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安全风险。
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模式根植于互联网,业务的开展更加依赖信息技术,因此,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一是互联网本身技术风险会移植到金融领域。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容易遭受病毒、木马以及大规模拒绝服务攻击,行业新进入的部分企业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后台管理和交易流程管理尚未健全;用户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存有安全漏洞,社交网络等重要应用接口存在隐患,用户对网络安全、在线交易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用户个人信息采集、存储、使用、流通缺乏规范等。二是云平台集中带来风险。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壮大,多维度信息呈现非线性高速增长,信息数据的存储也从单服务器转移到云平台,用户信息、企业数据、交易数据都有向云侧集中趋势,容易成为网络攻击者的潜在目标,同时云平台存在用户数据丢失或泄露、虚拟化、应用程序及接口安全、不良信息处理和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技术风险。三是互联网金融产业安全风险加剧。美国通过战略发布、行政令、国际对话等方式高度重视金融基础设施安全与产业供应链安全。“棱镜门”暴露出产业关键环节存在严重网络安全风险,我国在高端服务器整机、集成电路、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产业关键环节仍然受到国外制约。四是新技术应用带来风险。例如二维码等新技术应用于支付领域是新的尝试,但该类应用没有密码认证环节,身份验证与支付流程过于简单,作为可信的支付方式广泛推广存在风险。
二、金融市场风险。
金融市场风险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期限错配风险。例如,在互联网理财业务中,产品周期是短期的,互联网货币基金理财产品为客户提供当天存取(T+0)的服务,而实际上资金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却是较长时期的行为,因此资产与负债之间存在错配。
二是金融机构存款结构性变化风险。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已对传统银行业存款、利率和负债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商业银行开始竞相通过上浮存款利率以及调高理财产品收益率争夺客户资金。同时,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被互联网金融产品分流后,个人存款减少,企业和同业存款增加,导致银行负债结构改变,银行需要调整原有的风险模型,增加银行风险控制难度,给银行带来了资金控制的风险。三是流动性风险。由于普通投资者通常对风险有厌恶倾向,其更关心的是本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的高低,互联网企业在开展金融业务时,往往会对投资人的本金安全承诺担保。因此一旦出现担保违约,或有任何可能危及投资安全的事件发生,比如平台被媒体曝出坏账增多,或者作为第三方的担保机构出现资金链条紧张等,普通投资者会迅速将资金抽离,这种类似挤兑的冲击不但会击垮资金链紧张的平台,甚至会很快将那些资产负债非常健康的平台拖入泥潭。
三、业务模式风险。
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中,由于互联网作为中介的存在,其与客户接触的过程更多是非现场方式,交易过程高度虚拟化,对于网上海量信息的去伪存真、防范欺诈的辨别具有较高难度,交易双方真实身份、主体不易考察验证,同时缺少严格的信息保密机制。因此,在互联网金融几项典型业务中,都存在不同程度业务层面运营模式的风险,其中最受关注是P2P网络借贷业务。
其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第一,资金池风险。平台从投资者处获得资金后没有采取借款人和出借人一一对应的出借模式,而是将所收到的资金进行打包、拆散后出售给借款人,这种一对多的模式必然使得P2P平台形成资金池,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且一旦因资金链紧张出现流动性问题,容易出现卷款出逃的现象。第二,担保风险。一些不具有担保资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为放贷人做出担保承诺,可能超范围从事融资担保业务,另外还有一些P2P平台选择合作的第三方担保公司,其自身的担保能力和P2P平台与日俱增的业务量并不匹配。第三,模式异化风险。目前我国绝大部分P2P企业不仅仅采取了平台担保措施,为了吸引投资者,还纷纷推出了债券转让模式,其本质与二级市场的债券交易无异,有些企业为了放大收益,还加入了杠杆操作,形成在P2P平台上的“击鼓传花”游戏,完全脱离P2P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成为投机者的天堂。这种衍生异化的模式,在缺少下一个接盘投资者情况下,整条资金链都将崩溃,易产生巨大风险。另外一种P2P异化行为,是企业通过建立P2P平台进行自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自建P2P平台以虚假的借款人作为幌子给自己融资。例如,近期内蒙古的一家P2P企业,其主业是煤矿开采,通过自营P2P平台借入了很多资金,最后倒闭造成众多投资者的损失惨重,类似这种情况对P2P整个行业都造成了非常负面的影响。第四,规模放大风险。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分散和化解部分风险的同时,也通过放大传导效应放大了一部分风险。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深入到金融服务方式中,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再是割裂状态,而是相互之间通过互联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因此,一旦某一环节产生风险,很容易对整体金融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四、监管风险。
2013年,以P2P企业为代表的小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了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倒闭跑路等一系列问题,其趋势还在延续。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很多新成立的平台、成立时间短、大部分平台的首期借款尚未到期,平台的风控能力未经过检验,随着2013年的部分借款集中到期,风控能力差的平台出现大面积违约,导致平台倒闭;二是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P2P借贷平台已经短兵相接,经营不善的平台将无力应对竞争,个别平台采取降低审贷标准,增加客户流量的方法,导致最终的坏账集中爆发,对平台造成致命打击;三是经济下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影响到一些开展P2B(企业小额借贷)平台的业务,导致违约率上升,因此,有效的监管成为行业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因素。
五、逆向选择和道德认知风险。
逆向选择和道德认知风险是传统金融领域一直存在的。互联网金融同样需要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来隔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如客户为追求高收益而选择收益更高的理财平台、P2P平台恶意骗款跑路,信审人员贪污和借款人造假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投资者对平台的识别以及监管部门的有效交易和监管来解决。