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影响分析
添加时间:2014-08-26 21:51
(一)挤占银行结算业务空间。
1. 对银行国内结算与现金管理产品替代效应明显。
资金支付和账户管理业务是银行的传统基础性业务。银行通过提供转账汇款、支票汇票业务等产品,服务于交易项下企业与个人货币资金转移需求,并通过各类账户管理产品和现金管理产品满足企业资金的可控性、集约化、流动性、增值避险等方面的管理需求。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转账、资金管理服务,基本具备了银行上述产品的功能属性,但在费率上往往较银行更加优惠,而且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支付与在线交易的紧密内嵌、友好用户界面设置、提供托管担保附加服务、提供行业专业化服务方案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支付便捷性,直接侵占了银行在此类传统业务的“领地”,对银行上述产品产生了较大的替代效应。
未来伴随第三方支付行业深入发展,这种替代效应将愈加明显。
一是网络商业生态圈的外延扩展会推动扩大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市场份额。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触网”,越来越多的商品与服务的交易环节迁移至线上。这有利于在渠道入口、产品服务拥有优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使其率先抢占新增线上交易的支付服务市场空间。
二是随着电子商务向纵深化发展,第三方支付的冲击范围会由个人支付产品扩展至企业结算与现金管理服务。未来,在线交易会沿产业链由终端消费领域向上游企业间采购交易延展,第三方支付服务范围也会随之逐步扩展至交易链上端企业客户。
行业专业化支付综合方案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银行对公结算与现金管理综合金融服务最终也将面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冲击。
三是金融服务电商化将提升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价值,银行账户与资金管理产品将因此受到冲击。余额宝等在线销售金融服务模式的出现,不仅迅速扩大了第三方支付的规模,而且使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的价值也得到有效提升,银行账户的价值则相对降低,以银行账户为基础的账户与资金管理产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
2. 第三方跨境支付尚未对银行整体国际结算量造成冲击,但制约了银行收益空间。
在现有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业务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实质上仍依赖于银行提供 T+1 的集中结售汇业务与跨境付款业务,并不会对商业银行整体结售汇量和结算量造成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第三方支付机构快捷的服务模式和嵌入交易的中间托管担保机制的出现,使原来众多畏于银行繁琐业务流程和交易风险的中小客户、个人开始从事跨境交易,挖掘跨境交易中的“长尾效应”,带动了跨境交易总量的增长,也为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带来了更大空间。
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一个“平台商”的角色出现,“打包”了众多客户的单笔金额小但数量繁多的跨境结算业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市场竞争格局 :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成为左右银行国际结算市场份额变化的重要客户 ;另一方面,通过“聚小成大”,第三方支付机构面对银行拥有了更强的议价权,在“囚徒困境”下银行被迫给予其大幅的汇率、费率优惠,丧失了以往直接面对中小客户时享有的高收益。
3. 银行未来国际结算业务可能面临直接竞争的威胁。
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整合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现有以备付金管理为核心的监管政策不排除未来会发生改变,现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通过银行开展结售汇和跨境支付的政策要求,亦可能被突破。未来,部分领先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能通过自建民营银行、打通与国外银行及清算组织的资金清算划转渠道、与国际卡组织直接清算等方式,绕过现有的国内备付金合作银行,建立新的后台资金跨境划转与清算渠道。届时,国内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将会直接面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面临着大量业务流失的风险。
(二)形成银行“交易信息脱媒”,制约贸易金融服务竞争力。
1. 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交易信息的掌控挖掘产生了更丰富的金融服务价值。
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抢在银行之前嵌入了在线交易,成为交易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优先入口”.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充分运用标准化接口技术与互联网开放性思维,融入由搜索引擎、电商、社交网络、电讯运营商、企业信息管理网络、物流信息平台构成的开放性网络生态圈中,从中获取更广泛的交易信息流、社交信息流、企业生产管理信息流、物流信息流,并将上述信息流与自己获取的交易信息流、资金信息流进行匹配分析和整合挖掘。这会产生以下三方面的贸易金融服务价值 :
一是信用评估与生成价值。这既包括对反映客户历史履约和财务经营状况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准确评估客户整体信用,也包括对单笔交易的信息进行匹配分析,以精确评估债项维度信用。这会驱动第三方支付机构从单纯的支付中介向信用中介转变,推动其涉足信用担保、贸易融资等金融服务领域,在更大程度上挤压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空间。
二是营销导向价值。以交易信息为主导的海量信息挖掘,一方面可使第三方支付机构更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特点和潜在价值,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支付服务营销,扩大客户基础 ;另一方面,也使第三方支付机构有机会充当交易撮合商,引导线上商户有针对性地开展销售,提高交易成功率,从而提高商户的粘性,并获取提供有关增值服务的机会。
三是综合服务价值。依托对交易信息的掌控,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不断延展自己主导的网络生态圈,吸引更多服务商、物流商、交易商和消费者加入,形成持续的正反馈,扩大圈内交易规模,进而形成对全产业链交易信息的掌控能力,并通过对供应链深度介入向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渗透。
2.“交易信息脱媒”制约银行竞争力。
在第三方支付业务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后台,失去了直接面对客户的机会,无法直接获取客户的交易信息,只能从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取片面的资金交易信息,也丧失了从前端互联网生态圈获取关联信息的能力。虽然商业银行也可通过其物理网点或电子渠道获取部分交易信息,但其物理网点获取信息效率较低,而传统的、基于便捷操作而构建的电子渠道则具有先天封闭性,对外部开放有限,获取外部信息也有限。因此,第三方支付模式下,银行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易信息脱媒”.
这对于商业银行贸易金融竞争力的损害是显着的。
一是放大了业务拓展的“盲动性”.贸易金融服务必须围绕客户的真实交易,而交易信息的脱媒则大大限制了银行围绕实体交易开展针对性营销的能力和效率。由于缺少对历史交易数据的全面掌控,银行甄别优质客户与潜在客户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制约。
二是制约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由于缺乏对交易信息的全面把握,银行不能对客户整体风险和单笔债项风险做出准确评估,也缺乏有效的后续资金流监控和风险缓释手段用于开展贷后管理。
三是弱化了组合创新的“能动性”.由于缺乏对交易信息的全面把握,银行不能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特点,从而也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组合创新。
(三)形成“聚沙成塔”效应,重构银行客户格局,挤占银行盈利空间。
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互联网思维和解决方式,用极低的成本挖掘出了数量众多的个人、小微企业的在线交易支付需求,将其“打包”成为一个业务规模庞大的“客户”面对银行,从而重构了银行客户格局,提前抢占了银行服务小微客户的潜在利润空间。
一是改变了银行负债结构,提升了负债成本。较为典型的表现是“余额宝”对银行负债成本的冲击。余额宝实质上是客户运用第三方支付账户购买的货币基金,其较高收益率来源于货币基金通过“聚沙成塔”在银行获得高利率同业存款。伴随“余额宝”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其他类似衍生产品的出现,银行的负债主体部分也由以往分散的活期存款,向经第三方支付机构汇聚转化后的同业存款、协议存款等高成本负债转变。
二是压低了银行的贷款利率。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涉足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如“快钱供应链融资平台”)。由于有较大的融资流量和背后的客户价值,第三方支付机构具备了对银行较强的议价能力,因而可获取更低的融资利率。
三是降低了银行中间业务收益水平。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迫使银行的服务模式由直接为客户提供支付和账户管理业务,转向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以备付金账户资金管理为主的现金管理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银行中间业务的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