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支付网首页
央行牌照  一清支付公司
个人/个体/公司均可进件
24小时服务电话
*** **** ****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相关文档 >

支付机构跨行资金清算模式现状、问题及建议

添加时间:2014-11-18 21:42
  一、支付机构跨行资金清算模式的现状。
 
  经调查,收付款人不在同一法人银行开户的情况下,支付机构跨行资金清算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支付机构在收付款人开户银行均开立有备付金银行账户(模式一).
 
 
  在付款人进行付款操作后,资金清算流程(见图1)主要为:1.付款行将付款人账户内资金划转至同行支付机构备付金银行账户A;2.收款行将支付机构备付金银行账户B内资金划转至同行收款人账户;3.支付机构定期或不定期通过备付金存管银行在收款行和付款行之间的进行客户备付金头寸调拨。该模式实质上把收付款人的跨行支付活动分解为收款人开户行和付款人开户行的行内支付,仅在客户备付金不足以完成支付时才涉及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跨行调拨。
 
  该模式大大降低了跨行资金清算的频率,由于支付机构只需支付头寸调拨所涉及的跨行转账手续费,节省了跨行资金清算成本,成为目前我国支付机构主要采取的跨行资金清算模式,在全部跨行支付业务中占比最大。
 
  (二)支付机构在付款人开户行开立有备付金银行账户,但未在收款人开户行开立备付金银行账户(模式二).
 
 
  在付款人进行付款操作后,资金清算流程(见图2)主要为:1.付款行将付款人账户内资金划转至同行支付机构备付金银行账户A;2.备付金存管银行将支付机构备付金银行账户B内资金划转至收款行的收款人账户。该模式下支付机构需按笔向备付金存管银行支付跨行转账手续费。
 
  (三)支付机构在收款人开户开立有备付金银行账户,但未在付款人开户行开立备付金银行账户(模式三).
 
 

 
  在付款人进行付款操作后,资金清算流程(见图3.1)主要为:1.付款行将付款人账户内资金通过银联或其他清算机构的跨行资金清算渠道划转至支付机构指定的某一备付金银行账户A;2.收款行将支付机构备付金银行账户B内资金划转至同行收款人账户。该模式需要支付机构将自建支付系统接入银联或其他清算机构的跨行资金清算系统,向银联或其他清算机构支付跨行资金清算手续费,并且支付机构的自身业务发展和自建支付系统的功能扩张均将受到其他机构的制约。
 
  此外,在未接入银联或其他清算机构的跨行资金清算系统的情况下,支付机构通常采取与付款行协议约定的方式,资金清算流程(见图3.2)主要为:1.付款人进行支付操作后,由付款行将付款人账户内资金转入银行内部开设的待清算账户;2.付款行与支付机构对应收应付资金定期批量轧差;3.付款行将轧差净额资金一并划转至支付机构指定的某一备付金银行账户A;4.收款行将支付机构备付金银行账户B内资金划转至同行收款人账户。该模式下,支付机构需要在每次轧差转账时向付款行支付跨行转账手续费。
 
 
  (四)支付机构在双方银行均未开立备付金银行账户(模式四).
 
 
  在付款环节,支付机构要么借助银联或其他清算机构的跨行资金清算系统,要么与付款行约定定期批量轧差后转账,从而实现资金从付款行向备付金银行账户的划转,在收款环节,备付金存管银行将支付机构备付金银行账户内资金划转至收款行的收款人账户。支付机构在收付款环节均需支付跨行转账手续费。这种模式在支付机构全部跨行支付业务中占比很小。
 
  二、存在的问题。
 
  分析可见,支付机构提供的跨行资金清算服务,实质上是将收付款人之间的直接支付业务分解成支付机构分别与收款人、付款人的支付业务,支付机构在其中担当了支付中介的角色,很好地解决了在支付机构跨行资金清算问题。
 
  由于将直接的支付过程进行了分解,也给支付机构开展支付业务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拓展了空间。但是,进一步研究表明,支付机构的跨行资金清算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术与设备投入成本高。
 
  由于模式一能够做到支付机构系统与银行机构系统的直接对接,业务处理自动、快捷,涉及的环节少,还借助银行机构的管理力量较好地控制风险,因此成为支付机构在跨行资金清算时首选的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支付机构系统与尽可能多的银行机构系统进行对接,由于各银行机构支付业务处理流程和系统技术标准并不统一,加之在与支付机构的合作中处于强势,因此,采取这种模式需要支付机构按照不同银行机构的业务、技术标准对自己的系统进行接口开发和改造,导致技术、设备投入成本高,而且,不同的支付机构接同一家银行机构仍然要各自进行接口开发和改造,造成一定程度上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易产生支付安全问题。
 
