来银行在做的支付结算的客户和市场。但是从实际、客观的角度来看,第三方支付使得整个国家的支付市场扩大了,相当于是把蛋糕做大了。
自从第三方支付出了牌照以后,很多银行也开始有所觉醒,因为第三方支付有了牌照之后,它在市场竞争客户时就有了一个准金融牌照,这个时候就开始越来越多地去争夺银行的一些客户,所以银行普遍已经觉醒。实际上,这种觉醒表现在不同层面,一般来说,在总行层面普遍已经认识到了来自第三方支付的一些威胁;下面的一些支行或分行差别就很大,有些分行或支行也许经营效益比较好,或许是受这几年房地产方面的效益比较好的影响,所以对互联网金融、对第三方支付没有足够重视,也没有去经营相关方面。但是一些沿海地区的城市银行已经较早地意识到了第三方支付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如果跟第三方支付进行合作的话,可以把银行的地域性打破,可以帮银行竞争到全国的客户。例如,广州的一家银行,因为受整个银行区域化管理的限制,所以它的业务很难去扩展到广州市以外的地区,如果它跑到外面去营销客户,就会受到总行的批评,甚至会受到一些相应的处罚,而第三方支付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些所谓地域的概念,正因如此,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分行、支行,如果找到一个相对好一些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去合作,它就可以把业务延伸到全国,把全国的流量都引到自己的分行或支行来。
整体来看,现在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是又爱又恨、抱着一种竞合的关系去合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同时,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公司有攻也有防,攻就是银行现在也会去做一些第三方支付开拓的市场或者客户,或者说去反接一些第三方支付;防就是银行现在也发现有些第三方支付做的业务比较泛、比较杂,会产生一些风险,而且如果由第三方支付去拓展客户,银行在后面也就没有办法直接接触到客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失去了主导权,另一方面是相关的风险变得没有那么可控,因为不是直接营销的客户,所以风险更加不可控,在这个层面上银行会对第三方支付有一种提防心态。
站在自身行业视角看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的路要怎么走。传统的互联网支付已经是一个红海了,第三方支付需要去开拓一些新的支付产品。怎么来开拓?我认为可能需要两方面,一是在银行方面去着手,因为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来源肯定都是来自银行,如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现有的一些体系,比如账户体系、支付体系、清算体系等去进行组合包装,就可以形成一个新的产品,根据我自己的一些经验看,这种产品把银行的一些电子银行、交易银行、现金管理还有代理业务等,把这些产品去综合包装组合,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产品。二是我们要向客户靠拢,就是向行业性客户去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支付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新的市场空间。
上文提到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我认为在新的市场和空间方面,接下来应该拓展的就是b2b领域、跨境支付领域,还有一些垂直行业的支付解决方案。什么是垂直行业支付解决方案?例如,专门做一个教育行业的或者物业管理行业的解决方案,把它的支付流从头到尾都覆盖起来,这样能给客户代理一个完整的支付结算产品,而且风险也更加可控。
来说,第三方支付已经是一个类金融企业或者说是一个准金融企业,我们应该在支付的基础上向上游或者下游进行延伸,去依托场景进行业务的延伸。第三方支付天然有着互联网的一些基因,有着互联网的DNA.第三方支付是一个类金融企业,所以接下来就应该向互联网金融的方向发展,互联网金融的领域很多,我自己个人的看法是分两大类,一类是消费链金融,另一类是产业链金融。消费链金融主要就是目前说的消费金融、产业链金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供应链金融,另一个是销售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