  由于不同的支付机构人员素质、管理能力、技术力量有高低,面对同样的系统接口标准,各支付机构开发和改造的接口程序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相同,可能存在部分程序架构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网络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如果再加之系统运维能力不够,轻则影响支付成功率,重则影响银行机构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客户备付金管理难度大。
 
  根据前面的介绍,大多数跨行资金清算模式都需要支付机构需要在不同的银行机构开立备付金银行账户。一方面,备付金银行账户越多,管理难度越大。对支付机构的账户管理能力、资金核算能力、协调能力、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备付金银行账户中沉淀的客户备付金越多,资金风险越大。可能存在支付机构擅自挪用客户备付金的风险,以及客户备付金划转过程中的丢失、盗用等风险。
 
  此外,采取待清算账户的方式存放客户备付金的情况下,会造成该部分客户备付金短期不能被纳入监管范围,引起较大的风险隐患。
 
  (四)不利于第三方支付市场公平竞争。
 
  在现有的模式下,由于缺少统一、公平的跨行资金清算平台,支付机构在合作中需要与银行机构、银联或其他清算机构进行一对一的商业谈判,谈判能力的强弱直接取决于支付机构市场占有情况,并决定谈判的结果。由于第三方支付市场具有明显的先发特征,在商业谈判中,处于先发优势的支付机构能够获得更有利的谈判结果,可以为收付款人提供更廉价、更快速的跨行资金清算服务,可能形成垄断或寡头,不利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议。
 
  (一)探索支付机构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目前,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已经实现与商业银行网银系统的互联互通,在系统设计时,已经对支付机构预留有相应的技术接口,在技术上,只需要支付机构针对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接口标准一次性完成接口开发和系统改造,并配备前置机和符合条件的专用网络,就可以直接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
 
 
  如图5所示,支付机构可通过前置机系统专网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实现与系统中所有商业银行的自动衔接。但是,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对支付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要求更高。由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各银行机构直接连接,加入该系统意味着支付机构可以和各银行机构实现互联互通,为防范风险的传递,必然对支付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技术方面,要求支付机构按照人民银行统一规范的技术安全标准、业务规范标准、电子信息交换标准等改造自身核心业务系统,采用专网连接方式,开设一主一备两条专用通信线路,并且需要购置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技术加密等安全设备,对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方面,则要求支付机构有更强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因此,加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可能只适合部分经济实力强、市场规模大、技术能力强、风险防控措施完备的支付机构。
 
  (二)新建全国性支付机构信息转接平台。
 
  考虑到支付机构在经济实力、规模、系统建设、运维管理、业务技术标准等方面各不相同,由人民银行主导针对支付机构的业务特点新建一个全国性支付机构信息转接平台,平台与央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相连接,同样能够实现支付机构与系统内商业银行的自动衔接。(接入方式见图6)
 
 

 
  如图6所示,支付机构通过互联网网关接入信息转接平台,按照平台提供的电子信息交换标准发送交易报文,然后平台将交易报文统一处理、标准化后发送现代化支付系统中商业银行,从而实现信息交互和资金的跨行清算。该模式只需要支付机构按照统一的电子信息交换标准改写报文格式,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和改造核心业务系统,支持符合监管规定的支付机构接入信息转接平台,没有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网络依靠公共互联网,省去专网投资。
 
  因此,接入支付机构信息转接平台同样有助于实现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够最大程度整合行业资源,减少支付机构的系统接口投入,并且专门针对支付机构的业务特点进行开发,对支付业务的业务契合度更高,具有后发优势。但是,新建信息转接平台的开发成本高,需要协调多方力量,目前尚无先例。
 
  (三)加入各省组织建设的省级同城清算平台。
 
  据了解,目前全国多数省份已建成省级同城清算平台,支付机构还可以加入各地的省级同城清算平台办理跨行资金清算业务。(接入方式如图7)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区域性支付机构的互联互通,促进了本地化、特色化业务的发展,适应了当前的支付机构省级属地管理模式,有利于各地人民银行加强对省内支付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但是,由于省级同城清算平台的区域性,支付机构在办理与外省之间的支付业务时仍需通过其他渠道解决,各地同城清算平台标准不一致也会对支付机构的投入有一定的要求。
关闭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微信号

***********

2.打开微信→查找微信号

加为好友 开始支付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